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授课时间: 课时说明: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固体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2)知道溶解度曲线上“各点、线、面”的含义和溶液的状态。 (3)能利用有关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溶解度曲线描绘以及对溶解度曲线的合作探究,掌握溶解度曲线的画法以及能够很好的把握溶解度曲线的相关意义。 (2)学生通过对溶解度曲线点、线、面意义以及应用的讨论,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学习新知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2)通过对身边常见现象的解释,让学生感觉到化学无处不在,学习化学对生活用处很大。
教学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点、线、面意义。 教学难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课型:新授课
课程资源:ppt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等
学习方式:图示法、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师:提问已学内容固体物质溶解的的概念及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初中·化学
1.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 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3)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设疑:同学们,你们能说出溶解度曲线图上点、线、面的具体意义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讲授新课:
点---(1)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 如:A点、B点表示物质N、M在T1℃时的溶解度分别是ag和bg。
(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
如:C点表示物质M、N在T2℃时的溶解度相等,均为cg。
线---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趋势。
如: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面---(1)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如:D点表示T1℃时的溶解度时N的不饱和溶g。
(2)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的固体。 如:D点表示T1℃时M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的固体。 巩固练习:
1.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2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初中·化学
(1)t1℃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t1℃时,把50 g甲物质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温度升高到t2℃时,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
(3)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任写一种) 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解析】本题以溶解度曲线为主题,考查溶解度及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t1℃时甲的溶解度为40 g,即100 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0 g甲,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 g,即100 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60 g甲,故50 g甲完全溶解,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100=1:2;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另外还可采用加入溶质和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1)> (2)饱和 1:2 (3)降温(或加入甲物质或蒸发溶剂) 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1℃时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降温能使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100 g水中溶解25 g 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解析】选A。本题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由图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错误;t1℃时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二者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相等,正确;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降温可
3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