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印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渝工业职院发〔2024〕8号

关于印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

考核办法》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已经2024年第7次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并经2024年第11次党委会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4年4月20日

- 1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考核办法

为推进科技平台规范化管理、优化结构、凸显特色,促进科技平台开放共享与协同创新,促进我校科研平台持续发展,增强科研平台在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速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全面提高学校的研发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和《重庆市科技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渝科委发〔2015〕73号)等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科技创新平台层次

科技创新平台划分为:校级、市级和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 第二条 科技创新平台的设立

(一)学校坚持就高建设原则,将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在二级学院,原则上每个二级学院建立一个科技创新平台,且科技创新平台研究方向应相对一致。其中校级科技创新平台名称为“二级学院+研究方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服务平台)”。

(二)每一个聘期科技创新平台设置数量:国家、市级以上

- 2 -

级批文为准,不限数量;校级原则上不超过5个,校级与市级以上的平台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原则上不再设立。

第三条 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聘任

(一)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必须为校级及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原则上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由校领导担任负责人。

(二)校级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由二级学院在获得校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教师中选聘,报学校批准,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由市级及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本人申请,学校聘任。

(三)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聘期为3年。若连续两个聘期不能晋升为上一层级的科研创新平台,原则上不能再提出申请。

(四)学校以文件形式聘任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所在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记入个人档案。

第四条 科技创新平台职责 (一)科研创新

1.积极争取承担国家和省(部)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开发、实施及推广应用工作,且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负责本平台的科学研究工作。

2.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动态和发展方向,在保持本学科、专业特色和拓展学科(专业)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开拓学术、技术新领域,为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成果转化献计献策,组织协调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初审。

- 3 -

(二)学科(专业)建设

探索学科(专业)建设上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互动模式,科学实践教学与科研相长并进。通过凝练研究方向、凝聚学术团队、承接科研项目、健全运行机制等方面推进学科(专业)建设。

(三)人才培养

积极培养年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推动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负责所在平台的学术梯队建设工作,任期内培养2名及以上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

(四)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推进与企业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达到与优势产业及骨干企业合作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第五条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

(一) 科技创新平台实行分类管理

1.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由科研与合作发展处牵头负责组织、申报、建设、考核和奖励,落实资金、场地和设备,确保专项资金合法规范使用,督促完成工作任务。二级学院和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负责具体事务,经费使用权、团队成员选拔权归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

2.校级科技创新平台由科研与合作发展处牵头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考核和奖励,二级学院负责科技创新平台筹建、成员选拔、日常运行管理等工作,经费使用权归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

- 4 -

(二)平台配置

1.科技创新平台申请条件

(1)国家级及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的申报条件:按相关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申报。

(2)筹建校级科技创新平台成员的申请条件:

以学校二级学院科研院所(中心)为依托,在科研院所(中心)选拔科技创新平台成员。研究方向明确,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具有特色,有较好的学术积累,有校级及以上重点学科(专业)支撑,具有团结协作,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敢于创新的科研人员。 2. 科技创新平台的选拔

(1)科技创新平台主要由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在全校“双师”教师中选拔(本二级学院人员应达到团队总人数的60%),其中科技创新平台中至少有2名中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申请,条件可适当放宽)。平台成员原则上可再兼任1个教学名师工作室、专业(课程)建设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科技创新平台中的成员。

(2)选拔名额:校级、市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成员原则上分别选拔5-8、8-12、10-15人。

(三)经费管理。学校对科技创新平台经费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科研与合作发展处定期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督查。 (四)档案管理。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专门档案,包括申请表、

- 5 -

关于印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

渝工业职院发〔2024〕8号关于印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校属各单位: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已经2024年第7次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并经2024年第11次党委会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jo63t66l68ub00wtu64vbt01gdo5005c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