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状A_rr或aaR_为产黑色种子植株,其余的基因型为产黄色种子植株。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结合实验一F2的结果可推知黑色为显性性状,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知,基因R对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即产黑色种子植株对应基因型为A_rr,产黄色种子植株对应基因型为A_R_、aaR_、aarr。由实验一中F1、F2的性状表现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rr,由实验二中F2的分离比为3∶13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Rr。由此可以进一步确定:甲的基因型为AArr,乙的基因型为aarr,丙的基因型为AARR。①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为隐性,黑色为显性。②R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AARR,F2产黄色种子植株中纯合子有AARR、aaRR、aarr,占黄色种子的3/13,因此杂合子的比例为10/13。③同源染色体有三条,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可能是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r (三体),单独考虑RRr,产生r配子的概率是1/6,所以其自交后代产黑色种子植株(A_rr)的比例为3/4(A_)×1/36(rr)=1/48。
答案:(1)纺锤体 不会 (2)分生 76 (3)①隐 ②R AARR 10/13 ③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1/48
4.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为两个肉鸭品种,羽色均为白色,已知鸭的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控制。研究人员用如表所示外貌特征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外貌特征 亲本 连城白鸭 白改鸭
羽色 白色 白色 肤色 白色 白色 喙色 黑色 橙黄色
(1)从以上杂交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可以推断鸭的羽色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基因A、a控制鸭的体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基因A可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基因B促进基因A在羽毛中的表达,基因b抑制基因A在羽毛中的表达,但基因B和b均不影响
11
鸭的喙色。上述杂交实验中,亲本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白羽鸭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F2中黑羽∶灰羽约为1∶2,他们假设B基因存在剂量效应,即基因A存在时,有一个B基因羽色表现为灰色,有两个B基因羽色表现为黑色,为了验证该假设,可以选用F2中的多只灰羽鸭与亲本中的______进行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假设成立。
解析:(1)由题意可知,杂交实验的F2中非白羽(黑羽和灰羽)∶白羽约为9∶7(为9∶3∶3∶1的变形),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性状分离比,因此鸭的羽色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题意可知,基因A能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基因b抑制基因A在羽毛中的表达,故关于羽色性状的基因型中,基因型为aaB_、A_bb、aabb的个体表现为白色,又因连城白鸭的喙色为黑色,且F1全为灰羽,所以亲本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AAbb。F1表现为灰羽,基因型为AaBb,所以杂交实验中亲本白改鸭的基因型为aaBB。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F2中白羽鸭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因此F2白羽鸭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3/7。(3)欲验证题中所述假设,可选用F2中的多只灰羽鸭(2/3AaBb、1/3AABb)与亲本中的白改鸭(aaBB)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羽∶灰羽∶白羽=1∶1∶1,说明该假设成立。遗传图解如下:
经计算,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羽∶灰羽∶白羽=1∶1∶1。
答案:(1)F2中非白羽(黑羽和灰羽)∶白羽约为9∶7(为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羽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AAbb 3/7 (3)白改鸭 黑羽∶灰羽∶白羽=1∶1∶1
5.(2018届高三·长春质检)如图所示为某果蝇体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
12
相对位置,图中“|”代表基因。翻翅基因(A)为纯合致死基因,星状眼基因(B)也是纯合致死基因(AA、BB、XX、XX认为是纯合,XY、XY不认为是纯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AA
BB
A
B
(1)由图可知,基因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a和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翻翅基因和正常翅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________基因发生重组。
(3)已知Y染色体上无这两对等位基因,为了探究这对同源染色体是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研究人员选取翻翅雌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比例为________,则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上述致死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用如图所示的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
解析:(1)从图中信息可得出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但基因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只能是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若干)基因。(2)根据图和题干信息可知,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也属于基因重组的范畴,即非等位基因重组。(3)假设A、a位于X染色体上,再根据“翻翅基因(A)为纯合致死基因”可知,翻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X,翻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Y,两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性别)及比例为XX(致死)∶XX(雌性)∶XY(雄性)∶XY(雄性)=1∶1∶1∶1,即雄性∶雌性=2∶1。如果上述致死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图示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是aB∶Ab=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Abb(致死)∶AaBb∶aaBB(致死)=1∶2∶1,可见,能存活的个体基因型只有AaBb(翻翅星状眼)1种。
答案:(1)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若干)基因 (2)不遵循 非等位 (3)1∶2(雄∶雌=2∶1) 1
6.狗的体细胞中含有39对染色体,狗毛色的深浅与黑色素的合成有关,B基因控制真黑色素的合成,基因型为BB、Bb的狗的毛色分别为黑色、棕色,基因型为bb的狗的毛色为黄色,同时狗的毛色还受E、e基因的影响,当E基因存在时,真黑色素能够正常合成,当E基因不存在时,真黑色素不能合成,狗的毛色为黄色,B、b基因和E、e基因分别位于第12号和第19号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有一只黑色狗和一只棕色狗杂交,子代中黑、棕、黄三种颜色的狗都有,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子代中黄色狗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若这两只亲本狗再杂交一代生出一只黑色狗的概率为________,这只狗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
(2)狗的长毛(D)对短毛(d)为完全显性,现有健康成年纯种的黑色短毛雌狗(BBEEdd)、
AA
Aa
A
a
Aa
A
13
纯种的黄色长毛雄狗(bbEEDD)各若干只,请通过杂交实验确定基因D、d和基因B、b是否都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并将下面的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①黑色短毛雌狗与黄色长毛雄狗交配产生子代F1,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发育至成年,从F1中选出多对健康的雌雄狗进行杂交得F2,统计F2中的毛色和毛长。
实验结果分析: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d基因不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否则说明D、d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
解析:(1)B、b基因和E、e基因分别位于第12号和第19号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意可知黑色狗的基因型为BBE_,棕色狗的基因型为BbE_,则子代中黄色狗的基因型只能为B_ee,则两只亲本的基因型为BBEe和BbEe,进一步推知子代中黄色狗的基因型为BBee、Bbee。这两只亲本狗再杂交,子代中黑色狗(BBE_)的概率为1/2×3/4=3/8,基因型为1/3BBEE、2/3BBEe,故纯合子的概率为1/3。(2)若D、d基因不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黑色短毛雌狗(BBEEdd)×黄色长毛雄狗(bbEEDD)→F1表现型为棕色长毛(BbEEDd)。从F1中选取多对健康的雌雄狗杂交得F2,将F2中狗的毛色和毛长进行逐对分析,可以计算出F2中各种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长毛(BBEED_)=1/4×3/4=3/16,黑色短毛(BBEEdd)=1/4×1/4=1/16,黄色长毛(bbEED_)=1/4×3/4=3/16,黄色短毛(bbEEdd)=1/4×1/4=1/16,棕色短毛(BbEEdd)=2/4×1/4=2/16,棕色长毛(BbEED_)=2/4×3/4=6/16,即黑色长毛∶黑色短毛∶棕色长毛∶棕色短毛∶黄色长毛∶黄色短毛=3∶1∶6∶2∶3∶1,若F2的实际情况与以上推测结果相符合,则说明D、d基因不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否则,说明D、d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
答案:(1)BBEe、BbEe BBee、Bbee 3/8 1/3 (2)棕色长毛 黑色长毛∶黑色短毛∶棕色长毛∶棕色短毛∶黄色长毛∶黄色短毛=3∶1∶6∶2∶3∶1
7.有一个果蝇品系,其一种变异类型的果蝇X染色体上存在一特殊区段(用X表示)。该变异区段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并使果蝇表现为显性棒眼,且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即XX、XY引起果蝇在胚胎时死亡。凡带有该变异区段X染色体的雌果蝇,均可从棒眼性状上加以辨认,而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此变异区段(用X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雌果蝇的突变区段X
CIB
CIBCIB
CIB
CIB
可从亲代_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
遗传而来,也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________(填“雌”“雄”或“雌、雄”)果蝇。
(2)利用该突变区段可以检测出正常果蝇X染色体上任何基因发生的隐性突变。现有一只经辐射诱变处理的正常雄果蝇,不知其X染色体上是否存在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让该雄
14
果蝇与棒眼雌果蝇杂交得到F1,再将F1中棒眼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得F2。
①若F2中雄果蝇表现均正常,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F2中雄果蝇表现为某种新的性状,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F2中没有雄果蝇出现,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XX、XY引起果蝇在胚胎时死亡,因此,在正常情况下,雌果蝇的突变区段X
CIB
CIBCIB
CIB
可从亲代雌果蝇遗传而来,也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雌果蝇。(2)要检测诱变处
-
理的正常雄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存在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可让该雄果蝇(设为XY)与棒眼雌果蝇(XX)杂交得到F1,再将F1中棒眼雌果蝇(XX)与正常雄果蝇(XY)杂交得F2。①若F2中雄果蝇表现均正常(XY致死,XY正常),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不存在基因发生隐性突变;②若F2中雄果蝇表现为某种新的性状(XY致死,XY表现新性状),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存在基因发生隐性突变;③若F2中没有雄果蝇出现(XY致死,XY致死),该雄果蝇X染色体存在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且有致死效应。
答案:(1)雌 雌
(2)①不存在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或不发生隐性突变) ②存在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或发生了隐性突变)
③存在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且有致死效应(只要答出“致死突变”或意思相近也可) 8.(2017·江苏高考)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个复等位基因I、I、i控制ABO血型,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I、Ii,B血型的基因型有II、I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I,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图,Ⅱ3和Ⅱ5均为AB血型,Ⅱ4和Ⅱ6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B
AB
AA
A
BB
A
B
CIB
-
CIB
-
CIB
-
CIB
CIB-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Ⅱ2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________。 (2)Ⅰ5个体有________种可能的血型。Ⅲ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________。 (3)如果Ⅲ1与Ⅲ2婚配,则后代为O血型、AB血型的概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若Ⅲ1与Ⅲ2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女孩为B血型的概率为________。若该女孩真为B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1)由Ⅰ1、Ⅰ2正常而Ⅱ1患病,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Ⅰ2的基因型均为Tt,则Ⅱ2的基因型为1/3TT、2/3Tt。(2)因Ⅱ5为AB血型,基因型为II,则Ⅰ5至少含I与I之一,故可能为A血型(II、Ii)、B血型(II、Ii)、AB血型(II),共3种。Ⅰ1、Ⅰ2的基因型均为Tt,则Ⅱ3的基因型是1/3TT、2/3Tt,产生的配子为2/3 T、1/3 t。Ⅰ3的基因型为tt,则Ⅱ4的基因型是Tt,产生的配子为1/2T、1/2 t,则Ⅲ1为Tt的概
A
B
AA
A
BB
B
ABAB
15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串讲二遗传规律伴性遗传课时作业大题练.doc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