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及自我心理调适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及自我心理调适

作者:李红梅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34期

摘要: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对工作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及心理症状,是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本文从职业压力和个体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从知、情、意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小学教师;成因;自我调适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79-02

据报道,在我国相当多的小学教师不同程度地承受着“职业倦怠”的困扰[1-3]。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正在成为一种职业性伤害,不仅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构成很大的危害,而且给小学生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研究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因,并寻找相应的缓解对策,对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与现实表现

职业倦怠是国外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研究领域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面对过度工作时,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极度疲劳状态。玛勒诗等人1981年进一步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份:一是情绪衰竭,即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时,丧失工作热情;二是非人性化,即个体以否定、消极、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三是个人成就感低,即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小学教师是面向少年儿童的一种特殊助人职业,属于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表现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是在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工作满意度低、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是其典型症状[4]。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分为:筋疲力尽型,即对压力的反应不是更加努力,而是不再努力;狂热型,即对困境和预期的失败,试图做任何可能的努力;低挑战型,即对每天和每年面对单调、缺乏激情的工作感到厌倦。职业倦怠现象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表现为:丧失职业理想,缺乏工作激情,无成功追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消极敷衍;情绪焦躁,简单粗暴,对学生缺乏耐心与爱心,疏远学生甚至侮辱和体罚学生;责任心不强,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环节不认真,教学缺乏激情与创造性;萎靡不振,违反工作纪律,有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不热爱教师工作等。 二、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因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及自我心理调适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及自我心理调适作者:李红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34期摘要: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对工作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及心理症状,是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本文从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dbh3cxm62p7v43zg0p6rgfk15t3500h9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