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而软件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软件测试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调试主要在开发阶段。
3.5 例题详解
一、选择题
【例1】对软件的特点,下面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考点1)
A)软件是一种物理实体
B)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老化问题
C)软件开发、运行对计算机没有依赖性,不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 D)软件的生产有一个明显的制作过程
解析:软件在运行期间不会因为介质的磨损而老化,只可能因为适应硬件环境以及需求变化进行修改而引入错误,导致失效率升高从而软件退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例2】以下哪项是软件生命周期的主要活动阶段?_______(考点2)
A)需求分析 C)软件确认
B)软件开发 D)软件演进
解析:B)、C)、D)项都是软件工程过程的基本活动,还有一个是软件规格说明。 答案:A)
【例3】从技术观点看,软件设计包括_______。(考点3)
A)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程序设计
B)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过程设计
C)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文档设计、过程设计 D)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文档设计、程序设计
解析:技术角度,要进行结构、接口、数据、过程的设计。结构设计是定义系统各部件关系,数据设计是根据分析模型转化数据结构,接口设计是描述如何通信,过程设计是把系统结构部件转化为软件的过程性描述。
答案:B)
【例4】以下哪个是软件测试的目的?_______(考点5)
A)证明程序没有错误 B)演示程序的正确性 C)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D)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解析:关于测试目的的基本知识,IEEE的定义是: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
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所以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例5】以下哪个测试要对接口测试?_______。(考点6)
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验收测试
D)系统测试
解析:检查对测试实施各阶段的了解,集成测试时要进行接口测试、全局数据结构测试、
边界条件测试和非法输入的测试等,所以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例6】程序调试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考点7)
A)检查错误 B)改正错误
C)发现错误 D)以上都不是
解析:程序的调试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调试主要在开发阶段进行。
答案:B)
【例7】以下哪些不是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_______(考点7)
A)分析错误原因 B)错误定位 C)修改设计代码以排除错误 D)回归测试,防止引入新错误
解析: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
(1)错误定位。从错误的外部表现形式入手,研究有关部分的程序,确定程序中出错位置,找出错误的内在原因。
(2)修改设计和代码,以排除错误。
(3)进行回归测试,防止引进新的错误。 答案:A)
【例8】在修改错误时应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考点7)
A)注意修改错误本身而不仅仅是错误的征兆和表现 B)修改错误的是源代码而不是目标代码
C)遵循在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方法和原则
D)以上3个都是
解析:修改错误原则:
(1)在出现错误的地方,很可能有别的错误;
(2)修改错误的一个常见失误是只修改了这个错误的征兆或这个错误的表现,而没有修改错误本身;
(3)注意修正一个错误的同时有可能会引入新的错误; (4)修改错误的过程将迫使人们暂时回到程序设计阶段; (5)修改源代码程序,不要改变目标代码。 答案:D)
二、填空题
【例1】软件设计是软件工程的重要阶段,是一个把软件需求转换为_______的过程。(考点3)
解析:软件设计是软件工程的重要阶段,是一个把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其基本目标是用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确定目标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即软件设计是确定系统的物理模型。
答案:软件表示
【例2】_______是指把一个待开发的软件分解成若干小的简单的部分。(考点3) 解析:模块化是指把一个待开发的软件分解成若干小的简单的部分。如高级语言中的过程、函数、子程序等。每个模块可以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各个模块可以按一定的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
答案:模块化
【例3】数据流图采用4种符号表示_______、数据源点和终点、数据流向和数据加工。(考点4)
解析:数据流图可以表达软件系统的数据存储、数据源点和终点、数据流向和数据加工。其中,用箭头表示数据流向,用圆或者椭圆表示数据加工,用双杠表示数据存储,用方框来表示数据源点和终点。
答案:数据存储
第4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经过对部分考生的调查以及对近年真题的总结分析,笔试部分经常考查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基本特点,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及二级映射,E-R模型,关系模型和关系代数,读者应对此部分进行重点学习。
详细重点学习知识点:
1.数据的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数据管理员的主要工作、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及逻辑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三级模式及两级映射的概念
2.数据模型3个描述内容、E-R模型的概念及其E-R图表示法、关系操纵、关系模型三类数据约束
3.关系模型的基本操作、关系代数中的扩充运算 4.数据库设计生命周期法的4个阶段
4.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考点1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考试链接:
考点1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经常考查的内容,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机率为70%,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重点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识记数据语言所包括的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它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并存放于统一的存储介质内,是多种应用数据的集成,并可被各个应用程序所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数据库的机构,它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作、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系统的核心,主要有如下功能:数据模式定义、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数据操纵、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定义和检查、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数据的服务。
为完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相应的数据语言: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数据控制语言。
数据库管理员的主要工作如下: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维护、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效率。
考点2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考试链接:
考点2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机率为30%,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注意各个阶段的特点。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见表4-1:
表4-1 各阶段特点的详细说明
考点3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
考试链接:
考点3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机率为30%,主要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理解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的定义。
数据独立性是数据与程序间的互不依赖性,即数据库中的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而不依赖于应用程序。
数据的独立性一般分为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两种。
(1)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存取方式等)改变时,如存储设备的更换、物理存储的更换、存取方式改变等,应用程序都不用改变。
(2)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如修改数据模式、增加新的数据类型、改变数据间联系等,用户程序都可以不变。
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数据的完整性检查、数据的安全性保护和并发控制。
考点4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结构体系
考试链接:
考点4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机率为30%,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理解三级模式及两级映射的定义。
误区警示: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概念模式。一个概念模式可以有若干个外模式。三级模式都有几种名称,读者应该熟记每个模式的另一些名称。
1.数据统系统的3级模式
(1)概念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应用)公共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概念模式。
(2)外模式,外模式也称子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是由概念模式推导而出来的,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一个概念模式可以有若干个外模式。
(3)内模式,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
内模式处于最底层,它反映了数据在计算机物理结构中的实际存储形式,概念模式处于中间层,它反映了设计者的数据全局逻辑要求,而外模式处于最外层,它反映了用户对数据的要求。
小提示:内模式处于最底层,它反映了数据在计算机物理结构中的实际存储形式,概念模式处于
中间层,它反映了设计者的数据全局逻辑要求,而外模式处于最外层,它反映了用户对数据的要求。
2.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射
两级映射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独立性。
(1)概念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射。该映射给出了概念模式中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到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间的对应关系;
(2)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概念模式是一个全局模式而外模式是用户的局部模式。一个概念模式中可以定义多个外模式,而每个外模式是概念模式的一个基本视图。 疑难解答: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7个部分以一定的逻辑层次结构方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的结构关系是:应用
系统工、应用开发工具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硬件。
4.2数据模型
考点5 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考试链接:
考点5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经常考查的内容,出现的机率为70%,主要是以填空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重点识记内容,读者应该识记数据模型的3个部分。
数据模型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分为两个阶段:把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概念模型;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有3个部分,它们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
考点6 E-R模型
考试链接:
考点6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机率为30%,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4分,此考点为理解内容,读者应该理解实体间三种函数关系,识记实体、属性、联系各用什么图形来表示。
1.E-R模型的基本概念
(1)实体: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可以抽象成为实体,实体是概念世界中的基本单位,它们是客观存在的且又能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现实世界中事物均有一些特性,这些特性可以用属性来表示。
(3)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4)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5)联系:在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关联称为联系。
两个实体集间的联系实际上是实体集间的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有下面几种:一对一的联系、一对多或多对一联系、多对多。
2.E-R模型的图示法 E-R模型用E-R图来表示。
(1)实体表示法: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集,在矩形内写上该实体集的名字。 (2)属性表示法:在E-R图中用椭圆形表示属性,在椭圆形内写上该属性的名称。 (3)联系表示法:在E-R图中用菱形表示联系,菱形内写上联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