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尿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摘要: 做好尿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尿液分析管理措施,实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全程的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尿液标本检验报告。
关键词 尿液;检验;质量控制
尿常规检验医学上又称尿液分析是能有效反应人体多种器官生理功能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广泛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筛查。尿常规检验从患者准备到报告发出,各个环节影响因素众多,为使检验结果准确反映受检者的身体状况,做好检验的质量控制非常必要。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尿液分析管理措施,实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全程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一、 尿液标本的采集前的质量控制
为真实反应患者病情,尿液标本采集前医护人员应按照要求,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及饮食,避免服用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等。 尿液标本一般应该在服药和输液治疗前采集,患者用药及饮食均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文献报道[1]维生素C浓度>100mg/l,尿糖和隐血测定呈阴性反应,大量使用头孢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品时白细胞检测可出现假阴性;摄食含有硝酸盐丰富的食物可造成亚硝酸盐检测出现假阳性。尿标本容器使用检验科统一的,并在容器上应标注,姓名、性别、科别、床号或条码,注明采集的日期、时间、标本类别,便于检查核对。
二、 尿液标本的采集的质量控制
尿液标本的采集是尿液检验的基础,能否正确、合理、规范化地
采集和处理尿液标本,是尿常规检验前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尿常规检验应使用一次性清洁容器,采集新鲜或随机中段尿液至少30ml以备检验。以往检验操作强调检查要用晨尿标本,但早晨5:00—6:00时留尿到送实验室,但医院一般8:00或8:30上班,须隔3-4h后才能检查,如保存不当必然影响其中的成分,因此近年来有人强调留取第二次晨尿,即留8:00-9;00时尿用作检查,此时的尿液更适合临床诊断[2]。尿标本采集时应避免污染,女性病人应避免在月经期留取尿标本,防止混入阴道分泌物;男性则要避免前列腺液和精液 混入,必要时冲洗外阴后留取中段尿或导尿;新生儿和婴儿在收集尿标本时,应注意用 0.1%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会阴部, 然后将清洁的标本瓶紧贴尿道口收集尿标本,或采用特殊留尿方式[3]。 三、尿液标本检测中的质量控制
尿液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2h内及时送检,最好在30min内完成检验。对于不能及时送检的尿液标本必须采取冷藏或使用防腐剂,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维持尿液的PH值(尿液的酸碱度),保持有形成分不变。防止因放置过久细菌的繁殖使其化学指标发生改变,如亚硝酸盐会出现假阳性,尿糖下降。如为细菌学检测,则会造成细菌的死亡使培养结果出现假阴性。临床常用的防腐剂有:甲醛、甲苯、麝香草酚。甲醛又称福尔马林。对尿液中的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的形态有较好的固定作用;甲苯阻止尿液中化学成分与空气接触,达到防腐效果。常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查;麝香草酚能抑制细菌生长其防腐作用和较好的保存尿液中的有形成分[4]。尿液
分析常规检验具体为PH值、比重、尿蛋白、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酮体、亚硝酸盐、隐血或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酯酶)、维生素C(VitC)的检测,方法使用干化学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进行其含量定性定量检测。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做好尿液分析仪的日常维护,确保仪器正常运行,检测中要加强尿试纸和尿液分析仪的配套使用,检验人员应做好尿液分析仪室内、室间质控,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在日常工作中,尿试纸应防止变质污染,在防潮避光在密封条件下保存,使用试纸前进行仔细检查,防止试纸由于密封不好变质,并注意其有效期,确保试纸质量和灵敏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加强尿液标本显微镜检查验证
目前尿液常规分析多采用干化学法,但是干化学筛选方法基于胞内化学成分判断细胞的有无,单独按试带反应给出报告,其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都很高[5]。干化学不能替代对病理性尿标本的显微镜检查特别是管型、结晶、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等其他有形物质[4]。临床上多见尿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结果不相符的检测结果出现,当尿液分析仪检查出现异常时应结合显微镜镜检并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为准。虽然尿液显微镜检查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金标准,尿液显微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尿液异常病理成分[6],但是尿液显微镜检查费时费力,在大量尿标本需要检测,急需报告的情况下难度很大。这就需要制定显微镜检查筛选标准,通常可以联合干化学可能伴随相关试带的反应变化筛选,如红细胞增多往往伴随蛋白阳性;白细胞一般与红细胞同时出现;大肠杆菌感染的白细胞与亚硝酸盐多同时阳性;虽然试
带没有检查管型的反应模块,但绝大多数含有管型的标本都可出现红细胞、蛋白、白细胞某一反应阳性,红细胞、蛋白、白细胞同时阴性也可认为管型的可能性不大[5]。在日常工作中检验人员应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及干化学检测情况,加强显微镜检查,避免漏检造成误诊。 六、检验报告的审核
检验报告应该由具有资质的检验人员严格审核全部检测结果,主要审核检查申请单与报告单以及标本间的信息是否一致,结果和临床诊断是否符合。当我们遇到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时,加强与临床沟通了解患者用药及饮食情况,结合其它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判断,确认无误后签字才能发出报告。
临床检验中要做到尿常规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必须坚持做到尿液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全程质量控制,并结合显微镜检查和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尿液标本检验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延伟. 药物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8:47 2.顾可梁. 尿液检验问题解答[J].临床检验杂志, 1999,17(2):128
3.代观书 基层医院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培训教材[M ]. 武汉市临床检验中心 2007.12 4.熊力凡. 临床检验基础[M ].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9.195
5.从玉隆.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及镜检筛选标准的制定[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4(6):483 6.朱文元. 三种方法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中的对比观察[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8,1(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