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学年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一) 高三语文试题 2024.1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題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处。
2.作答选择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协商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 小题。
严格意义上说,生态思想文化是针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反思而形成的现代话语,传统社会并没有面临今天意义上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传统思想文化中并没有当代意义上的生态思想文化, 我们今天研究传统生态思想文化,是从反思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度, 从传统思想文化中寻找生态思想文化资源。因此,研究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应注意从当代科学视角进行阐释和研究。
首先,应以现代科学精神与方法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阐释与研究。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建立在传统农林牧渔业生产经验和主体自身生命直觉基础上。如果说其中蕴含科学精神的话,是一种建立在长期生产生活经验上的科学精神,这与建立在现代科学实验基础上的,追求精确数据分析和内在机理研究的现代科学迥异其趣。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建立在直觉和经验基础上,具有自身特定的智慧和优势,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和缺陷,比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掌握其内在明晰的机理,因此不便于广泛传承与推广应用。这就需要我们用现代科学精神、方法,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重新审视、阐释与研究。
其次,应注重研究、解释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内在机理。其内在机理是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对自然运行变化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也是我们今天发挥、拓展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功用的内在依据。传统生态思想化的内在机理在传统生态哲学、生态治理、生态生产方式中有不同的体现, 因而具有自身不同的层次:(1)生态哲学层面,如传统儒家、道家生态哲学所阐明的:人与万物从统一的自然造化过程产生,遵循共同的天地生长化育规律。人与万物具有自身的自然本性, 即人与万物有自身的自然生命系统,有自身的自然运行变化規律。传统生态哲学均主张人的德性修养、生态治理及生产生活实践,应遵天地自然造化规律和过程; (2)生态治理层面,传统生态法令制度注重的“谨其时禁”,注重依据动植物生长季节制定相应的法令制定,体现了顺应自然造化规律和动植物自然本性的法则;而“谨其时禁”“取之有节”的法则均体现了可持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精神; (3)生态生产方式方面、传统桑葚鱼塘模式中蕴含的物尽其用、物质循环利用机理;特定地域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生活模式,如贵州麻山地区人们在缺水少突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耕作不翻表土,多种农作物混合种植,资源符合利用,农牧兼营和狩猎采集并行的符合生活方法。又如游牧民族与草原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其内在蕴涵对的复杂机理、丰富指挥,均有待研究、发掘,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扬光大。
其次,应注重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之所以要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一方面,传统生态思想文化本身包含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民俗多种存在形式,需要从不同学科分别进行研究。另一方面, 地方性生态知识、生态智慧及技能,本身蕴含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哲学、宗教、经济、民俗、农学、生态学、林学、气象等多学科内涵, 要形成地方系统性生态知识,需要多学科
1
综合研究。
(摘自陈红兵《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局限及其当代转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传统思想文化可以为今天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坏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直接的借鉴经验。 B. 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也蕴含着科学精神,这有利于传统农林牧渔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C.传统生态哲学认为,人与万物均有着相同的自然生命系统,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 D. 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研究既要从不同学科分别进行研究,又要多学科综合研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清晰地界定并阐释了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概念内内涵,为观点论述提供了基础。 B.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应如何从当代科学视角出发研究、认识、阐释传统生态思想文化。 C.文章第三段从三个不同的层面研究、分析了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内在机理和丰富智慧。 D.文章多用现代语调,也巧用了一些文言词语,如“迥乎其趣”等,使论证更加简练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当代科学视角去研究传统生态思想,也是思考、解决现代生态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B.因为对直觉和经验的内在机理难以掌握、揭示,所以影响了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发展。 C.传统生态法令制度注重“谨其时禁”,这是建立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 D.贵州麻山地区之所以会形成复合生活方式,是因为当地缺水少土,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4 —6 题。
材料一:
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芳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顶层设计。201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 意见》, 提出建立“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的考试招生模式。这次改革被视为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次改革。
迄今为止, 已有三批新高考省份 出台了改革方案。2014年,浙江和上海作为首批试点省份分别公布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4省份成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24年4月,河北、来哦宁、重庆等8省份相继发布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2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行新高考,到2024年初步建立新的高校招生制度。第一、二、三批十点省份改革方案之间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后一批的高考综合改革是在前一批的基础上进行的, 既有继承, 又有调整, 体现了创新性。
( 摘自张卫《三批试点省份新高考改革方案启示了什么》)
材料二:
从本次对某校的问卷调查来看,仅有7.8% 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做过较详细、系统的规划,40.1%的学生只做了近期规划, 而高达44.8%的学生想过做规划但未付诸行动, 还有6.3 % 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要做规划。面临新高考, 仅18.6%的高中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 而高达81.5 % 的高中生采取消极或被动的应对方式,其中包括对新高考改革未作考虑并幻想到时候总会解决( 49.4%), 以及对新改革所引发的不确定影响而感到焦虑(14.8%)或茫然(17.3%) 。
( 摘自徐文君《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学业规划现状调查》)
2
材料三:
新高考选课带来的其中一个影响, 就是未来志愿的填报。高校的不同专业会对学生的选考科目有不同要求。有些高校专业对选考的科目设了限制,如理工类专业一般会要求学生选考物理科目。因此,如今学生也需要提前考虑自己将要选择的大学是什么,专业开设哪些课程,就业方向如何,特别是各个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知道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方面,2014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浙江积累了不少经验。杭州高级中学引进了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测试,为学生提供3个参考类型。并按适合程度排序,帮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杭州学军中学每年高一新生进校之后, 都会完成生涯发展档案的录入, 班主任在之后的班级管理中, 可随时查阅生涯发展档案, 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 协助学生解决生涯选择中的有关困难。
( 摘自《广东新高考选课走班怎么“ 走” ?材料四: 图1: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考试“3+1+2”模式 3 + 1 + 2 统一高考科目 首选科目 再选科目 语数 外 文 学 物历政地 语 理 化生 史 治 理 学 物 3门学科必考 选择1门学科 选择2门学科 各科:满分150分 各科:满分100分 各科:满分100分 (原始分计入) (原始分计入) (原始分计入) 高考总分=450分+100分+200分=750分 图2 :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招生专业名包含专业 首选科目要再选科目要求 称 求 10001 北京大学 历史学类 历史学、世界物理或历史不提科目要求 史、外国语言均可 与外国历史 10183 吉林大学 历史学 仅历史 地理(1门科目考试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选自《2024年在粤招生本科高校选考科目要求(3+1+2模式)》)
4.下列符合吉林大学“ 历史学” 专业2024 年在粤本科招生选科组合要求得一项是(3分) A.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