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智慧
来源:《人间》2016年第09期
摘要:预防接种工作的预期目标,是既要达到最大的防病有效性,又要把不良反应的风险降到最低。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处理预防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科学有效地提高预防接种质量,我们对接种后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84-01
计划免疫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方法,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并对免疫规划项目中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制度。预防接种是通过用人工制备的疫苗制剂或免疫血清制剂,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机体,使个体或群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主动或被动免疫,以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目的[1]。
长期的预防接种实践经验证明,目前所用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因素造成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一些与接种疫苗有关或无关的反应,包括轻重不等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如局部红肿、淋巴结肿大或发热、头痛、恶心等,其中大部分属于一般反应,短期内即可恢复正常。仅极少数属于异常反应,病情相对较重,多需临床处置。
预防接种工作的预期目标,是既要达到最大的防病有效性,又要把不良反应的风险降到最低。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处理预防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科学有效地提高预防接种质量,我们对接种后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不良反应
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一般反应。
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1.全身反应:主要有发热,轻度37.1-37.5℃、中度37.6-38.5℃和重度38.6℃及以上。部分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稍晚可在6-10天内。部分儿童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怠、烦躁不安等短暂症状,一般多在48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2-3天。 2.局部反应:接种部位出现红肿浸润,直径小于等于2.5 cm为弱反应、2.6-5cm之间为中反应、大于5 cm为强反应。凡发生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为局部重反应。局部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含吸附剂疫苗不易吸收,部分接种者会出现接种部位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硬结。卡介苗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溃疡,3-5周结痂,形成卡疤。
(二)异常反应。
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能出现严重异常反应,要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异常反应包括:
1.无菌性脓肿: 炎症表现并不剧烈,轻者可在原注射针眼处流出略带粉红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溃疡。
2. 热性惊厥: 先发热,后有惊厥,惊厥多发生在发热开始12小时之内,体温骤升之时。预防接种引起的惊厥,多数只发生1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很少有超过20分钟者。有些儿童可表现为多次短暂惊厥。
3.过敏反应,在异常反应中过敏反应最常见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性水肿等。
4.其它:多发性神经炎,一般在接种后1-2周发生;臂丛神经炎,一般在接种后3个月发生。
二、因素分析
(一)禁忌症排查差错因素。
未对受种者进行充分询问及检查, 以至于未掌握受种者的情况以及受种者体质情况。包括体格筛查不严,禁忌症掌握不严格,有过敏史或接种前有感冒症状等,这些原因可导致这类人群在接种疫苗后出现加重或异常反应。可能症状包括疫苗反应加重,出现过敏性紫癜、急性荨麻疹等过敏性反应,甚致过敏性休克等[2]。 (二)接种人员技术因素。
接种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不强,有的接种人员在操作中不戴口罩。消毒方法不当或消毒部位不规范,例如消毒区用手触及,容易引起感染。还有些操作人员在接种时没有注意接种途径,因为有的疫苗因接种剂型不同,接种途径亦不一致,在接种过程中稍有疏忽犯下错误即可影响免疫效果甚至加重不良反应。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导致接种剂量不准确,在相同的接种途径下,随意减少或增加剂量都会影响免疫效果,接种次数过多,间隔时间不够,也可加重不良反应[3]。
(三)疫苗自身因素。
疫苗贮存运输过程中冷链系统运转出现问题会致免疫效价降低,也将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另外,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接种入人体引导机体产生免疫,但同时其自身的水平传播性质又会增加减毒株恢复毒性的可能,故而可以使接种后人体引起感染。 (四)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一点在流动儿童家长方面尤其明显。流动儿童家长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居无定所。对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交流,疫苗接种史记录不全,而且有接种证丢失的情况,导致接种程序混乱,影响全程接种率,加大了不良反应的概率[4]。
针对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作为医护人员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开展工作,以提高预防接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首先,医护人员要告知儿童的监护人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不适症状。同时也要掌握疫苗的接种剂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做到对儿童的正确接种,避免人为因素引发不良反应,这也是预防可控性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5]。另外,在疫苗的冷链管理方面,要严格按照贮存温度保存,防止疫苗效价的降低,保证疫苗质量。最后,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多地熟悉疫苗的使用方法和性能,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预防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加强儿童预防接种前后的护理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预防接种工作管理 [ S ].卫生部.2005: 228.
[2]白芳玲. 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干预.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8. [3]朱万英.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4]陈孝玉. 影响童预防接种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2013. 15. [5]杨萍.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