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课时 总第六课时 备课人: 孙会莲 内 容 教学 目标 重难点 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弟子规》入则孝原文 《弟子规》第二部分 入则孝(第 五课时)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懂得尊敬父母,用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帮助父母改正过失要讲究方法。 教法 实践教学方法 教具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一、复习内容:念诵前边所学过的课文。 二、学习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讲解内容:上堂课我们学了要孝顺父母,可是父母也有不对的时候啊!那么作为子女应不应该劝谏父母呢?用什么方法才恰当呢? 父母也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做小辈的也不希望别人耻笑自己的父母,那么我们怎么劝他呢?一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谈父母的过错。让父母没有面子。他就不会接受我们的劝谏。二要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小朋友说话也要柔和,面带笑容。不要理直气壮,一副盛气凌人的态度。话要说的尽量婉转,让父母感到我们不是在挑他的毛病,真心的为他好。他才能够接受我们的劝谏。 举例:有一位中学生,和他的父母及客人一起去吃饭。客人和他谈到学习方面的问题,他的父亲就说:“你要好好听这位老师的话,不要贪玩!”这位孩子马上反驳道:“你还说我呢?你为什么还天天打麻将!”这位父亲马上起来要打他的儿子。这种方法就很不好,双方都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父亲打麻将固然不对,但在这种有外人的场合,就不要去谈父亲的问题,可以在家里关起门来说,也要等父亲高兴的时候,你再劝父亲。“打麻将对身体不好,坐久了会得病,爸爸你少打点麻将吧!”。或者说:“我希望爸爸能多陪陪我和妈妈,不要去打麻将了!”这样说话爸爸都会接受,至少不会发脾气,知道你是为了他的身体,或是为了这个家才这样说。可是你当着外人的面,去批评自己的父亲,让他非常难堪,这就不对了。所以我们说话要讲究方法。同样的话说出来效果却不同。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往往有的时候,我们小孩子说话,大人是不会在意的。可是我们真心希望父母能够改掉自己的毛病。那就得不怕父母生气,也要劝谏父母。哪怕父母要打我们,我们也毫无怨言。只要父母能理解我的真心就值得了! 举例:在唐代,有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他的名字叫李世民。他从小跟随父亲转战南北,屡立战功。一次,他的父亲准备明天向敌方发起进攻。他知道后就力劝自己的父亲,放弃这场战斗。因为他们已经奋战数月,人困马乏了。而对方却养兵蓄锐很久,如果开战对李世民父子就十分不利。但他的父亲认为他没什么经验,执意不肯听从他的劝阻,坚持明天出击。李世民就在父亲所住的帐篷外哭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的父亲听到外边有人在哭,就问他的大臣谁在外边哭?有人告诉他是你的儿子。他就把李世民叫到面前,问其原由?李世民还是坚持劝谏父亲撤退。他的父亲见他心诚意坚,就接受了他的劝谏。在他们撤退不久,对方就包围了整个城。如果李世民没有坚持劝谏,而听从他父亲的意见。可能就会全军覆灭。正因为他孝心自己的父亲,希望父亲胜利,他才在所不辞,帮助自己的父亲出谋划策,以退为进,保存了实力。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今被后人所称赞。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民主的社会。在家里父母和我们也是象朋友一样平等相处。所以我们更应尊重他们,体谅他们的心情。即使他们有不对的地方,我们也要尊重他们,只有做到了尊重自己的父母,才能做到尊重别人的父母,兄弟师长。 三、作 业:小朋友回去思考自己的家长有哪些发面做的还不够!自己在家是否劝谏过自己的父母?你用了哪些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第 七 课时 总第 七课时 备课人: 孙会莲 《弟子规》第二部分 入则孝(第 六课时) 内 容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成 事死者 如事生 教学 目标 培养小朋友关心照顾他人的能力,用心体会别人所需。学习一点丧事的礼节。同时要把古代和现代礼节结合起来,不要生搬硬套。 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诵读领悟 教具 《弟子规》入则孝原文 重难点 教法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一、复 习:前边学过的内容,从头至尾诵读一遍。 提 问:上堂课留的家庭作业,怎样劝谏自己的父母?请小朋友回答! 二、揭示学习内容: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成 事死者 如事生 三、讲 解: 前边我们学了当父母双亲有了疾病时,我们要细心体贴的照顾。做为子女陪护在父母身旁,父母心中自然就会很高兴,感到温暖和知足。举例:古代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的母亲薄太后患了病,他不分昼夜服侍,当宫女端来汤药(中药),他怕太烫或太冷,一定要亲自尝尝。觉得热度和甘苦合适了,才让母后服用。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黎民百姓。千年来被后人所称赞。课本里采用这个故事来教育我们,并不是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先来尝药,每天不睡觉守护在父母身旁,而是让我们学习古人这种孝行,象古人那样“百事孝为先”!(注意:告戒小朋友千万不要亲自尝现在的西药)。 当父母年老去世时,古代人一般要为父母守孝三年,来表示对父母的怀念。三年之内,不去娱乐场所,不能饮酒欢歌。不能因为父母不在了就此忘了父母的恩情。心中要常常想着父母在世时,对自己的教悔和爱护。孔子的学生子路,年轻时家境贫寒。为奉养双亲他要到百里之外去做工,换回白米来供养父母。后来他做了官,生活富足了,可是父母也都去世了。他常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不由得泪留满面,感慨父母没有享受到今天的荣华富贵。所以我们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只有孝顺父母不可以等,当我们懂事了就要先来孝敬自己的父母。不可说我长大了再去孝顺父母。 古人做什么事情就有什么事情的礼节。比如:有家人去世了,就要办丧礼。服丧的人不能穿红色的衣服,要佩带黑色的(有的地方带白色的)孝带。不能言谈嬉笑打闹,如果你做了,别人会认为你是不孝之子,不懂规矩。拜祭先人要诚心诚意,不能走过场,做样子给别人看。即使是父母去世了,也要象他们在世时一样,诚心尽意的去祭拜他们。
三、总 结:在这一章里,我们学习了关于孝顺父母应该做到的一些事情。从小的时候,听从父母的教诲,尽量不让父母为自己多操心。要当好父母的帮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长大后,要用心体贴父母的衣食住行,父母喜好什么?做子女的要记在心里,尽量满足他们的心愿。不喜欢我们做的事,我们要尽量克服掉。无论做什么事情时刻想到,父母的感受会怎么样?这样就不会做出让父母、伤心丢脸的事了!当父母有缺点的时候,我们做儿女的也要耐心的去帮助他们,但要讲求方法,不要伤害他们。父母有病痛的时候,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要学习古人“昼夜侍、不离床”的精神,尽心尽力的去服侍他们,让他们感到我们做子女的这一片孝心。当父母不在的时候,我们才不会后悔,他们在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好好的照顾他们。即使自己的父母离开我们了,我们也要时时想念着他们,当他们还在我们身边一样。这样你就做到了孝行。
注意事项:当我们学到了丧礼后,看到有人戴孝的时候,不要去问人家这是什么?
以免让人家伤心,要用心体贴别人的心情,学会分担别人的忧愁!
四、作 业:请小朋友想想自己生病的时候,父母是怎样照顾自己的?用心体会父母的恩德,那我们怎样来报答父母的恩德?
第 八 课时 总第 八课时 备课人: 孙会莲 《弟子规》第二部分“出则弟”(第 一 课时) 内 容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学习兄弟姐妹相处应该注意的问题。针对当前社会独生子女的通教学 目标 病,自私、傲慢无礼,来打开小朋友的心胸,人之兄为兄,人之友为友。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重难点 学习兄弟姐妹相处应该注意的问题,规范我们的行为。 教法 实践教学方法 教具 《弟子规》出则弟原文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内容:背诵入则孝。 二、揭示学习内容 今天学习第二部分的“出则弟”,讲的是家中兄弟姐妹应该怎样相处?以及出门在外必要的接人待物的礼节。对规范我们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内容: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三、讲解内容:出:表示出门在外; 弟:当悌、(ti)伦理道德顺从兄长。 第一节讲了在家应该怎样孝顺父母,第二节主要讲兄弟姐妹应当怎样相处?以及对长辈应有的礼貌。我们常常看到身边有很多人不懂得礼貌,可是又不知怎样去帮他?自己应该怎样去做?《弟子规》里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这方面的内容,供我们学习参考。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读:兄视弟为友,弟尊兄为长。兄弟姊妹友爱和睦,做父母的自然就开心。也就等于孝敬了父母。反之,哥哥弟弟整天吵架,父母自然就会烦恼。过去的家庭都是大家庭,秭妹很多。作为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年龄大、懂得的道理多,经验丰富,要帮助父母教育和照顾弟弟妹妹。把他们看作象朋友一样来相处。反之,做为弟弟妹妹也要尊敬自己的兄长,听从哥哥姐姐的帮助指导。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