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支持体系研究
摘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已成为大学生中一个规模巨大、特征鲜明的群体,经济困难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由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方面的问题,让其健康成长,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可行的支持体系。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支持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经济困难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问题也日益明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2001年教育部发布实施《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对大学生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经受考验的能力”。从以上颁布的各项政策来看,党和政府以及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负担和学业压力,使他们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如自卑、敏感、焦虑、抑郁等心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他们对未来生活信心失去信心,处于一种较迷茫的状态,心理健康状况不乐观。 (一)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自卑心理严重
自卑心理是指自己看不起自己,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存在不满,甚至认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的心理状态。自卑心理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数是来自“老、少、边、穷”等地区,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比发达地区相对落后,他们认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等比不上发达地区的同学。他们就会与其他同学产生距离,经常独来独往,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此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贫穷的现实往往难以接受,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对于在学校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他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在同学的人际交往方面,他们也经常都是以回避的方式加以掩饰,渐渐地就导致了他们封闭的心理和孤独的性格。 (二)思想负担较重,焦虑心理易发
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是靠亲戚朋友的资助下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从贫困地区来到大学,还背负着家人和亲朋好友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因此他们就有了要努力奋发改变自己家庭经济和命运的思想负担,往往给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标,但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因为制定的目标过高而无法实现,这在无形中又加重了的心理压力,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例如,一些同学在面对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压力和困难时,经常表现出无奈和失望;此外,当他们的目标不能与现实成正比时,不能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时而产生强烈的愧疚感。这就加重了他们的焦虑心理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缺乏自我认识,引发抑郁情绪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生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每个人在青春期都会面临寻找自己角色的心理”。大学生在高校期间主要经历两个时期,即“青春期”和“成年初期”,面临
的关键是“自我认同与认同混乱”和“亲密关系与孤立关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由于经济条件比不上其他同学,他们就开始否定自我,认为自己在各方面不如他人,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抑郁心理。例如,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学生该做的事只有学习,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为了实现父母的愿望,他们逼自己每天学习,不想参与任何其他活动,害怕占用自己学习的时间,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抑郁心理。 (四)内心极为敏感,偏激心理凸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下,很容易对同学们正常交往中的一些行为产生误解,或者是将一些细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在激烈的竞争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的冲击碰撞下,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始变得敏感多疑。他们害怕他人看不起自己,因而将自己封闭起来。因此,他们就会成为一种难以接近、不合群的人,这会给他们在性格和心理上造成严重的问题,甚至是出现自怜、自残、自毁的偏激行为。
二、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体系
随着高校贫困生突出的心理问题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因此,要制定完善的教育资助体系和心理帮扶工作,借助政府、社会力量和高校的教育工作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其健康成长。
(一)做好经济帮扶工作,树立经济屏障
家庭经济困难是致使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彻底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就要做好其经济帮扶工作。首先,对于学校方面来说,可以采用设置奖助学金、免减学杂费等方式,在经济方面给他们提供帮助,此外,还可以通过与校外企业合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其次,对于政府方面来说,给予他们无息助学贷款、生活补助等经济帮扶政策。最后,对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爱心人士可以通过各种捐助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援助。
(二)做好心理建设,提高心理咨询水平
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建设工作,提高心理咨询水平,学校可通过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心理咨询方式,根据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可以邀请校外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和机构对学生进行治疗,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对于高校的心理咨询师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少量、精干、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心理咨询服务队伍。 (三)完善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启发和引导,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页,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方面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部门和专职学生工作人员的作用,使全体教职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融入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生态度和独立人格。 (四)拓宽途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机制
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构建有效的心理健康预防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让每个班级选举一名心理委员,并且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构建一个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学生五级心理健康网,心理委员一旦发现有同学心理或情绪出现异常,要及时给予沟通和疏导,严重的话将情况上报给学院老师,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防止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结语
一直以来,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其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引导,切实解决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乐方,唐玉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维透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2]吴喜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刘成荫,哈战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