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轮
分五类:
损伤:如肝脾破裂、骨折、烧伤
外科感染: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腹膜炎 肿瘤:如肝癌、结直肠癌、肾癌、骨肉瘤
畸形:先天性如先心病、后天性如烧伤瘢痕、小儿麻痹后遗症 其他性质:器官梗阻如肠梗阻、胆结石、尿结石,甲亢
第一章外科无菌术和手术的基本操作
在手术、穿刺、注射、插管、换药等过程中,如不采取一定措施,微生物即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和空气进入伤口,引起感染。
无菌术:运用灭菌和消毒的方法,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以保证外科手术和各种诊疗操作不受外源性感染的措施
伤口细菌的来源:1病人、医务人员2鼻咽部3手术室空气 灭菌:杀灭一切微生物
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消毒法和灭菌法
1高压蒸汽灭菌法
蒸汽压力15-——20 1b/in时,温度121——126度,维持30分钟,可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一切细菌,物品可保留2周 注意事项:
①需要灭菌的各种包裹不应过大、过紧,一般应小于55cm×33cm×22cm; ②放入灭菌器内的包裹,不要排得过密; ③包内和包外各贴一条灭菌指示带; ④易燃和易爆炸物品如碘仿、苯类等,禁用高压蒸气灭菌法;锐利器械如刀、剪不宜用此法灭菌,以免变钝;
⑤瓶装液体灭菌时,要用玻璃纸和纱布包扎瓶口,如用橡皮塞的,应插入针头排气;
⑥已灭菌的物品应做记号,以便识别,并需与未灭菌的物品分开放置,以免弄错;
⑦要有专人负责。 2煮沸法
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等物品 注意事项:
①物品必须完全浸没在水中,才能达到灭菌目的;
93
②橡胶和丝线类应于水煮沸后放入,持续煮沸15分钟即可取出,以免煮沸过久影响质量;
③玻璃类物品要用纱布包好,放入冷水中煮,以免骤热而破裂;如为注射器,应拔出其内芯,用纱布包好针筒、内芯;
④灭菌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如果中途加入其他物品,应重新计算时间; ⑤煮沸器的锅盖应严密关闭,以保持沸水温度。 3消毒法
药液浸泡消毒法
锐利器械、内腔镜等不宜热力,可浸泡消毒。
2——2.5%碘用于皮肤消毒,涂抹后用70%酒精拖碘2次,面部、会阴、供皮区、小儿皮肤以及黏膜等禁用
1:1000新洁尔灭溶液,浸泡30分钟,多用于刀片、剪刀、缝针消毒,药液宜每周换1次
4清洁、保管和处理
手术人员和手术区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术前准备
一般准备 换手术室准备的衣裤和靴,戴好口罩和帽子 受臂消毒法 消毒后,还要戴消毒手套和穿手术衣
若前一手书、若前一手术为污染手术,连续手术时需重新洗手,戴消毒手套和穿手术衣如用干手套,应先穿手术衣,后戴消毒手套,如用湿手套,则相反
肥皂洗手法
洗:清洗手、臂至肘上10厘米
刷:先刷指甲、手掌、手背、臂至肘上6厘米,后用清水冲净,冲洗时保持肘关节于最低位,3遍共10分钟 擦:用无菌巾擦干双手及臂
泡:双手泡于70%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5分钟,双手上举至干后穿手术衣、戴消毒手套
二病人手术区的准备:消毒与铺巾
先用汽油或乙醚擦皮肤上的油脂或胶布残迹,然后用2.5——3%碘擦皮肤,干后,用70%酒精将碘擦净两次。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一般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植皮时,供皮区可只用酒精 注意事项:
1擦药时,由手术区中心向四周擦,如为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手术,则应自四周擦向感染伤口或肛门,
2消毒范围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厘米的区域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94
1戴消毒手套和穿手术衣后,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都应认为是 有菌区,同样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也不要接触。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缘外的器械,不准再用
2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的地方,应另换无菌手套。前臂或肘部碰触有菌的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3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转到另一位置。术后应检查胸、腹等体腔,核对器械、敷料数无误后,才能关闭切口,以免异物遗留腔内
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仅显露手术切口。作手术切口以及缝合皮肤前,需用70%酒精再擦皮肤一次,切空腔脏器前,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参观者不可太靠近手术人员或站得太高,也不可在室内走动。减少污染机会
切开:理想切口、手术执刀法 分离:锐性与钝性
止血:结扎、电凝、填塞 打结:方、外科结
缝合:内翻、外翻,注意事项
用30分钟即可杀灭所有病菌。敷料类需30—45分钟,金属类器械需15分钟,瓶装溶液类需20—40分钟,而橡胶类灭菌,在104.0—107.9千帕,121摄氏度时,15分钟即够。
1煮沸灭菌法:在100摄氏度的沸水中,维持二十分钟可杀死一般细菌,维持1—2小时能杀灭芽孢细菌。若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成为百分之二的碱性溶液,沸点将提到105摄氏度,灭菌时间可缩短十分钟,并能防止金属器械生锈。
操作中注意:
① 仅用于金属器械,搪瓷,玻璃及橡胶类物品灭菌,利器经煮沸变钝,内窥镜等易损坏不宜采用。
②灭菌的物体必须全部浸于水下,玻璃类用纱布包如(注射器拔出内芯),从冷水煮起,以防骤热破裂,橡胶,丝线类应于水沸腾后放入,经15分钟取出以免影响质量 2火烧灭菌法
(一) 化学消毒液灭菌法:1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 2百分制70酒精 3
络合碘 4醛类制剂 5环氧乙烷(氧化乙烯)
手术人员的准备: 1更换着装并清洁洗手 2手臂消毒
洗手:肥皂洗手法:反复洗刷三遍,共约十分钟。
泡手:酒精,洗比泰,开汞,酒精每周过滤一次,并参兑百分之95酒精以
95
保持百分之70的浓度,洗必泰每筒仅浸泡40人次,升汞也应按时更换 (二) 穿手术衣与戴手套
(三) 手术人员的职责与位置
3 病人手术区皮肤的准备
(一) 手术体位
(二) 手术区皮肤消毒:传统上多用碘酒,酒精消毒法,浸透百分之2。5
—3碘酊,手术区向周围顺序涂擦一遍,待碘液蒸干后,改用浸有百分之70的酒精的纱布块按同步法涂擦两遍脱碘。对感染伤口或肛门手术区消毒,则应从周边逐渐向伤口或肝门外反复涂擦,以免细菌污染。皮肤区消毒范围要求至少距手术切口15厘米以上。
(三) 手术区皮肤铺巾:第一助手未穿手术衣时的铺巾顺序依次为对侧,
上边,下边,近侧。已穿手术衣时的铺巾顺序依次为近侧,对侧,上边,下边。仁两侧与足端部位垂下超过手术台30厘米
五手术进行的无菌原则
(一) 常用手术器械与缝线
(二) 手术的基本操作(1)切开(2)剥离(3)止血①压迫止血②钳夹止
血③贯穿缝扎止血④其他止血法(4)打结(5)剪线(6)缝合:缝合方法分为单纯,内翻,外翻三类(7)引流
1被动引流法
① 乳胶片适宜于皮下及浅表脓肿的引流,1—2天后拔除。
②油纱布,多用于深部脓肿的止血或引流,术后三天首次换药拔除,以后每次换药均更换
② 烟卷引流条,主要用于较深部位和腹腔引流,每次换药时需转动1—2圈,并拔出少许剪短,术后三天左右完全拔除。
④乳胶管,借助重力以及引流部位与大气压差,将积郁的气,血,脓排除。
2主动引流法,多用双套管维持负压吸引,借助外负压装置主动将积血等吸出,引流速度快,广泛用于腹内大手术。 第二节 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一 手术前准备 (一) 心里准备 (二)一般准备: 1改善全身情况 2皮肤准备 3胃肠准备 4药物过敏试验 5适应性训练
(三)特殊准备:大肠手术前5—7日改低渣饮食,术前2日进全流,并用
96
缓泻剂和肠道杀虫剂,术前1日禁食、接受输液,手术前晚、术日清肠
第三节 围手术期处理
概 念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和麻醉具有创伤性,甚至引起新陈代谢反应,接受手术的病人,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围手术期处理就是为病人手术做准备和促进康复。围手术期应从病人决定手术治疗开始。术前期可能短至数分钟,也可能是数周,以查清复杂病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使病人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良好的身体条件,以便更安全的耐受手术。手术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快的恢复生理功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一.术前准备
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外科手术可分为三种:
(1) 急症手术(例如肠破裂,肝破裂,腹腔大出血 (2)限期手术(例如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
(3)择期手术(如一般的良性肿瘤切除,疝修补术) (一)、一般准备
1、心理准备 病人术前难免有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或对手术及预后有顾虑。医生应从关怀鼓励病人出发,就病情,实行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向病人耐心细致的解释清楚,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和术后治疗。向家属和单位负责人详细介绍病情,取得他们的同意和信任,并严格认真的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包括手术志愿书,麻醉志愿书,由本人或委托家属签署。 2、生理准备
(1)为手术后变化适应性锻炼:如练习床上大小便,在术前教会病人正确咳嗽咳痰方法。吸烟者术前两周停止吸烟。
(2)输血补液:施行大手术做好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有水电失衡应予矫正。 (3):预防感染:如及时处理龋齿或已发生的感染灶,避免和感冒病人接触,据情况术前用抗菌素。
(4)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手术创伤和术前后的饮食限制,机体消耗增加,如摄入不足,影响组织修复和创口愈合。因此,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提供。
(5)胃肠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1~2日开始,流质低渣饮食,口服抗菌药3天,术前一日用肥皂水灌肠。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应在手前一日及手术当日晨行清洁洗肠。
(6)手术前夜用镇静剂,避免经期手术。术前排尽尿液,估计手术时间长或盆腔手术还要行留置导尿,据需要要放置胃管。术前取下病人的义齿
97
外科知识点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