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人员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干预
朱 杰,王乐见,周 勇,高 琳,徐友文
【摘 要】医学检验人员从事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且重复性强的工作,持续的工作压力容易产生心理性疲劳,使检验质量下降,影响患者的诊疗。从社会、职业、个人因素方面讨论检验人员心理压力的来源,为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提供有效措施。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10(006)003 【总页数】2
【关键词】医学检验人员;检验质量;心理压力;心理干预
心理压力简称压力,是指某些刺激性事件对人在心理上所构成的负荷,这种负荷可导致一系列的心身反应。Fo1kman和Lazarus认为压力是个体与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并危及他们身心健康的环境间的交互关系[1]。根据周金霞[2]的报道,医学检验人员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饮食和睡眠等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许多。而目前大部分检验人员的心理压力问题仍未受到上级管理者和心理学专家的关注,现将造成检验人员心理压力的原因及其应对作一探讨。
1 检验人员心理压力的来源
1.1 社会因素
1.1.1 检验人员社会地位及待遇偏低
根据马斯洛对人的5个层次需求的分析,人有被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医生的劳动普遍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而检验科是辅助科室,检验人员的付
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回报。受传统观念影响,检验科只是执行医生的医嘱,抽血化验发报告单,病人及家属往往习惯性认为治好病是医生的药和手术刀,而忽视了检验在疾病诊断、治疗与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更有些医生只把化验单看作是弥补病例的完整性,使检验人员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此外,超负荷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经济收入与所承受的高压力不成正比,使检验人员产生失衡感,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1.1.2 多元发展少,工作无成就感
检验人员在晋升、提拔等问题上,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临床,即使各项要求都已达标,还要等好几年才能晋升,使众多的检验人员感到前途渺茫,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于是部分人员选择了转岗、跳槽、转行或是从事第二职业。随着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检验人员每年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考核,这一压力源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残酷的竞争,使大多数年龄大、学历低的检验人员心理严重失衡。
1.1.3 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增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倒置”的出台及部分家属的无理取闹,使得医疗纠纷投诉呈上升趋势。另外个别性格比较暴躁的患者或者家属,一次采血不顺利或是忍受不了疼痛就会对检验人员进行辱骂或是投诉,无形之中也加重了检验人员的压力。 1.2 职业因素
1.2.1 工作环境的影响
医院是一个复杂的场所,充斥着各种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检验人员每天要面对大量的标本,每一份标本都可能带有不同的病毒或细菌,一旦发生职业暴
露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随着科技的发展,标本分析大部分都是由仪器完成的,每个房间里都堆满了各种仪器和电脑,仪器的运作不仅要产生噪音和辐射,有些还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严重危害到检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大部分检验人员长期工作在缺少阳光、通风不良、化学试验用品多等充满危险的环境中,必将加重检验人员心理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 1.2.2 工作风险高、压力大
检验人员每天要核发大量的报告单,每份报告都记录着患者的病情信息,对被检者的疾病诊断、转归起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检验人员精神高度集中,仔细谨慎对待每一项结果。对于检验人员来讲,错发或迟发一张报告单就可能会误诊一个患者,就可能是人命攸关的大事。由于患者病情变化多端、不确定因素多,所以检验结果也会不断变化,而有些医生却仅凭自己的经验判断,轻易就把结果不准的帽子扣在检验人员头上,这不仅是医生自己的失职,也是对检验人员的极大伤害。长此下去就会损伤检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失去工作的兴趣,然而迫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检验人员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去接受这一切,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检验人员的心理压力。 1.2.3 职业要求增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检验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检验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也要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医疗器械维修方面的额外知识。长期超负荷工作已促使检验人员产生疲惫感,精力不易集中、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必将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已感身心疲惫的检验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全面提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