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计算机考研书目、心得、时间安排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对于专业和院校的填报一定要理性,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专业和院校填报“扎堆”的现象日益显着:2005年全国800多所研究生招生单位中的63所集中了1/2的报名者;而在约400个研招专业之中,又有41个专业集中了1/2的考生;在报考北京的61所研招单位的考生中,报考“人、北、清、师”这四所传统名校的约占了全部人数的1/3,而2006年的研招中,这种现象更加激化,学生只是有增无减,因此建议大家在院校的选择上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首先,给大家的建议是:报考的专业和院校层次须与考研实力相符。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

当然,在选择院校、专业方面一定不能盲目。如果在认清自己权衡利弊后确定自己要报考,那就下定决心争取胜利。这个时候,决定报考院校及专业是报名前的一段时间内考生面临的一大难题。考生应参照以下因素,类似该院校专业的报考情况、未来发展及就业情况、该校研究生培养侧重及专业水准、并结合个人综合实力与经济能力等等做出理性的抉择。 从以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的情况来看,报考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湖北省四大地区的考生占总考生人数的四成左右,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为热门学校;过半考生集中在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法律、企业管理、金融、通信等专业。这样一个大的形势一变大家做一个报考的参考。 集体地在报名前,考生如何科学且准确地选择院校呢?

首先,大家应该对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的研究侧重与专业水准比较;比如了解所报专业一个导师到底带几位研究生,这是能够反映研究生培养专业水准的一个方面,有些招生单位一个导师每年招1至2名研究生,最多不超过3名,而有些院校有些导师要带近20个研究生,学生要见导师一面都不易,何谈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培养。

其次,还要考虑个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能力。读研的花费不是一笔小数目。同时,如果不具备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不妨仔细研究一下国家西部计划、强军计划,师资计划以及热门城市院校以外的研招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有一些新增的硕士点。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所以,选择时一方面要完全清楚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完全了解对方学校。下面提供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1.学术——包括学术地位,国际地位,主要的教学方法,着名的学者、教授,专业范围,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图书馆、计算机设施等的配备情况,学业负担是否沉重,竞争压力等等。

2.就业——包括暑期工作的安排(公司能否提供工作机会),毕业分配去向,平均起始工资,毕业后的平均工资,对就业计划、准备简历与面试的技巧等方面的帮助等等。

3.生活质量——包括学校地点、校园环境、地理位置,学生生活的范围,学生组织的多样性,住房条件,社会生活,对于有家室学员的安排,以及休闲娱乐设施、体育锻炼设备的等等。

4.费用——包括学费、书本以及计算机设备的费用,以及生活费和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情况。

走对一步,下一步就会走得更加顺利!认真地对待考研选择院这件事,也是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将来负责。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来源:网络? 作者:张玉立? 由【】整理

七、考研策略制定需要从“心”开始

考研需要用心,用心体会整个过程,用心感悟其间的成功、挫折,用心去准备属于你的“赢”,一句话,认认真真对待自己的前途。考研之初,策略先行。 第一、想要考研,尽早准备

主要是资料、讯息和政策的搜集应该早点进行。如果在大二就把这些都整明白,在大三大家都开始忙碌考研的时候,你就可以静心地坐在自修室里按部就班了,而他们还在茫然中。这样,你就占了考研的先机。

而这些资料的搜集,可以通过多个途径:上网、问询学长等,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学长,他的每句话都将使你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那些都是他们亲身体验过的真理,没必要质疑,因为他们没必要欺骗一个虔诚的学弟或学妹。

如果没有,就多上网了解信息,比较好的网站是文都教育在线(考研专业的辅导机构)和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方网站,相关政策和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都有,后期的报名调剂都要用)。

第二、考研计划是前进的导航仪

应该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搜集上述各项讯息,同时,进行小强度的初度学习。大三下学期开始正式的考研生活,一切都放在考研二字的后边。如果不是很好的学校的学生,或是考试科目都非常擅长,我建议大家都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复习,一般不要听信某人说暑假后开始,一学期时间足够的理论,毕竟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千万不要相信不劳而获的神话。不然,谁痛谁知道。 第三、纵向科目复习规划不可少

一般专业考生,都是数学150、英语100、政治100、专业课150四门。在大三下学期,正式学习开始后,要着重学习数学和英语,要认识到这两科都是要真工夫的,基本是不能突击的。因为数学150分,将是有效提高你的考试成绩的科目,基本上,数学考不好,过线的机会就不大了;英语的难度虽然近年有所降低,但在小线拦路上,英语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政治可以稍微放后一点,因为政治大纲(七月底八月初出版)年年都会有一定的变动,再者,毕竟是文科东西,只要下功夫理解,多看多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突击的,这科拿高分的把握也不大。最后就是专业课了,由于各个学校自主命题,所用专业课教材也在不断变化,一般可以调节性地学习下,在该学校的招生简章(暑假前后)出来之后开始详尽学习就可以了。

同时,专业课也是很多人的突破口,权利的下放必然滋生腐败。家长有能耐的同学可以在这方面考虑下,可以在少学一门的情况下拿将近满分的成绩。在暑假后,时间分配就要做比较大的调整了:大量的时间放到政治和专业课上,数学和英语需要在保持的情况下强化训练。

第四、院校选择要慎重

目标院校的选择,基本上,至少要在暑假结束前确定。院校的确定要慎重,因为她将直接决定你一年辛勤的结果。院校的选择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切忌盲目乐观,夜郎自大,不切实际地报考名校的结果将是一无所成。当然也不要妄自菲薄,报的过低将令人遗憾。 一般情况下,暑假后,我们的知识也学得初有成效,大家心中也差不多有点眉目了,大都知道自己的重量了。这时候,结合自己的知识学习情况,再结合家长的人脉,做好自己的定位,作好报考院校的合理调整。

在这个时候,如果还认为自己可以在后半年的时间里创造奇迹,弥补自己上半年的不足,依然报考名校,就有点二了!不是说绝对不可能,但几率之小,只有你自己才相信了!来源:文都教育

八、决定考研成功的15个因素

一、对于已经决定要考研并确定了要考什么专业的同学: 1、 考研到底难不难

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 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 糊涂。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难度都是不 合适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

对于浙大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讲,我觉得考研的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因为大家可以 想想,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要满足那么多不同档次的学校的招生情况,显然不可能定 得太高,题目的难度也是适度而且相对稳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浙大期 末考试时要求就较高,只要同学认真复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

考研复习的许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 尽办法减少自己落榜的风险。也许你学的很多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 意义的,因为那些都可以减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风险。 问题在于,许多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从尽量减少出现意外的角度 来思考如何安排复习,特别是专业课的复习,结果经常失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考 研挺难的。 当然,过分认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 量,如果没有完成一系列必须的工作,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机会是很小的。只 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考研其实并不难。 2、平时成绩好才有希望考取研究生

由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只是考5门课,与复习的认真程度、复习的时间长短以及方 法正确与否有关,与平时的学习成绩关系不大。我就认识一个浙大的毕业生标兵( 全校一年才有30个),因为太自信了,以为自己平时成绩好,没有认真复习,结果 没有考上研究生,而且考得很差(不过后来去了美国一个前20的学校读书去了)。 而我听系里的老师说以前有好几个同学因为没有学位,不好找工作,没有其他退路 ,只有考研,反而都考得很好。所以考不考得上的关键还是复习得如何,不要因为 平时成绩不好就不敢考研。你平时不可能像考研那么认真学习的,所以平时的成绩 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因为你可能不太喜欢学,所以无所用心,因此,平时的成绩常 常不能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和潜能,是不作数的。

3、何时开始准备考研比较好

虽然我认为早点确定要什么学校和考什么专业比较好,但是像有些大学的同学从入大学起就开始准备,或从大二就开始准备,也未免过头了一点。这样一来,整个 大学生活完全围着考研转,在以后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来,难免觉得自己为了考 研,放弃了太多的东西,别人有美好的大学生活,而自己的大学生活却黯淡无光。 因此,我觉得,如果你已经决定考研,那么在大三前你只要看到考研将来要考到 的课,就非常认真的学好,学到和考研差不多的水平(比如说在上课时、特别是期 末考试前就抱着考研的数学复习指导书来看),就是在为将来顺利考上研究生做准 备了。在大三前,把所有的数学课都尽量学好,尽早把英语提高到六级水平或六级 优秀的水平,就是为考研做了很好的准备。 如果考本专业,那么我觉得大三下开始看数学以及一些专业课就可以了。如果 是跨专业,则最好是大三上就开始学一些该专业的课程或直接读该专业的考研指定 参考书,然后在大三下开始看与指定参考书的书名相同,但作者不一样、内容也有 些差异的教材,这样可以增加对指定教材的理解,也可以降低考试时出现没见过的 内容的危险。最近,可能由于考研竞争激烈,我已经听到过很多学校的专业课大面 积超出指定教材,有时甚

至超过一半的考试内容都在指定的参考书上找不到(主要 是经济类和纯文科的专业),所以早点读些其他教材非常重要,如果指定的教材明 显不够权威、内容太浅或内容不够全面,更应该仔细研读与该书同名的权威教材。 4、正式开始准备考研前该做些什么

首先应该尽量向刚考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些老生请教,无论他们考上与否, 都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你吸取,可以尽量减少大的、方向性的错误,同时,还可以 请他们给你开列参考书单,免去你盲目找书的麻烦。参考书的好坏极其重要,否则 不仅浪费时间,累死累活也未必有效果。 尽管你可能早就了解了你要报考的学校往年的招生情况,并买到了以前的指定 参考书,还是要关注新的招生简章的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应该在开始埋头复习前 ,浏览该校的主页,看新的招生简章,确认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 对于那些不知道如何查找各高校主主页的同学,可以到中国教育科研网找,其他一些网站,也可以去看看,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尽快和你想读的那个学校那个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联系上,通 过电话,email或是在暑假直接去一趟,向他们请教一些考试的经验,这非常重要 ,因为这样你大致可以避免方向性的大错!不要怕打搅别人,大部分研究生都不错 ,都比较热情的。

5、考研与找工作、上课、期末考试的冲突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就意味着在考研结束前,你没有多少时间去找工作,也 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找工作,否则到头来落个两头空。以我的经验看,浙大每年一 次的秋季大型校内招聘会,对考研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这时许多人都 感到考研颇为辛苦,日子比较枯燥,对考研能否考上开始有些动摇,对自己的决定 正确与否开始犹豫不决。此时,一旦在招聘会上找到一个还可以的工作,或是看到 同学找到了还可以的工作,就心思动摇,也开始想找工作、无心学习或干脆宣布不 考研了的人,相当的多。他们前功尽弃,到头来实际上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工作,至 少与考上研究生后能找到的工作和发展机遇来说,没几个人找到了那么好的工作, 但是他们还是早早地放弃了,真是可惜。许多类似这种情形的人后来都有些后悔, 因为工作了之后再要考研,决没有一些在校生想象的那么容易,要付出远比应届时 更多数倍的努力(如那些在职考研者,在工作之余还要天天学习到深夜,仍然时间 不够用)以及承担更大的压力(如辞职考研,家人和朋友的期待很高,不太希望你 失败,因为失败的后面还有个人生活以及家里人的经济负担)。 所以我再次强调,既然要考研,就不要在考研结束前花太多的心思找工作,但 是校内那次招聘会我认为还是可以去一下,但是如果从此就开始纠缠于找工作的事 情,那就犯不着。如果在考试结束后你发现自己真的考得很糟糕,那么你也完全可 以在考研结束后的寒假和第二学期找(在春节后各地有很多招聘会,不要错过)。 如果你早早地想着如果考不上就去工作,早早地老想着为自己的失败留好退路,你 通常是考不上的。

考研复习紧张,所以复习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时间似乎不够,想逃课复习的人 也不在少数吧?说老实话,我考研那个学期逃了1/3左右的课,因为我觉得时间实 在不够,而老师上的那些专业课的东西也比较简单,但是任课老师看到学生逃课肯 定不高兴,所以要和任课老师搞好关系,多跟老师谈自己的客观情况。但是,总的 说来,如果准备得早,也未必就需要逃课才能考上研究生。 那时候我一门心思考研,我觉得成功换到新的专业对我的影响实在很大,所以 虽然无法缓考(在我看来,即使其他学期不允许缓考,从广大学生的前途着想的话 ,浙大也应该允许大四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可以缓考),我也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复习 自己的专业课,当时我想,即使要重修两三门课,只要我考上了研究生,那么重修 也无所谓。后来我用在期末考试复习的时间确实不多,不过老师的复习课和答疑我 都去了。在大三大四时的复习课和答疑通常都很重要,老师会有指导性的、方向性 的话语,可以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其他就是把老师以前布置过的作业都重新做了一 遍,大体不会出问题的。后来我的成绩都很高,算是运气不错。 6、复习的安排

首先要了解你考的数学的具体要求,数学分数学1~数学4,要求的内容和难度都 递减。总的说来,数学包括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但是不同的专业要求很不一样,请一定要在复习数学教材前先了解考研的数学包含 的内容,不要

浪费时间看那些考研根本不要求的内容。英语是文理都相同,但是政 治是分文理的,虽然文理科的政治大部分内容都相同,文科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内容 ,要注意。

以上三门公共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考的。数学只是理工农医类和经济管理类 这两大类的专业才要考,其他专业都不要考。如果你要考三门公共课,则只有两门 专业课,除了北大的考研要求的课程内容特别多之外,其他学校的专业课内容都不 多,指定参考书5本上下浮动。如果你只要考两门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则你有 三门专业课,则指定参考书在5~10本左右(各校不同,请参阅各校的报考指南) 。 要了解各校的专业课考试的特点,各校的专业课出题思路经常差别很大。有的学 校专业课绝对按照指定参考书出,而且很容易买到专业课的试卷,可以供你复习参 考。有些学校的专业课没有指定参考书,或经常超出指定参考书的范围,喜欢出一 些与近期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或学术界最近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关的题目(比如法律 ,通常都要阅读近几年的法学期刊,你所考单位的法学教授们最近发表的大作以及 其他重要的文章经常是要看的),所以如果以前考过论文方面的内容,要安排好时 间看这些论文。

前面已经提到过数学应该尽量在大三下看完,我认为最好是在大三下的暑假前看 完一遍数学并做完配套辅导书的习题,然后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去参加一些暑期的 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辅导班(看各人情况自定)。 当年我也没怎么听说北京上海有什么辅导班,就在11月末参加了浙大研究生院自 己办的公共课辅导班,感觉浙大辅导班的数学老师教学水平都很不错,非常有帮助 ,其他英语和政治感觉提高不大。所以,我看如果要参加英语和政治辅导班,最好 还是参加北京或上海水平高一点的班为好。参加辅导班前一定要先复习完一遍,否 则基本上白花钱,一点效果也没有。 政治我感觉从暑假开始看前一年高教司组织编写,余学本等人编的书即可,不用 太费力气看,只要先看顺眼即可,不要背,等看熟了从9月份开始背也足够来得及 。 我前面提到考六级就是在为考研做准备,但是我要强调考研的题目比六级难不少 ,特别是阅读理解要难一些,考试的风格和内容也不完全一样,不要因为六级好就 对考研的英语麻痹大意、不认真复习。不认真复习,即使基础很好也经常会考得很 惨! 英语考研有大纲词汇表,不要干巴巴的拿着只有中文意思没有例句的词汇表猛背 ,应该找到有例句的书,把那些你不熟悉的单词挑出来,抄到笔记本上来背。不要 熟悉和不熟悉的单词都一锅煮,增加自己的记忆负担。记单词的基本方法,还是要 抄写和尝试回忆。对此要谈的太多,不多讲。 7、推荐书目

以下仅仅是我一直认为不错的一部分考研复习辅导书,也有不少很好的新书我不 知道,所以多向刚考过的人了解一下。 (1)数学

第一遍复习时高等数学(微积分)教材用浙大自己的即可,对其他不是用浙大的 教材也不是用同济大学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高教版)的同学,则应该用同 济大学编的这本高数书(要注意同济大学的这本书是为理工科专业的人写的,许多 内容对学经济管理的人是不需要学的,不要什么内容都看),配套辅导书可以用盛 祥耀、葛严麟、胡金德。张元德编的《高等数学辅导》(上下册),共31.5元,清 华大学出版社。此书对那些高数基础不好的同学特别有用。 线性代数的教材用浙大的即可,如果觉得不好理解,也可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 一本线性代数(居余马等5人编,15元)据说考研的人一致推荐这本线性代数书。 配套辅导用书可用胡金德、王飞燕编的《线性代数辅导》(第二版),15元,清华 大学出版社,此书极好! 清华本科生还发一本高数辅导书,韩云瑞、刘庆华、王燕来、吴洁华编的《微积 分学习指导》,18元,应该也很不错,比较薄,很容易看完(我没用过,不过在清 华用的很普遍,所以照理该不错)。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经典教材应该是浙大盛骤等人编的那一本(高教版),许多 人都用这本教材准备考研。我当初上课和复习都是用的这本,在第一次复习时把书 后面的习题全部做了一遍,觉得那些题目都还不错。 在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推荐陈文灯的辅导书及配套习题。 我看到有一个人推荐学苑出版社出版的“金版”考研系列里的数学(分高数、 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数理统计三本),他说对他帮助非常大。 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一本“清华大学教学参考书及考 研辅导班教学用书”,俞正光、王飞燕、叶俊、赵衡秀编《大学数学:概念。方法 与技巧》(上册为微积分部分,下册为线性代数与概率论部分),上册29元,下册 24元,可分开买。

计算机考研书目、心得、时间安排等

对于专业和院校的填报一定要理性,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专业和院校填报“扎堆”的现象日益显着:2005年全国800多所研究生招生单位中的63所集中了1/2的报名者;而在约400个研招专业之中,又有41个专业集中了1/2的考生;在报考北京的61所研招单位的考生中,报考“人、北、清、师”这四所传统名校的约占了全部人数的1/3,而2006年的研招中,这种现象更加激化,学生只是有增无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el652ih29d31q9p63i6j6mw9sjow00do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