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媒类专业群“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析
作者:罗琦 何卫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27期
[摘 要]传媒类专业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着重培养符合传媒行业需求的创意型人才。然而,在5G赋能的当今时代,传媒类专业群的学生对于舆情分析、舆论引导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还缺乏一定的认识,专业教师在日常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是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传媒类专业群的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应强化专业群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构建专业群育人格局,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学生的作品创作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教师认知纬度,将思政元素隐性渗透。
[关键词]传媒类专业群;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基金项目]2019年度湖南省自科基金科教联合项目一般资助课题“‘双一流’背景下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传媒类专业群的建设研究”(2019JJ70090)
[作者简介]罗 琦(1976—),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传媒艺术、高职教育研究;何 卫(1979—),男,湖南衡阳人,硕士,政工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090-03 [收稿日期] 2020-03-13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学者陆道坤指出,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是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从而实现知识传递与价值观引导。一般是以隐性教育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内容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有机融合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一致的方向和共同的目标。其中,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专业课程的思政能够更好地利用专业课平台,在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以基因式将价值观与人生观渗透到教学当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渗透性地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追求。
二、传媒类专业群展开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传媒类专业群“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