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学习策略的特征(8.1)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哪些方法?
1、自觉利用有意识记 2、自觉排除互相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观参与识记过程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
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1、使用记忆术,如谐音记忆法、位置记忆法等。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如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等。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元认知策略的一般内容
1、计划学习的策略。制定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等。
2、自我监督的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等。 3、自我调控的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般内容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教学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9.1)
1、问题的特征,如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 2、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
高创造者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 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
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0.1)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4、价值辨析。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的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没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怕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份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不同的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比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 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心理健康的标准(11.1)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有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的结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样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⑴强化法。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
再一次发生。
⑵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
等都可用来做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换取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⑶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
的行为。当学生很少出现教师所期待的行为时,就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的行为的出现。
⑷示范法。观察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 ⑸惩罚法。用处罚消除不良行为。
⑹自我控制法。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
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指导教学包括六个主要活动(12.1)
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 2、呈现新材料。 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 4、提供反馈和纠正。 5、提供独立的练习。 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这些活动并不是遵循某种顺序的一系列步骤,而是有效的教学因素。
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
1、教师要把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
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
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失败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 3、唤起先前经验。 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展现学习行为。 7、适时给予反馈。 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教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
1、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以及其它教学活动。
2、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3、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的主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