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7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1化学反应速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化学反应速率

A组·全员必做题

1.据新化网报道,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两位研究者柯蒂斯和西蒙发明了一种新型“电催化剂”,能够非常高效且廉价地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该新型“电催化剂”是一种多孔金属氧化物固体,用于在电解器中催化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的一种特殊催化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电催化剂,加快了水的分解速率

B.金属氧化物固体的量越多,水分解速率越快

C.反应一段时间,过滤、洗涤、干燥后发现金属氧化物固体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D.金属氧化物固体的多孔结构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效率

解析:催化剂的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在一定用量范围内,随着用量增加,反应时间缩短,反应速率加快;但催化剂的用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反应时间和反应速率不再改变,故B项错误。 答案:B

2.A、B、C三个容器,分别发生合成氨反应,经过相同的一段时间后,测得:

反应速率(mol·L1-1·min) -A B C v(H2)=3 v(N2)=3 v(NH3)=4 则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 A.v(A)>v(B)>v(C) B.v(B)>v(C)>v(A) C.v(C)>v(A)>v(B) D.v(B)>v(A)>v(C) 解析:合成氨的反应方程式是3H2(g)+N2(g)2NH3(g)(条件略)。换算成同一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即可进行比较。根据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计量数之比,也可以换算成“vk=v(某物质)/该物质的计量数”(单位略):v(A)k=3/3=1、v(B)k=3/1=3、v(C)k=4/2=2,进行比较即可,选B项。 答案:B

3.(2016·北京六十六中学期中)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 A.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B.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C.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

D.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解析:无论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均增大,A、B均错误;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D正确。 答案:D

4.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ΔH<0,反应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X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 mol·L-1·min-1

D.10 min~12 min,N2的平均反应速率 v(N2)=0.25 mol·L-1·min-1

解析:t1 min后,X和Y的量继续变化,t1 min时,只是X和Y的物质的量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根据图象,在2 min时,X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 mol,Y减少了0.3 mol,所以Y表示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X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0~8 min,H2的平均反9-1-1-1

应速率v(H2)= mol·L·min,10 min~12 min,NH3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0.005 mol·L·min

800

-1

34

,则v(N2)=0.002 5 mol·L·min。 答案:B

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铝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以下能够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 ) ①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 ②加热 ③改用铝粉 ④增大稀硫酸的体积 ⑤加水 ⑥加入少量硫酸铜 A.全部 B.②③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⑥

解析: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铝会发生钝化;增大稀硫酸的体积但不能增大其浓度;加热能够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用铝粉增大了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入少量硫酸铜可生成铜单质,铜单质会和铝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答案:B

6.(2016·湖南六校联考)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甲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1-1

甲 乙

-1

-1

A.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mol·L·min B.2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C.当外界条件由200 ℃降到100 ℃时,原平衡一定被破坏,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由图乙可知,反应xA(g)+yB(g)zC(g)的ΔH<0,且a=2 解析:根据图甲知,v(B)=

-1

-1

0.4mol-0.2mol

2L×5min

0.02mol·L·min,A项错误;由图甲知,在该反应中,0-5min,A、B、C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之比Δn(A)∶Δn(B)∶Δn(C)=0.4∶0.2∶0.2=2∶1∶1,所以,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x∶y∶z=2∶1∶1,故x=2、y=1、z=1,平衡常数K=

c2

0.1

=2=25,B项正确;由图乙可以看出,当投

A·cB0.2×0.1

cC

料比相同时,降低温度,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但降低温度会使正、逆反应速率

都减小,C项错误;根据图乙可知,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ΔH>0,按化学计量数之比投料时,相同条件下原料转化率最大,产物的体积分数最大,故a=2,D项错误。 答案:B

2-+

7.(2016·肇庆一模)根据反应:S2O3+2H===SO2↑+S↓+H2O,下表各组实验最快出现浑浊的是( )

选项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c(mol·L-1) V(mL) c(mol·L-1) V(mL) V(mL) 温度/℃ A B C D 0.1 0.2 0.1 0.2 5 5 5 5 0.1 0.1 0.1 0.1 5 5 5 5 5 10 10 10 10 10 30 30 解析: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越大,速率越快;在浓度相同时,温度越高,速率就越快,因此反应速率最快的是D。 答案:D

8.(2016·试题调研)在298 K时,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2O2+2HI===2H2O+I2,在反应物为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1 0.100 0.100 2 0.200 0.100 3 0.150 0.150 4 0.100 0.200 5 ? ? 6 0.500 0.400 c(HI)/mol·L -1c(H2O2)/mol·L -1v/mol·L1-·s -10.007 60 0.015 2 0.017 1 0.015 2 0.022 8 0.152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知第5组实验中c(HI)、c(H2O2)不可能为( )

-1-1

A.0.150 mol·L、0.200 mol·L

-1-1

B.0.300 mol·L、0.100 mol·L

-1-1

C.0.200 mol·L、0.200 mol·L

-1-1

D.0.100 mol·L、0.300 mol·L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反应速率v与c(HI)和c(H2O2)的乘积成正比,以实验1为参照,实验5的反应速率是其反应速率的3倍,故实验5中c(HI)和c(H2O2)的乘积为实验1的3倍,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9.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2(g)+yB2(g)2C(g)。2 s内的反应速率:v(A2)=0.5 mol/(L·s),v(B2)=1.5 mol/(L·s),v(C)=1 mol/(L·s)。则x和y的值分别为( ) A.2和3 B.3和2 C.3和1 D.1和3

解析: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由于v(A2)∶v(B2)∶v(C)=1∶3∶2,因此x∶y∶2=1∶3∶2,则x=1,y=3。 答案:D

10.如图所示为800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A(g)2B(g)+C(g)

-1-1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min C.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

D.2 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

解析:根据图象,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减小,B、C浓度增大,因此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根据浓度的变化量可以确定反应为2A(g)2B(g)+C(g),A项说法正确。前2 min,v(A)=

0.4 mol·L-0.2 mol·L-1-1

=0.1 mol·L·min,B项说法正确。开始时加入的物质为A和B,没有C,

2 minC项说法错误。根据图象,2 min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0.3 mol·L、0.1 mol·L,因此D项说法正确。 答案:C

11.利用催化剂可使NO和CO发生反应:2NO(g)+2CO(g)2CO2(g)+N2(g) ΔH<0。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和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 编号 Ⅰ Ⅱ Ⅲ -1

-1

-1

-1-1

T(℃) 280 350 NO初始浓 -1度(mol·L) 1.2×10 1.2×10 -3-3CO初始浓 -1度(mol·L) 5.8×10 -3催化剂的比表 2-1面积(m·g) 82 124 82 (1)请填全表中的各空格;

(2)实验Ⅰ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实验Ⅱ、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并标明各曲线的实验编号。

解析:(1)在其他量相同的情况下,才能判断变量对速率的影响,要验证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反应物的初始浓度等要相同;同理,验证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温度、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要相同。

(2)Ⅰ、Ⅱ的区别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因此Ⅱ的反应速率较快,但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Ⅰ、Ⅲ的区别是温度变化,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NO转化率降低,故最终Ⅲ中c(NO)较Ⅰ、Ⅱ中c(NO)大。 答案:(1)

实验 编号 Ⅰ Ⅱ Ⅲ (2)

T(℃) 280 NO初始浓 -1度(mol·L) 1.2×10 -3CO初始浓 -1度(mol·L) 5.8×10 5.8×10 -3-3催化剂的 比表面积 2-1(m·g) mn12.有一化学反应:A+3B2C,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得v(C)=kc(A)c(B),其中k是与温度有关的速率常数,为测k、m、n的值,在298 K时,将A、B溶液按不同浓度混合,得到下列实验数据:

编号 1 2 3 A的初始浓 -1度/(mol·L) 1.0 2.0 1.0 B的初始浓 -1度/(mol·L) 1.0 1.0 2.0 生成C的初始速 -1-1率/(mol·L·s) 1.2×10 2.4×10 4.8×10 -2-2-2(1)根据上表可求得:m=________,n=__________,k=________。

(2)当c(A)=c(B)=2.0 mol·L时,以B表示的初始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n解析:(1)分别将第1组、第2组、第3组的数据代入v(C)=kc(A)c(B),三式联立,可求得m=1,n=2,k=1.2×10-2 L2·mol-2·s-1。(2)v(C)=1.2×10-2 L2·mol-2·s-1×(2.0 mol·L-1)×(2.0 mol·L-1)2

-2-1-1

=9.6×10 mol·L·s。

33-2-1-1-1-1

由方程式知v(B)=v(C)=×9.6×10 mol·L·s=0.144 mol·L·s。

22

答案:(1)1 2 1.2×10 L·mol·s -1-1

(2)0.144 mol·L·s B组·重点选做题

13.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编号 1 2 3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0.6 mol/L H2C2O4溶液 3.0 3.0 3.0 H2O 4.0 3.0 2.0 0.2 mol/L KMnO4溶液 1.0 2.0 3.0 3 mol/L 稀硫酸 2.0 2.0 2.0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6.4 5.2 4.0 -2

2

-2

-1

-1

请回答:

(1)已知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有CO2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实验3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____________。

2+

(4)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

2+

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图1 图2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实 验 编 号 4 再向试 管中加 入少量 固体 设是

0.6 mol/L H2O H2C2O4溶液 0.2 mol/L KMnO4溶液 3 mol/L 稀硫酸 室温下 溶液颜 色褪至 无色所 需时间 /min 3.0 2.0 3.0 2.0 t

2017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配餐作业21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A组·全员必做题1.据新化网报道,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两位研究者柯蒂斯和西蒙发明了一种新型“电催化剂”,能够非常高效且廉价地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该新型“电催化剂”是一种多孔金属氧化物固体,用于在电解器中催化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的一种特殊催化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电催化剂,加快了水的分解速率B.金属氧化物固体的量越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0cpi9vyzg34ka295j7z7yqpo85se700d2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