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口与人种》

◆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文地理的开篇,应以所学知识为铺垫展开教学,重点学会阅读地图 、分析人口分布规律;利用气候和地形知识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围绕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能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2、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统计数据、人口增长曲线等资料、图表,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特点;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3、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3、人口问题及对策; 4、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7月11日上午8时35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终于诞生在地球上。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2011年10月31日,世界在这一天迎来第70亿人口。但,这天让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第70亿个婴儿降生地球村,人们忧从何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世界人口和人种”话题的探讨。 板书: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讲授新课】

师:投影展示课本70页的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教师先给学生说明在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然后引导学生分时段,边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边分析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

师:同学们观察18世纪以前的人口曲线的倾斜程度是什么样的? 生:平缓。

师: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十分缓慢。

师:同学们观察18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130年)人口曲线的倾斜程度。 生:比较平缓。

师: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

师:同学们观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120年)人口曲线的倾斜程度。 生:倾斜程度越来越大。

师: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师:观察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2000年(50年)人口曲线的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口与人种》◆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文地理的开篇,应以所学知识为铺垫展开教学,重点学会阅读地图、分析人口分布规律;利用气候和地形知识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围绕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能运用资料,比较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2q828pq8r47hq70zb090vngk58yn6010d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