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对爱的最高奖赏
多年前有一个鞋匠,在小城一条街的拐角摆摊修鞋,寒暑冬夏,也说不清有多少个年头了。 有一年冬天的傍晚,他正在收摊回家的时候,一转身,看到一个小孩在不远处站着。看上去,孩子冻得不轻,身子微蜷着,耳朵通红通红的,眼睛直愣愣的盯着他,眼神呆滞而又茫然。
他把孩子领回家的那个晚上,老婆就和他怄了气。对于这样一个流浪的孩子,有谁愿意管呢?更何况一家大小好几张嘴,吃饭已经成问题,再添一口人,就更显困窘。他倒也不争执,低头只是一句话:没人管的孩子我看着可怜。然后,便听凭老婆唠唠叨叨地骂。 尽管这样,这孩子还是留了下来。鞋匠一边在街上修鞋,一边打听谁家走丢了孩子。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并没有人来认领这个孩子,孩子却长大了许多,懂事听话,而且也聪明。鞋匠老婆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孩子,街坊邻居都劝他们把孩子留下来,鞋匠老婆也动了心思。—天晚饭时,她对鞋匠说:“要不,咱们把他留下来当亲生儿子养。”鞋匠闷了半晌没说话,末了,把碗往桌上一丢:“贴心贴肉,他父母想他快想疯了,你胡说什么。” 鞋匠还是四处打听,他一刻也不放松对孩子父母的找寻。他求人写下好多寻人启事,然后不辞辛苦地贴到大街小巷,风刮雨淋之后,他就重新再来一遍,甚至有熟人去外地,他也要让人家带上几份,帮他张贴。他找过报社、电视台,他把该想的办法都想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孩子的父母。
终于有一天,孩子的父母寻到了这个地方,但只是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就匆匆地带着孩子走了。鞋匠并没有计较,一起摆摊的人都揶揄他,说他傻。他只是呵呵一笑,什么也不说。
生活好像真的拿鞋匠开了个玩笑,这之后,便再没有了孩子的任何音信。后来,他搬离了那座小城,一家人掰着指头计算着孩子的岁数,希望长大了的孩子能够回来看看他们,但是,没有。再后来又数次搬家,直到他死,他也没有等到什么。 若干年后,一个有德有才的小伙子因为帮助寻找失散的人成了名,他在互联网上注册了一个关于寻人的免费网站。令人们惊奇的是,网站的名字竟然是鞋匠的名字。进入网站,人们看到,在显要位置上,是网站创始人的“寻人启事”,而他要寻找的就是很多年以前曾经给过流落在街头的他无限关爱和帮助的一个鞋匠。
网站主页上,滚动着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当你得到过别人爱的温暖,而生活让你懂得了把这温暖变成火把,从而去照亮另外的人的时候,不要忘了,这就是生活对爱的最高奖赏。
(选自《北方法制报·周末专刊》)
读者荐评
这篇微型小说娓娓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小城一穷鞋匠收留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孩。这使原本困窘的生活更加窘迫,妻子与他怄气,对之谩骂,但并没有改变他的主意,理由是“孩子很可怜”;当妻子改变主意,欲收其为儿子时,他又反对,理由是“孩子的父母想他快想疯了”;当孩子的父母匆匆接走孩子,而只是说声谢谢时,当同行挪榆他,讥笑他傻时,他却不计较,只是一笑待之……所有的这些,都向读者展示了两个字“善良”,也塑造了一个充满爱的大写的“人”! 作者匠心独运,设计了一个似是缺憾,既而又令人振奋的结尾——鞋匠至死未见曾收留的孩子,但长大的孩子却因为曾经受过救助,而创办了以鞋匠名字命名的免费寻人网站。由此可见,其结尾具有苦涩的甜蜜,缺憾的美丽。因为,鞋匠付出虽未得到直接的回报,但这份爱在这个孩子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从而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
契诃夫说:简洁是才能的姊妹。本文用语平实简洁,全文中,只选取了特定环境下的老人的两句语言描写,便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老人高大的形象,展示了那颗充满爱的美好心灵。这一点很值得学习借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