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汇总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填空题

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它是国外最重要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P23-24)

大都市带( Megalopolis ):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就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 (P22)

城市建成区: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p22) 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就称为城市群。 (P27)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

重心位置: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城市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聚集经济:聚集经济是指企业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而产生的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

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 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再城市化:也称“再城镇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过程的第四个过程。

城市化: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辨析: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城市基本活动与非基本活动: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基本/非基本比率(B/N):收入或就业人口的比率来表示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这种比率称为基本-非基本比率(B/N率)。用收入来表示,即城市总收入中城市基本活动的收入与非基

本活动的收入之比;用就业人口来表示,则为城市总就业人口中基本活动中的就业人口与非基本活动中就业人口之比(BE/NBE)。

乘数效应: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来自基本部分的发展。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职工收入的增加,导致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扩大,也就导致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因此,城市发展的过程基本和非基本量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积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城市职能: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城市性质: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城市首位度:这一法则是基于观察到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不仅如此,首位城市还体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智能和情感,在国家中发挥异常突出的影响。城市首位律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首位城市的相对重要性,即城市首位度。

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按位序—规模原理,正常的S4、S11应该为1, S2为2;首位度S2 >2 , S4、S11 >1属于首位型分布; 2<S2 <4为中度首位分布, S2 >4属于高度首位分布.

城市均质性: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它是动态相对的,非地域本身所固有。

城市均质地域:均质地域是指功能呈离散、均匀分布的连续地区。均质性即地域在职能演变分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同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在其作用下,城市地域中出现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即均质地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均质地域总是以某项职能为主要指标,其他职能或为这一主要职能服务(如居住区中的商业网点、绿化带等),或被这一主要职能所排斥(如商业区中的住宅及工厂等)。均质地域是相对的、动态的,其均质性在地域职能分化的动态中表现出来。

城市地域:亦称城市圈,与农村地域相对称。广义上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域,狭义上则指城市化的地域,也就是市街地化的地域。

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CBD:中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务活动进行的地区。其概念最早产生于1923年的美国,当时定义为“商业会聚之处”。随后,CBD的内容不断发展丰富,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枢。

城市开发区: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 城中村: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空间相互作用:地表上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

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二、简答题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举例说明定义城镇的标准有哪些? 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如省级;2、单纯以城镇特征为标准:如公共设施等;3、单纯以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为标准:如5000人;4、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和密度指标为标准;5、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为标准;6、用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作标准 ;7、取两个以上指标作为标准 :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职业构成;8、其它标准。

简述世界上最早形成的6个大都市带。

美国东北部都市带、五大湖沿岸都市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带 、英格兰都市带 、西北欧都市带 、沪宁杭都市带

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1、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中纬地带,平原地带;

2、门户位置:沿海、沿大江大河、重要铁路线国际性大都市或国际港口城市; 3、枢纽功能:在本国经济中的中枢作用,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影响;

4、带状的空间结构和密集的网络结构:沿长轴呈带状发展,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

5、大规模、高密度人口指标:人口25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250人/km2 6、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简述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

(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密切的经济联系

简述城市化的定义及其含义。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urbanization),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市化是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地域景观发生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城市文化意识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城市化的两个过程: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分别指什么?

城市化Ⅰ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市化 I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

城市化Ⅱ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城市化Ⅱ则是

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什么?

城市人口和城市数目逐步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划分城市基本活动与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有哪些?

(一)普查法(直接调查法)二)残差法——霍伊特(三)区位商法——马蒂拉和汤普森 四)正常城市法——阿历克山德森 五)最小需要量法——厄尔曼和达西

影响城市基本/非基本比率(B/N)的因素有哪些?

(1)是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非基本部分的比例有相对增加的趋势;

(2)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基本部分的比例较高,而地方性的中心一般基本部分比例较低;

(3)老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已经完善和健全的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体系,非基本部分.比例较高,B/N可能较小;而新城市可能还来不及完善内部的服务系统,B/N可能较大。

(4)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对城市经济的B/N结构也有影响。

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地,农民初进城市时,为了找工作方便,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附近,后来以零售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迁移。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带也是新来移民居住地区。再外围的第三带,是原来较大工厂的工人住宅区。再向外第四带是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住宅区。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密度低,房舍宽敞,又称通勤人员住宅区。

霍伊特的扇形模式中,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加上了放射状运输线路的影响,即线性易达性和定向惯性的影响,使城市向外扩展的方向呈不规则式。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路线的附加易达性最为敏感,所以呈楔形,而且不是一个平滑的楔形,它可左右隆起。至于住宅区,贫民住在环绕工商业土地利用的地段,而中产阶级和富人则沿着交通大道或河道,或湖滨,或高地向外发展,自成一区,不与贫民混杂。当人口增多,贫民区不能朝中产阶级和高级住宅区发展时,也会循不会受阻的方向作放射式发展,因此城市各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布局呈扇形或楔形。

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即中心商业区(CBD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这些胞体包括未形成城市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城市过程中的其它成长点。这些中心地和成长点皆随着整个城市的运输网、工业区或各种专业服务业,如大学、研究中心等的发展而发展。其中交通位置最优越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它中心则分别发展成次级或外围商业中心和重工业区。哈里斯及厄尔曼还考虑到,易达性所吸引的商业、工业或贫民,本身便有排斥高级住宅的倾向。因为后者的区位因素之一便是要远离这些有碍环境的土地利用。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级住宅区。

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

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 (1)传染扩散 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渐进的、连续的扩散过程我们称之为传染扩散。这一扩散过程同传染病通过与病人的接触传播开来近似故称之为传染扩散。由于距离的摩擦阻力效应事物的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大逐渐被削弱。 采取传染扩散的例子很多如城市对周围农村的影响即为一例。又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征向外扩散过程中波状现象特别明显形成城市地域的圈层

结构。

等级扩散 在现象的扩散中地理距离并不总是起着非常强大的影响作用社会等级、城市规模等级等有时也在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例如价格昂贵的耐用消费品的扩散就与收入等级有关而某些新思想、新技术在城市中的传播亦往往跳跃紧邻的小城市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规模的城市中首先被接受然后向次一级的城市扩散。这种形式的扩散称之为等级扩散。 等级扩散的产生在与某些新事物在最初被接受时具有较高的“门槛”从而妨碍了他们迅 速的扩散只能采取逐级向下扩散的过程(图8—5)。一般地说等级扩散只产生与人文现象扩散的场合自然现象的扩散不采取这种方式。

重新区位扩散 在传染扩散中如果接收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接收者的空间位移我们称之为重新区位扩散(relocation—type diffusion) 。 典型的例子就使移民过程。

三、分析题

城市形成的区域经济基础包括哪些?

1、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城市和区域之间的这种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2、城市是区域的缩影,区域的中心和焦点。区域整个历史的特殊状态,规定了每个城市的特点。

试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答: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其平均纬度在20世纪20年代初是44°30′,在50年代初是36°50′,具有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的趋势。在北半球的这些大城市向北不超过北纬60°,其中137在北纬25°以北。南、北纬25°之间的低纬度地区一共只有5个。在我国近60个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包头、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4个城市是在年降水不足40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城市人口出现持续几十年的从北方“雪带”到南方的“阳光带”迁移的趋势。(大都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

从城市产生和发展出发,城市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并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特点和形成动因。

(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

1、形成动因: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扩大; 2、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3、特点: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的稳定性,鲜明的等级性; 4、类别:集镇、城镇、县城。

(二)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 1、形成动因:天赋的和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

2、转运功能的三种类型:实体转运、商业性转运、政治性转运; 3、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

4、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 5、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 1、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需要 2、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3、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4、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①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 ②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

如何用乡-城人口的“推-拉”假说来解释我国的城市化。 答:人口城市化若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分析,就是发生在乡村系统和城市系统之间的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拉力角度看,人口迁入地即沿海城镇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形成本地低级劳动力的巨大市场,由此形成对农村人口的巨大拉力,从推力的角度看,除了各国普遍存在的城乡发展差距外,中国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也是促进农村人口外流的推力。

小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与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选择

小城镇重点论:小城镇重点论特别强调中国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小城镇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过程中的蓄水池”,“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唯一道路”等观点,认为这正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主要的理由:①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寻找依据②从社会制度的差异上寻找依据③有充 分的国情基础。

大城市重点论主要观点是:①认为“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是工业革命以后存在于世界各国的 普遍规律,即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比城市人口增长快,比总人口增长更快”。②大城市在经济上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高于中小城市③大城市不仅有经济规模效益的优势,而且也有社会规模效益、环境规模效益、建设规模效益方面的种种优势。对于任何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国家,特别是象中国这样的大国,永远是由大量不同规模的市镇组成的。处在城市体系不同层次的大、中、小城市都有各自特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30年缓慢的城市化过程后,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一样,进入了全面迅速增长的阶段,各个规模等级的城市都要有大的发展,它们的发展不应该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和互相联系的。小城市的发展就包含了成为中等城市的因素,中等城市的发展也包含了成为大城市的因素,大城市的发展也会带动中小城市。如果用小城镇的发展来排斥大城市的发展,或把大城市的发展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用它来排斥小城镇的发展,那么他们的道理都不足以说服人。 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尽管改来改去,都是在城市规模的框框里转圈子,不是发展这个规模等 级的城市,就是控制那个规模等级的城市。用单纯的规模政策作为国家城市发展的总方针或 基本方针,来指导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城市发展难免带有片面性。“各类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市密集地区有序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方针。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汇总 - 图文 

一、填空题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它是国外最重要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P23-24)大都市带(Megalopolis):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jqy3yyrh6c4ro7pop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