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5 对韵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5对韵歌

文本分析:

本课内容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全文共3句。第一、二两句是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2.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笔画。 2.会写“虫、云、山”3个字。

了解课文内容,掌握7个生字、3个笔画及3个字。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合作,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几幅贴对联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对联,再请学生自由讨论:你们在

哪里见过对联?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出示不同地点的对联,如商家、住户等,从而引出本课。

2.板书课题(板书:对韵歌),讲解课题,教师带读,学生跟读、齐读。

二、初读韵文,识记生字

1.读通课文。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对照课文和图片认真听。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边拍手边读韵文,在诵读中掌握字音。 (3)合作对读,认读生字。7个生字都出现在前面两句的单字对中,特别是6个生字是两两相对的事物名称。教师可以借助生字卡片,与一位学生边对对子边找生字,了解课文内容,扫清认读课文的障碍。

(4)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指名读,正音;学生齐读,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

(1)读了这首对韵歌,你发现什么有趣的地方了吗?(每半句的中间都有一个“对”字,“对”字的前后两个词字数相同。)

(2)读了这首对韵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过渡:我们已经能独自读通课文了,生字宝宝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交朋友了,老师就让

它们来和同学们打招呼!

3.出示生字卡片,教师一边展示一边范读,学生跟读。 4.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字理识字,理解字义。(课件出示“云”和“虫”的甲骨文)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由这两个字的形状,你分别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云”上面的两横就像天上的云层,下面的弯钩像一团云。 生2:“虫”的字形是一条虫的样子,头尖尖的,尾巴弯弯的。

(2)抓特点,形象化识记。(课件出示“雨”“鸟”的甲骨文及“风”的

篆文)引导学生逐一观察字形,提问:你发现这三个字各自的特点了吗?

生1:“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儿从云朵里飘落下来。 生2:“风”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情景。 生3:“鸟”中间的一点好像鸟的眼睛。

(3)组词拓展。如“花”,可以列举“玫瑰花、荷花、桂花、牡丹花、菊花、梨花”等词语,还可以列举生活中样子像花的词语如“浪花、雪花、棉花、火花、礼花”等,在拓展中识记;还可以结合生活,积累由熟字组成的新词,如“风云、对手、水花、火花、山花、花鸟”等。

云:白云乌云云朵云层彩云 雨:雨点雨滴小雨细雨毛毛雨 风:东风南风北风风云风雨 鸟:小鸟飞鸟鸟鸣鸟毛鸟笼

(4)引导学生归类识字。课件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物”三个选项,“云、雨、风、花、鸟、虫”及相应的图片,鼓励学生到黑板上给生字分类。

(5)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如:艹+化=花;又+寸=对。 5.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生字)播放动漫笔顺,学生观看笔顺及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相应的位置。

(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边看边听边书空。(教师在范写时重点说新笔画名称)

虫 独体字。长竖写在竖中线上,“口”要写得扁一些。

注意:提是本课要求掌握的新笔画,教师要进行示范:下笔从左下到右上,从重到轻,收笔要出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5 对韵歌

5对韵歌文本分析:本课内容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全文共3句。第一、二两句是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bhz7rk820zdc523xwm17c19373ml00gm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