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筑力学部分
1,物体平衡状态是指相对于地球处于( D )。
A,静止 B,运动 C,匀速运动 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在力的三要素中不包括力的( C )。
A,大小 B,方向 C, 作用面 D,作用线 3,力的国际单位是( A )。 A,N B,kN/m C,MPa D,
4,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的解析条件是( C )。
A,∑X=0 B,∑Y=0 C, ∑X=0 和∑Y=0 D, ∑M=0 5,一平面上的力F平行于坐标轴X轴的正方向,则该力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为( B )。
A,0;F B,F;0 C,0;-F D,-F;0
6,平面中某力P与X轴成α角度(锐角),则该力分别在在X轴上的投影为( B )。
A,X=±α B,Y=±α C,X=±α D, Y=±α 7,固定绞链约束反力特征( ABC )。
A,不能约束转动 B,有两个正交约束反力 C, 一个约束反力 D,约束反力方向一定向左 E,竖向约束反力方向一定向上 8,光滑接触面约束反力特征不包括( C )。
A,指向物体 B,沿公法线 C, 离开物体 D,作用点在两接触点或面上
9,力偶没有合力,因此不能用一个力来( D )。
A,代替 B,平衡 C, 简化 D,A、B和C
10,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力偶在平面内( C ),而不会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A,不可任意移动 B,可任意平移,并附加力偶 C, 可任意移动 D,可任意移动并附加力偶 11,强度是抵抗( B )能力。
A,变形 B,破坏 C, 稳定 D,A、B和C 12,刚度是抵抗( A )能力。
A,变形 B,破坏 C, 稳定 D,A、B和C 12,稳定性是抵抗( C )能力。
A,变形 B,破坏 C, 失稳 D,A、B和C 13,内力的计算方法是( D )。
A,位移法 B,剖面法 C, 力法 D,截面法 14,应力的单位是( C )。
A,N B,N/mm C, N/mm2 D,Pe 15,垂直于正截面方向的应力一般称为( A )。
A,法向应力σ B,切向应力τ C, 法向应力τ D,切向应力σ
16,力矩作用的效果是使刚体( B )。
A,平动 B,转动 C, 平动和转动 D,匀速直线运动 17,力的作用线通过某点,则该力对该点的力矩为( A )。 A,0 B,mo(F)=+Fd C, mo(F)=-Fd D,B和C
18,力偶三要素不包括力偶的( D )。
A,大小 B,转向 C, 作用面 D,作用线 19,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结果( A )。
A,一个力R B,一个力偶m C, R及m D,力矩Mo 20,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条件( A )。
A,R=0 B,m=0 C, R=0及M,o=0 D,M,o=0 21,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形式不包括( D )。 A,一矩式 B,二矩式 C, 三矩式 D,投影式 22,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正确的有( ABC )。
A,轴向拉伸或压缩 B,弯曲 C, 剪切 D,刚度 E,强度 23,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内力称为( B )。 A,弯矩 B,轴力 C, 剪力 D,扭矩 24,拉杆或压杆的抗拉刚度是( B )。 A,EI B,EA C, EW D,E 25,梁的内力有( A C )。
A,弯矩 B,力矩 C, 剪力 D,轴力 E,力偶 26,截面法用来计算( C )。
A,应力 B,应变 C, 内力 D,合力
27,作用在物体上的某一个力系,可以用一个等效力系来( A )。 A,代替 B,平衡 C, 抵消 D,代替并附加一个力偶 28,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该刚体上的任意一点,但同时必须附加( B )。
A,一个力矩 B,一个力偶 C, 一个力和力矩 D,一个力和力偶
29,单跨静定梁的形式有( ABC )。
A,简支梁 B,外伸梁 C, 悬挑梁 D,刚架梁 E,连续梁 30,图示重量为G的小球,对该球进行受力分析,共受有( C )个外力。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31,单跨静定简支梁,跨度为L,梁上作用均布荷载q ,该梁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为( A )。
A,ql2/8;qL/2 B,ql2/2;qL/4 C, ql2/4;qL/2 D,ql2/8;qL/4 32,图示杆件承受轴向外力,1-1截面轴力为( )。 A,-10kN B,10kN C, 30 kN D,-30 kN
20kNA30kNB1C40kND30kN1
33,图示挑梁的内力图正确的是( AC )。
A,A剪力图 B,B剪力图 C, C弯矩图 D,D弯矩图 E,均不正确
q=3kN/mA4m12kN6kNBA(剪力图)24kN.m6kN.mB(剪力图)C(弯矩图)D(弯矩图)
34,图示静定简支梁的支座反力RA 和RB( A )。
A, RA=2KN,向上;RB=2KN,向下 B,RA=4KN,向上;RB=4KN,向下
C, RA=2KN,向下; RB=2KN,向上 D,RA=4KN,向下;RB=4KN,向上
F=6KNAF=6KN3mB3m3m
二、建筑结构部分
1,浅基础一般指埋深不超过( D )。 A,1m B,2m C, 3m D,5m
2,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设计应满足的条件是( A )。 A,台阶宽高比不超过允许值 B,台阶宽高不小于允许值 C, 台阶刚性角不小于允许值 D,台阶宽高比可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