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一:阅读部分
本课题虽然课时不多,但考虑到建筑造型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学生审美法则的基本需求,特列出一些文献供学生选读,希望建筑学学生不仅在上课期间,在平时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体会建筑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构图规则。
参考书目:
1. 陈志邦,陈宇莹.建筑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吴翔.设计形态学[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 [俄]瓦西里?康定斯基,罗世平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5. [日]小林克弘编著,陈志华, 王小盾译.建筑构成手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4.
6. [日]越后岛研一.勒·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7. [日]渊上正幸,覃力等译.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0.
8. 刘永德.建筑空间的形态、结构、涵义、组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9. 汪江华.形式主义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作业二:建筑形态构成单体与组合
一、 课题内容:
“建筑造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审美体系、掌握形体与空间塑造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题通过学生对建筑形态构成的理解和技巧方法的掌握,根据现代主义的美学标准,设置由易到难的9个作业,其中包括8个单一练习和1个综合练习,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同时,逐渐的总结经验和方法,建立建筑形态的审美标准和情趣。
主要内容如下:
? 单一训练:分别用“重复”、“近似”、“渐变”、“特异”、“对比”、“发射”、
“密集”、“簇群”8种形态构成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训练。
? 综合训练:通过单体训练,在掌握了8种形态构成的创作方法之后,任选
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进行组合训练,以达到形体间的和谐,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标准。
二、 设计要求:
通过课上的学习,课下的阅读以及在练习过程中的感悟与总结,对建筑构成的概念充分理解,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在单体和群组的练习中,能够准确的运用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完整的诠释出作品的涵义,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形的确定。基本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学生在形态的创作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基本形的概念。基本形过于复杂,构成之后所形成的画面会显得繁琐,因此,需要以简练为宜,最终形成的效果也要能够分出基本形的存在。
2.变化的丰富。通过分割手法、基本形的相似以及骨骼线的变化处理等,不仅能使型丰富多变,而且可以产生新型;骨骼的变化使形态构成更具动势。
3.丰富与统一。从某种构成方法入手,在构成过程中,再逐渐使其丰富和富于变化。与此同时,注意做到层次分明、新型源于原型,并将变化归于规律,以达到更高更次的“简”。得到既丰富又统一的效果。
4.妥善处理形态间的关系,在创作中追求美的形态。在建筑形态构成的训练中,不对称的均衡,对比(曲直、虚实、大小)与统一,突出重点与关注全局等均需要学生深刻的理解和妥善的处理,如果运用方法得当,必然有利于改善作品的品质,产生好的、新的作品。
三、 图纸要求:
1.最终文本尺寸一律为A3幅面(计算机绘图,要求交光盘),图纸数量以能全面清楚地反映设计意图为原则,但最低不得少于9幅(8幅为单一作业和一个综合作业)。
2.图纸内容应至少包括:
封皮、目录、设计说明、不少于1个透视角度的9个形态构成。 3.制图表现:
所有模型均应在SketchUp中进行建造,
所有模型可以着色,角度可以任选,但至少有一张为透视效果。 最终文本版式应力求美观,注重整体效果。 4.设计说明(字数不低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