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1—6章的内容归纳
金融是资金融通或资金借贷,研究的是对货币资金(资源)进行跨期配置。金融学分为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在宏观金融学中,又分为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在微观金融学中又分为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公司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金融是一切与钱有关的活动。 比如有“政府财政”、“公司财务”、“个人(家庭)理财”等,也有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储蓄协会、住宅贷款协会,和经纪人等中介服务等,同时也有专指证券市场的,比如:资本市场运作与金融资产供给与价钱形成的领域。
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四大行业。金融监管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中,经济主体主如果消费者、企业、国家、金融机构。
第一章 货币概述
分工是财富的大体源泉,商品是用来互换的产品,在商品经济时期,产品多数用来互换的,而在小农经济时期,产品多数用来自给的。分工是财富的大体源泉,生产力的进展使得社会出现了分工,也使产品变得私有化,为了使社会达到经济效率最大化,人们就会通过互换彼此的物品来取得商品。在互换的进程中出现了物物互换和媒介互换。物物互换也就是直接互换,即人们用商品与商品进行互换,而媒介互换就是间接互换,就是通过一种媒介,达到商品互换的目的,而媒介互换使社会中出现了货币,因此,货币是为了解决互换的矛盾而产生的,货币节约了交易时刻(本钱),提高了经济效率,并增进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在生产、分派、消费等经济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试探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轻忽两点:1. 效率;2. 节约(社会费用,交易本钱)。
在一个市场中,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资产。人力资源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中,咱们往往通过工资来将其价值表现出来。 而资产有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无形资产之分,其别离存在于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当中,其价值是别离通过价钱、利率、价钱来表现的。市场经济指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基础作用,计划经济指资源配置中计划起基础作用,市场机制主要有价钱机制、竞争机制。资产是能够带来收益,资产往往能被衡量价值、保留价值、乃至增加价值。
货币的功能有交易媒介、计算单位、价值贮藏。交易媒介指与其他资产的区别,即只有货币具有的功能,价值贮藏指其他资产也有,乃至优于货币。资产流动性指一种资产变成交易媒介的能力(难易和快慢程度)。.流动性偏好指人们愿意持有流动性强的货币,而不肯持有其他有收益的资产。它是假定,但符合必然的事实,流动性是人们愿意以货币的形式来持
有必然的财富,资产配置将财富以不同方式来持有。流动性多余指货币太多,以致超过人们的正常需要。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就是指市场的大小。货币购买力就是价钱的倒数。
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是看货币的流动性。一般划分为:M0=流通中的现金(通货),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按期存款。准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 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能够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是一种潜在货币,由按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各类短时刻信用流通工具等组成,指M2—M1。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 =(银行券+辅币) ,M1=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集体存款+机关集体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储蓄存款+企业单位按期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各国的M0、M1的内容一致,但在M2上有不合,我国每一个月发布M一、M2,但没有M3的概念。美国货币层次的划分:M1=流通中现金+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如NOW、ATS等)。M2=M1+储蓄存款(含MMDA)+小额(<$10万)按期存款(含零售回购协议)+零售货币市场一路基金余额(最低初始投资在$5万以下)+调整项。M3=M2+大额(≥$10万)按期存款+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一路基金余额(最低初始投资余额在$5万以上)+所有存款机构发行的回购欠债(隔夜的、按期的)+欧洲美元(隔夜的和按期的)(指居民在美国银行的外国分行及在英和加的所有银行机构中持有的欧洲美元)+调整项。L=M3+其他短时刻流动资产(如储蓄债券、商业单据、银行承兑单据、短时刻政府债券等)。
从货币的形态来分,货币有很多种,如实物货币:商品,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存款和电子货币。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交易媒介(流通手腕)、贮藏手腕、支付手腕、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指货币在衡量并表示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交易媒介(流通手腕)指货币实现商品价值的时候执行交易媒介的职能;贮藏手腕指货币退出流通,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留起来;支付手腕指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而进行价值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腕职能(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脱节)。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腕是大体职能.其他为派生职能。货币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腕的统一。货币的一般概念是在任何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同意的东西。如何才能被普遍同意?本身有价值和制度强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纸币,并由法律给予无穷法偿能力;货币由现钞和银行存款组成;货币不与任何金属维持等价关系,也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货币供给在客观上受国民经济进展水平的制约,供给过量必然危及国民经济的运行。
货币供给量不受贵金属量的约束,具有必然的伸缩弹性,通过货币供给管理,能够使货币数量与经济进展相适应。容易发生通货膨胀。今世的货币都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信用就是以还本付息为大体特征的借贷行为。信用的两个特征是信用不发生所有权改变,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即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信用产生是因为商品私有制致使贫富不均,人们就会通过还本付息的方式来进行商品借贷。初期信用形式是前资本主义的高利贷,其以利息高、非生产性、保守性、实物借贷为主。今世信用形式是资本主义信用,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消费信用、合作信用、、国际信用、租赁信用、股分信用等。信用的组成要素包括信用的主体、信用的客体(货币、商品)、信用的内容、信用期限(时刻距离)、信用载体(信用工具)。信用有三要素,主要包括债权人债务人、时刻距离、信用工具。债权人将商品或货币借出,称为授信;债务人同意债权人的商品或货币,称为受信。信用风险即违约风险,指债务人不能或不肯按时还本付息使债权人受损的可能性.。
介绍下几个重要的信用。(1)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彼此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最典型的是商品赊销。商业信用特征是信用两边都是企业;信用所贷出的是商品资本;信用的供求在商业周期的各个阶段与产业资本状态相一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是受产业规模和数量的约束;有严格的方向性,主如果供给方向需求方提供;信用能力有限,就是要熟悉的企业之间;信用链不稳固。即难管理与调节。商业信用起着基础作用。(2)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银行信用的特征是信用的债权人是银行,债务人是企业;信用所贷出的是货币资本;信用的供求在商业周期各个阶段与产业资本状态不一致。银行信用的优越性是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的利用方向等都优于商业信用,信用链稳固。银行信用在所有信用中占主腹地位。(3)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指中央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债,国债能够分为三种,一年之内称国库券;一至十年为中期国债;十年以上为长期国债。国债的作用是调节政府收支的不平衡;弥补财政赤字;调节经济的重要手腕。(4)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银行或企业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知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消费信用主要类型有赊销即零售商直接以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分期付款即消费者先支付一部份货币(首期付款),再按照合同分期摊还本息。主要在购买耐用消费品时利用;消费贷款即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给消费者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和支付旅游费用等。消费信用往往和银行信用结合在一路。
金融学内容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