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及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护理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及护理的,欢迎阅读参考。
【摘 要】目的: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选择30例呼吸机使用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机械通气后,发生VAP13例,感染率为43.3%。其中10例好转,3例因住院费用等各种原因放弃治疗或病情加重后死亡,病死率10%。结论:加强预防是控制VAP,降低病死率的最重要措施。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简称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或拔管48h内所并发的肺部感染[ ]。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70%[1],病死率高达20%~71%[2,3];国内医院调查,VAP发生率为48.5%,病死率为37.5%[4]。然而机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简称MV)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用于抢救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手段,它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对此我们根据临床经验简要的谈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2~87岁,平均年龄56岁;住院天数8~279天,平均住院天数72天;其中脑出血及脑外伤9例、COPD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5例、其他8例。
1.2 方法 观察30例住院使用呼吸机患者机械通气前后胸片|、血常规、|体温 、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 VAP的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治疗指南(草案)[5],VAP临床诊断标准为: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与机械通气前胸片比较出现肺内浸润性阴影或显示新的炎症病灶,肺实变征和(或)湿性音,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①血白细
胞>10.0×10 9/L或4.0×10 9/L,伴或不伴有核左移;②体温37.5℃,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脓性;③起病后从支气管中分离到新的病原体。但该标准中的征象缺乏特异性,故到目前
为止VAP的诊断是有关VAP的问题中最重要和最有争议性的。不幸的是,至今也没有临床上真正实用的诊断VAP的金标准[6]。
2.2 1.3进行分析统计发现,机械通气后胸片呈肺内浸润性阴影或显示新的炎症病灶,肺实变者17例,血常规中白细胞>10.0×10 9/L或4.0×10 9/L,伴或不伴有核左移者10例,体温37.5℃,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脓性者12例,起病后从支气管中分离到新的病原体3例。发生VAP13例,感染率为43.3%。其中10例好转,3例因各种原因死亡,病死率10%。 3.护理讨论 3.1防治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在院内病原菌的播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这些病原菌容易在吸痰操作气道回路或气管插管过程中,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染给患者。严格洗手、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仍被公认是最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措施之一 [7] 。 3.2 病室管理
由于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丧失了上呼吸道的湿化、温化、过滤作用。外界环境中的异常菌群易侵入下呼吸道而并发感染。因此,将病人安置在单人监护病房,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应衣帽穿戴整齐;严格控制探视,必要家属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换拖鞋,避免交叉感染;病房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温20~22℃,湿度60%~70%,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地面用视康浸泡清洗后的拖把拖擦3次。因为潮湿是各种细菌孳生的良好环境,所以医院环境,特别是重症监护室均应保持干爽。 3.3呼吸机管道的消毒
呼吸机管路更换消毒也是影响VAP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推荐每7天更换一次呼吸管路,既降低医疗费用,又不增加VAP的发生率[8]。呼吸机管路中积聚的冷凝水是重要的污染源[9],所以积水瓶应放在呼吸环路的最低位,避免冷凝水的吸入,及时倾倒冷凝水。严禁随手将冷凝水直接倾倒在地面上,应将其按照感染性废物进行处理。更换管路后要及时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停止使用呼吸机后,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尤其是出气口和呼气阀。湿化罐中应放无菌注射用水或无菌蒸馏水。 3.4抗生素的应用
VAP的预防措应包括:严格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对临床疑为VAP的患者实施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细菌对先前抗生素耐药的可能。
对于VAP患者单独使用一种抗生素往往不能覆盖可能致病菌,因此须联合使用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3.5加强口腔护理
VAP的发生和口腔护理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10]。因此,长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口腔内细菌繁殖迅速,加之气管导管妨碍会厌关闭,细菌随口咽分泌物由导管周围经声门下漏进大呼吸道等可造成口咽部细菌下移而增加VAP的发生率。因此,应加强机械通气病人的口腔卫生评估和护理,为机械通气病人做口腔护理时应保持清洁为原则,每天四次用双氧水棉球清洗口腔。口腔护理前后应记录气管插管的深度,防止导管的移位致气道损伤和感染。 3.6护理人员的手卫生
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若不洗手就接触另一患者,极有可能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的传播定植,并可通过吸痰或其他操作致使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VAP。严格执行洗手规则是预防VAP的基本措施。每次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处理完冷凝水后均应有效地洗手;戴手套操作也要养成洗手的习惯,防止交叉感染。 3.7病人体位
持续平卧位是VAP患病的高危因素。所以,对于无卧位禁忌症的机械通气病人尽量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药费用。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建设为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该抬高床头30°-45°,说明适当体位护理在呼吸机通气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拔管患者鼓励其有效咳嗽。 3.8加强营养
机械通气患者消耗较多,应根据医嘱给患者营养丰富的食物。不能进食的患者可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白蛋白等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合理应用空肠营养管,有效防止反流与误吸。
3.9持续声门下吸引
当使用带有侧孔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时,可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以清除声门下至插管套囊之间的分泌物,防止细菌滋生又不损伤声带。在长期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延缓早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4 小结
总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护理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综上所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勤洗手,加强呼吸机管路系统的管理,保持气道湿化,加强患者的吸痰管理及口腔护理,加强患者营养,缩短带机时间,正确的翻身拍背,合理使用抗生素,持续声门下吸引等方法,能有效的减少和预防VAP的发生。
[1] Bauer TT,Ferrer R,Angrill J,et al.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incidence, risk factor and microbiology. Semin Respir Infect,2002,15:272-279.
[2] Cook 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Perspectiveson the burden of illness. Intensive Care Med,2002,26(Supp1):S31-S37.
[3] Morehead RS,Pinto SJ.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rch Intern Med,2000,160:1926-1936.
[4] 杨秀芬,阎锡新. 气囊上滞留物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5,4:271-274.
[5]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199-201.
[6] 刘明华,张庆玲,府伟灵,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0):117-118.
[7] 梁志科,刘朝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48
[8] 何静,呼吸机管路更换时间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J].现代护理杂志,2007,13(7):683-684.
[9] 钱燕,张姿英,新生儿呼吸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87.
[10] 赖玉莲,陈玉萍,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5):775-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