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美学
重要参考文献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T.W.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人民出版社,2008。 [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法]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法]乔治–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法]罗兰·巴特:《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
[德]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 [德]汉斯·贝尔廷等:《艺术史终结了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美]特里·巴雷特:《影像艺术批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
[加]朗·伯内特:《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美] 杜威:《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2005。
[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 [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 [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法]雅克·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
[美]阿瑟·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法]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法]皮埃尔–马克?德比亚齐:《文本发生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法]蒂埃里·德·迪弗:《艺术之名——为了一种现代性的考古学》,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商务印书馆,2004。 [法]雅克·德比奇等:《西方艺术史》,海南出版社,2000。
[法]于贝尔·达弥施:《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美]莱斯特·恩布里:《现象学入门——反思性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帕特里克·弗兰克:《视觉艺术原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
[美]乔治?J.E.格雷西亚:《文本性理论:逻辑与认识论》,人民出版社,2009。 [荷]J.胡伊青加:《人:游戏者》,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第12页。 [德]马丁·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 [德]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
[德]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三联书店,2003。 [美]D·C·霍埃:《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德]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德]沃纳·霍夫曼:《现代艺术的激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法]雅克·科莱特:《存在主义》,商务印书馆,2004。 [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商务印书馆,1987。
2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商务印书馆,2002。
[英]保罗·克罗塞:《批判美学与后现代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商务印书馆,2002。
[美]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商务印书馆,2004。 [英]保罗·克劳瑟:《20世纪艺术的语言:观念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卡–克姆:《艺术语言的奥秘》,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德]罗姆巴赫:《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结构存在论的问题与解答》,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梅洛–庞蒂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法]伊沙贝尔·德迈松·鲁热:《当代艺术》,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
[美]金·莱文:《后现代的转型——西方当代艺术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英]伊丽莎白·赖特:《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商务印书馆,2008。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商务印书馆,2005。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符号》,商务印书馆,2003。
[法]马克?弗罗芒–默里斯:《海德格尔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德]莱因哈德?梅依:《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美]温尼·海德·米奈:《艺术史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梅格斯:《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 [法]蒙甘:《从文本到行动——保尔·利科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美]H.帕克:《美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法]西尔维·帕坦:《印象??印象主义》,译林出版社,2006。 [英]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19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