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陆期刊投资分析报告--财经期刊现状、进入方式
一、序论
随着大陆经济持续增长,民众收入与消费水准持续提高,文化产业趋于形成;科教立国,物质、精神文明共举,从普及知识到提高能力、从大众文化产品到小众文化产品,业生存土壤日厚,发展前景看好;市场经济导向深化,加入WTO,城市化持续扩大,中产阶级形成,对现代资讯、市场资讯、全球资讯的需求日益高涨与增加,传统计划式制造与传播方式难以维持,逐渐向市场化转变,为业外(含海外)资本投资提供了进入空间;业的政策专控与特许经营,产权的国有化定性,使得进入的业外资本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资本的逐利性,使业外资本通过各种变通源源不断进入大陆领域,尤其在2000年、2001年进入高潮,舆论称这是大陆继网络投资热之后第二次投资热潮,但政策风险令这种进入是灰色的、有限的,即一切才刚刚开始。相对于光电,进入大陆纸介的政策限制相对小些,在纸介中,投资期刊的风险更小,因此业外资本进入、尤其是海外巨头的进入多半集中于期刊领域,且主要集中于财经、时尚、娱乐类期刊。
本文,侧重对大陆期刊业现状(主要时段为2000-2001年)进行分析,通过数量、格局、个案等分析,揭示大陆期刊市场总格局,突出财经期刊的市场现状与发展空间,点评业外(含海外)资本或集团投资大陆期刊(财经)的路径及应规避风险的方式。
说明,本文所指财经期刊,是广义财经或大财经,指非专业学术性、以动态、现实、深入地反映和描述各种社会经济现象为主的杂志,容可涵盖整个经济领域、也可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的具体方向和专业。包括三类:产经类,沿着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来描述企业的管理、营销、生产等全面经营状况,或主要涉及企业产品运营的,如《中国企业家》。狭义财经类,如从有价证券等出发,以抽象形式反映企业,或主要涉及企业资本运营的,如《财经》。政经类,从政治的角度以政治家的眼光来分析和看待经济问题,如《南风窗》。 资料来源:
中国出版年鉴;中国期刊网、中国出版网、华文报刊网、慧聪网;《出版信
.. .. ..
. . . .
息》、《出版广角镜》;《中国图书商报》、《中华读书报》;联办媒介研究部,等等。
二、本论甲
1、大陆期刊综合状况 ①总量:
2001年大陆共出版杂志8725种,平均期印数21544万册,总印数29.42亿册(90年代,连续10年刊销总量在28亿册左右),人均约2册。90%以上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前后创办。从发展看,大陆期刊前景良好。1949年,大陆仅有期刊257种,总印数2000万册,人均不足0.1册;1979年1470种,总印数11.84亿册,人均1册。亦即改革开放20年,人均杂志翻番,而且这是在期刊经营受特许控制的环境中获得的。 ②种类:
综合类556种,平均一种期印数6.12万册;哲学、社会科学类2089种,平均一种期印数3.17万册;自然科学、技术类4449种,平均一种期印数0.81万册;文化、教育类913种,平均一种期印数4.44万册;文学、艺术类529种,平均一种期印数2.99万册;少儿读物类121种,平均一种期印数17.91万册;画刊类68种,平均一种期印数1.79万册。 ③刊期:
月刊2767种,占期刊总数31.71%;双月刊2733种,占期刊总数31.78%;季刊2584种,占期刊总数29.62%。 ④月发行量:
万册以上,2700多种;10万册以上,500多种;100万册以上,20余种。最高,600万册。91年开始,新闻出版署每年初统计、公布月发行量超百万册杂志,年约20余种。2000年大陆月发行量过百万册杂志共21种:其中,财经类一种,国税局,中国税务,131万册,居第15位。余,9种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辅期刊;文摘,3种;娱乐,5种;纯政治,3种。总结:80年代,青年期刊唱主角;90年代,女性刊物独领风骚;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教辅期刊发展迅猛,财经期刊能否脱颖而出?
.. .. ..
. . . .
⑤大陆期刊现状点评:
A、近十年,杂志种数有增加、但印数无多少增加,证明单册发行量下降,背景是市场竞争趋于剧烈。
B、高档化:经济实力强的,提高纸、装帧质量,高档化、豪华化。2001年,高档彩色杂志有新的涌现,尤其是年底以来,随着大量财经杂志出现,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据统计,目前大陆期刊中全彩杂志达500余种,其中销量稳定的超过35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大陆各自领域最有影响的杂志。中国期刊协会专家预测,用不了五年,半数杂志将全彩。
C、人均年杂志2册,相当于发达国1/6,日本人均杂志20-30册(含漫画杂志),市场潜力和拓展空间大。
D、新刊频出:2000-2001年10月,据不完全统计,有340家左右新刊或改刊的新杂志出现,其中改刊名200多种。2001年,最多时一个月就有70多种新刊面市。新刊中,时尚类增长最快,目前大陆至少有50种以上。新刊频出的社会背景,多元化社会兴起,人群分化,特定群体不断产生。媒体,既有使社会一体化功能,也有使社会分化作用。相对于大众文化载体的电视、网络,多数杂志针对某一社会阶层、职业、修养、情趣爱的人士,使社会“部落化”,属于小众文化的媒介载体。
E、期刊结构调整的趋势为,集团化、规模化。欧美期刊市场80%以上份额控制在不超过20家集团手中,而大陆期刊分割于不同主管部门、主办单位,无适度规模经营,地域分散、实力单薄。90年代下半叶,大陆新闻出版署提出创办中国期刊方阵。2000年,新闻出版署提出相关政策设想:加强期刊境外合作管理;规期刊融资;期刊实施“走出去”战略;名刊大刊跨地区、跨部门兼并、划转、重组;成立中国期刊认证机构。2001年,中央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称:“尽最大努力,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创10至20年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新闻出版署对期刊集团提出了五项标准:有综合出版能力;有核心主刊和一定数量的子刊,基本形成系列期刊态势;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资产规模(总资产人民币5000万元左右,年创收不低于2000万元);有较大发行实力,主刊、子刊期发行总量连续三年在同类期刊中排名前列;编辑队伍中高级职称人才10%以上,中
.. .. ..
. . . .
级20%以上,经营管理队伍中,中级人才15%以上。2002年初,中国第一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成立。
F、自2000年始,全国性期刊结构大调整。如发行量大的缩短刊期,名刊构架刊群经营,以求滚雪球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知音》,推出半月刊,并将《打工仔》、《好日子》引入市场。《读者》,一分为三,由半月刊而A、B版、乡村版、读者欣赏版。《瑞丽》,《瑞丽服饰美容》、《瑞丽可爱先锋》、《瑞丽伊人风尚》、《瑞丽家居》,并推出“端丽小丛书”。《时尚》,继续出版半月刊《时尚》,另新办:《中国旅游》、《时尚家居》、《时尚健康》。《三联生活周刊》2001年由双周刊改每周刊;《新民周刊》,2001年分A、B版。中青社,成立了期刊中心,保持名刊《青年文摘》基本风格,2000年改为红、绿版双刊,新办了《追求》、《青年文摘?人物版》、《数码设计》、《同学月刊》、《生活资讯》。新建的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拥有5种少儿报和八种期刊:《中国少年儿童》、《中国少年文摘》、《中国卡通》、《中学生》、《儿童文学》、《幼儿画报》、《婴儿画报》、《我们爱科学》,成为中国最大少儿期刊群。科技,拥有《科学》、《大众医学》、《无线电与电视》、《服饰》等。文艺总社,拥有《故事会》、《小说界》、《咬文嚼字》、《旅游天地》、《HOW》、《艺术世界》、《一周》、《美食》。
G、广告:大陆业广告收入近10年增长了近20倍,2000年达800亿元,十年平均年增长速度35%,比同期GDP增速高4倍多。预计今后若干年,大陆广告收入仍能保持10-15%的年增幅。2000年,报纸广告增幅21%,广播25%,杂志49%,电视-12%。2000年大陆广告占GDP比重0.79%,发达国家2%,国际平均水平1.5%,如按国际平均水平,大陆媒体业广告额将有近一倍左右的增长空间。而发达国中,期刊广告额占广告总额6-7%,大陆为1.4%,可能增长空间巨大。期刊广告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2001年上半年,期刊广告11.43亿元,增长21.48%。其中,大众类杂志广告保持35%的最高增速,最好的是时尚杂志,如《世界时装之苑》、《时尚》、《服饰》,主要受者是年轻人、女性,他们是消费群体中消费量较大、购买欲最冲动、最易受广告影响的人群,受广告主青睐。其次,IT杂志广告增速17.5%,如《计算机世界》、《互联网周刊》、《微型计算机》、《电子产品世界》、《大众软件》。列第三位的是近年崛起的财经类杂志,10.87%,
.. .. ..
. . . .
如《世界经理人文摘》、《IT经理世界》、《证券市场周刊》、《中国企业家》、《财经》。
H、发行:第一,主渠道,邮政报刊发行,15万人,运输投递报刊邮路总长度576万公里,自办报刊收订局所4万多个,零售网点2万多处;邮发报刊2000年达6712种,占大陆报刊总数60%。第二,以集个体为主体的摊点零售,在有的期刊中已经比例达到60%以上。一些“二渠道”书商向“刊商”转化。第三,期刊社自办发行,有的期刊投入上千万资金,在全国建立独立期刊发行网络。如三九集团投资2000万建立《新周刊》发行中心,下属20多外发行分部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第四,规模较大的报刊发行公司出现。如上方书报刊发行公司,拥有1000多个零售点,出售300多种期刊。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2001年7月对报摊期刊销售调查,在报摊所进期刊来源上,超过9成期刊是由专门的发行者(邮局与发行公司)送到报摊;在被调查的上摊82种期刊中,平均代销率22%,平均折扣率79%,报摊对期刊几乎是宽容的。
总结:
全国性的健全的杂志发行网络还未建立起来。虽有一些全国市场经销商,但多数素质太差,经常出现欠账、应收帐款收不回,最终成死账,有的经销商甚至卷款逃走。发行不力,成为众多期刊通病,主要是渠道不畅通,难以打开局面,尤其是急于打开局面扩大影响的新锐期刊。最令人头疼的是市场的不成熟,即发行市场还未从超规律的增长转向有规律的增长。
在不远的将来,无论资还是外资,谁掌握发行环节,谁就会同时掌控一大批走零售渠道的媒体,垄断了渠道某种程度等于垄断了市场。目前,国一些企业正在进入这一领域,一般均从某一区域发行入手,将其做透,再转入他地。业人士认为,对于外资来说,除了人力成本风险,没什么可使其在大陆市场有所顾虑的,一旦时机成熟,外资将会迅速整合大陆期刊的销售渠道。
I、品牌综合经营:名刊从专事容编辑,走向品牌化经营。如《新周刊》,通过其杂志专、栏目演变出系列活动。99年始,推出年度封面专题《中国电视节目榜》,2001年扩展为一年一度电视资讯节目颁奖典礼;多次有关电视广告上的批评和发言,衍生出“新锐2000广告”;中国榜网络公司,建立在名牌栏目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