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写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反馈练习:
1、用一个词概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特点,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意境雄浑阔大。手法:(1)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 (2)虚实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2赏析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答:(1)灭烛之后,尤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2)“灭烛”“披衣”两个细节形象地写出了有情人因遥思远人,彻夜不眠的情状;“怜光满”写出望月的深情,“觉露滋”暗示出望月的长久和专注,含蓄而传神。(3)此联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主人公思念之情深,为尾联的情痴做铺垫。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
罢泪沾襟。
11
一、解题:《与诸子登蚬山》,是孟浩然游岘山而作的诗。“诸子”是“诸君子”的省略,意思是“几个朋友”。岘山在襄阳城外汉水上,是一处与羊祜有关的古迹。 二、作者简介
1、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诗人,世称孟襄阳。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浩然一生有壮志,然终不被用,虽名重当时,却以隐居终老。在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孟浩然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在他的一些诗歌中,我们或多或少地能在怡人的田园风光里感受到他内心的苦闷。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更多地抒写个人的抱负,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现有《孟浩然集》。
2、典故:羊祜是晋朝人,做襄阳太守的时候,常到岘山上与同僚饮酒游玩。一天,他感慨地对朋友们说:“自古以来,就有这个山;自古以来,有过许多贤人名士在这里游玩,可是这些人都默默无闻地消灭了,真使人悲伤。如果我死了之后,魂魄也将留恋这个山呢。”后来,羊祜果然死在襄阳,百姓追悼他,在岘山上为他立了一块碑。来读这块碑文的人,都欷歔感慨,不觉下泪。因此,人们就把这块碑称为堕泪碑。 三、赏析:
1、与诗歌“触景生情”的传统写法相比,本诗开端有何特色? 诗的首联(开端两句)就起得很突兀,这两句凭空落笔,初看好象于题目无关,实际上是题外生情,抒发了作者登临所感,和全
12
诗貌离而神合。正如前人所评“起得高古”,有“俯视一切,抗怀千载”的气概。
2、诗的颔联写的是什么?与上联有何联系?
颔联(三、四句)由虚入实。意思是说人事虽然变迁,可是大自然却依然如故,江山不改,胜迹长流,今天我们又继古人之后来登临了。诗人登临岘山,不由想起历史人物羊祜的典故,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两句与上两句粘连甚紧,“江山胜迹”是指古,“我辈登临”乃言今,一“复”字则指明是继羊祜和许多无名游客之后而登临。这一联用了“流水对”,浑然天成,质朴无华。从诗意发展的脉络看,应是先有三、四句,后有一、二句。诗人如此处理,使人有奇峰突起气势,更见新颖。当然也是强调诗人的感慨。
3、颈联的写景,对于达情有什么作用?
颈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写的是冬末水位降低了渔塘很浅,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这两句是全诗中仅有写景。远近的景物都是一片萧条、肃杀,足见写景是衬托诗人的悲情。 4、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最后两句诗人借羊公的典故,更具体抒发了诗人的悲感,与诗的起句相照应。据史书记载:羊祜镇守襄阳时,深得民心,死后百姓于岘山为他建碑,看了碑文的人莫不为他的政绩而感动流泪,因此人们称此碑为堕泪碑。诗人一句“泪沾襟”,不仅是追悼古
13
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有感叹自己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遗爱百姓,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人间。两相对比,令人伤感不已。 5、“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伤感,感慨自己不能如古人那样建功立业,名垂千古。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诗人此时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四:艺术特色:
孟浩然长于五言,这首诗写得平易自然,用典贴切,用字凝练,反映了孟诗古澹悠远的风格。在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不多见的。正如清人沈德潜评价“语淡而味终不薄”。 五:小结:
全诗一二句说出一个平凡的真理,引出作者的浩瀚心事。第二联前句承古,后句承今,作者的伤感情绪来自今日的登临。一联初看突兀,结合二联又极自然。三联写登山所见,既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第四联写朝代更替,人事变迁,羊公碑“尚在”,令人敬仰,其中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无所作为的自己与尚在的碑构成对比。
14
诗的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包含着作者的激情。语言通俗易懂。 六、反馈练习:
1.首联看似闲笔,结合尾联说说这闲笔的妙处。
答:诗人因观览旧迹而登临此山,因旧迹而伤怀,因历史触动内心,又由历史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由羊公所言的“湮灭无闻”,想到自己不就是这众多贤者中的一个吗?
2.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答:不仅是叙事,写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
3.用四个字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答:怀古伤今(吊古伤今)。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