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届二轮复习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作业(适用全国)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三二轮复习测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

一、单选题

1. 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 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D. 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2. 某位同学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方案:将试管分为多组(1~5号),每支试管中

放等量的浆糊,然后加等量的新鲜唾液。再将5支试管的温度分别控制在20℃、30℃、40℃、50℃和60℃。过相等的时间后取等量的反应液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产生或比较砖红色

的颜色深度。以上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是() ①温度范围确定不科学,且温度梯度太大 ②分组太多

③不应在将浆糊和唾液混合后再控制温度

④不应检测还原糖的生成情况,应该检测淀粉的分解情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 表1所示为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表2所示为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据表判断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表1 表2 操作试管 试管 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C 操作B 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D E 1 加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 1 加淀粉溶液 2 mL — 2 温度处理 60℃ 100℃ 0℃ 2 加蔗糖溶液 — 2 mL 3 加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3 加本尼迪特试剂 2 mL 2 mL 4 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4 加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A. 表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

B. 表1所示实验的观察指标不能用碘液检测

C. 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 D. 表2所示实验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要水浴加热

4.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 探究实验 选用材料与试剂 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鸡肝匀浆 ②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本尼迪特试剂 ③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碘化钾溶液 ④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鸡肝匀浆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5. 过氧化物酶能分解过氧化氢,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

计实验如表(表见选项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管号 1%焦性没2%过氧化缓冲液/mL 过氧化物酶白菜梗提煮沸冷却食子酸/mL 氢/mL 溶液/mL 取液/mL 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 1 2 2 2 - - - 2 2 2 - 2 - - 3 2 2 - - 2 - 4 2 2 - - - 2 A. 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 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 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 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证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

6. 酶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TP合成酶均位于生物膜上

B. 高温、低温、过酸或过碱都会导致酶变性失活 C. 在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中,要先保温后混合

D. 酶的合成都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协同配合 二、实验题

7. 为了验证酶的特性,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得到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A.实验步骤: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下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②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左右的热水中,保持5 min。

③取出试管,如上表所示,B、C“___”处分别代表 _____ 溶液和 ____________ 溶液(填“葡萄糖”、

“蔗糖”、“蔗糖酶”、“淀粉酶”),然后在1、2号试管中各加入1mL _____ 并振荡摇匀。 ④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50~60℃的热水中,保持2 min。

⑤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溶液发生的变化。

B.写出符合预期的实验现象:1、2号试管中溶液最终分别呈现砖红色和 _____ 色。 C.实验结论:酶具有专一性。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该实验以 _____ 作为检测因变量的指标。

②上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于是活动小组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得到与上图无显著差异的结果。查阅资料后发现,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推测,该实验中淀粉可能是在 _____ 和 _____ 的作用下分解的。推测pH为3条件下的酶活性 ____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H为9条件下的酶活性。

8. 某兴趣小组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

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设置______,分别测量酶活性,若所测数据内出现_____,则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

(4)依据下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____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新收获的稻米煮出的饭香气诱人,但是不法商贩也可以用陈稻米抛光增白、上油后以假乱真,欺骗消

费者。新稻米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陈稻米。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在有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能把某些酚类化合物如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

请你帮助完成为食品卫生质量检验人员设计一个检测稻米新鲜程度的简易实验: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新稻米、陈稻米(数量足够)试剂和用具: 1%愈创木酚、1%过氧化氢H2O2、具塞试管、培养皿、移液管、观察颜色的放大镜等。 (3)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具塞试管分别编号为A和B,其中A为对照,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管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别用移液管往两支试管中加1%的愈创木酚,浸没大米,盖上试管塞,用力震荡20下,静置一段时间,弃掉多余液体。

②将浸有1%的愈创木酚的稻米分别倒入两个具有相同编号的培养皿中,摊开,后用移液管吸取1%的过氧化氢(H2O2)分别滴向两培养皿里的稻米,使所有稻米都浸有过氧化氢。

③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1)请处理下列实验名称与材料、试剂、用具的对应关系,每项只

准选择一次

实验名称 材料、试剂、用具 ①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A健那绿 ②线粒体的观察 B斐林试剂 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C碘液 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D载玻片 ⑤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E无水乙醇 与实验名称①②③④⑤依次对应材料、试剂或用具的是______(填字母)

(2)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三组实验: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若在t2时,C组加入三倍的反应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产物浓度不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如果想进一步具体测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应该____________。

10.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AB、酶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生成物量由反应物量决定,AB正确;

C、反应一段时间后,底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下降,故图③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

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C错误;

D、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效果强,故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正确.

故选:C.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

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的条件下,酶在最适

温度时活性最大.高温使酶永久失活,而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

适宜温度下活性会恢复.(2)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过酸或过碱会使酶永久失活.(3)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固定、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4)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①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②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③同一种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④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属于中等难度。 【解答】

①本题要设置一系列不同温度条件,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由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在37℃左右最强,而题干中5支试管的温度分别控制在20℃、30℃、40℃、50℃和60℃,温度梯度太大,所以温度范围最好在30℃-40℃之间,且温度梯度设置成2℃或者1℃,①正确;

②5个分组不算太多,且分组越多,温度梯度越小,结果越准确,②错误;

③酶有高效性,将浆糊和唾液混合后再控制温度,在温度变化到所设定的温度之前,酶已经将

底物分解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③正确;

④不应检测还原糖的生成情况,因为还原糖的鉴定需要水浴加热,会破坏原来设定的温度条

件,应该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剩余情况,而不是检测淀粉的分解情况,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实验表格,考查探究酶活性的实验以及有机物的鉴定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解答】

A.表1所示实验只是温度不同,则自变量是不同温度,A正确;

B.表l所示实验的因变量是淀粉分解的程度,观察指标用碘液检测时是否出现蓝色以及蓝色的深浅,B错误;

C.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C正确;

D.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生成时,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 故选B。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分析能力,设计实验时要综合考虑变量对各个因素的影响。 【解答】

A.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 B.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指示剂应该用碘液,B错误;

C.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材料中蔗糖酶只能水解蔗糖,不能水解可溶性淀粉,所以材料选

取不合适,C错误;

D.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鸡肝匀浆,D正确。 故选D。 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和作用、酶的特性与应用以及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内容,通过实验结果的表格呈现,分析难度较大。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验结果解答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本题实验的目的是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氢酶,实验的原理是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使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实验的自变量是白菜梗提取液,其中1号试管和2号试管是对照组,3号试管和4号试管是实验组。 【解答】

A.从表格分析可知,1号和2号是对照组,3号和4号是实验组,故A正确; B.2号是对照组,1号同样是对照组,故B错误;

C.探究实验必须有对照组,3号与1号、2号对照结果为:1号不变色而2号、3号呈橙红色,从而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氢酶,故C错误;

D.3号和4号试管的自变量是温度,若4号不呈橙红色,与3号对照,说明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失活,故D错误。 故A正确。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有关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解答】

A.ATP合成酶不都位于生物膜上,如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就有ATP合成,

这些ATP合成酶不在生物膜上,A错误;

B.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酶变性失活,而低温时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只是抑制酶的活性,B错误;

C.在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中,要先保温后混合,C正确;

D.有些在细胞外起作用的酶如消化酶,其合成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协同配合,而RNA类的酶的合成则不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协同配合,D错误。

故选C。

7.【答案】(1)蔗糖;淀粉酶;斐林试剂;蓝色

(2)1h后淀粉剩余量;HCl;淀粉酶 ;小于 【解析】

【分析】

本题对有关酶的相关实验进行了考查,意在考查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把握实验的设计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酶具有专一性选择底物不同酶相同进行实验设计,因此B处代表的是蔗糖溶液,用淀粉酶分别催化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然后检测有无还原糖产生,即向1、2号试管中各加入1mL斐林试剂并振荡摇匀,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50~60℃的热水中,保持2 min,观察1号试管溶液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从而证明了酶具有专一性。 (2)由题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pH,因变量为1h后淀粉剩余量,即该实验的检测指标;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由此推测,实验中淀粉可在HCl和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由图看出,pH为3和pH为9时1h后淀粉剩余量相同,由于盐酸能够催化淀粉水解,因此ph值为3条件下酶的活性小于ph为9的条件下酶的活性。

8.【答案】(1)脂肪;缓冲

(2)蛋白质

(3)温度梯度;峰值

(4)Mn2+

;金属离子与酶结合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 【解析】

【分析】

本题立足教材,以教材素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问题,考查酶的相关问题及测定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凸显对实验设计思路与设计能力、实验问题的分析及理论

知识的能力的考查。 【解答】

(1)测定脂肪酶活性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缓冲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液呈紫色,说明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宜温度的实验思路:在一定的范围内(55~65℃)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量酶活性;若所测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化用的最适温度;否则,应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4)依据下表中结果,金属离子Mn2+

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

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金属离子与酶结合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

9.【答案】(1)(根据过氧化酶活性的强弱来)鉴别新稻米和陈稻米

(3)①放入5g(可变)新稻米; B管放入 5g(等量)待检测的陈稻米。(要求设对照,放入稻米的量要足够多且相等)

③用放大镜观察两培养皿里稻米的颜色变化

(4)新稻米呈红褐色,陈稻米几乎无色或颜色很浅

(5)稻米里的过氧化酶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活性降低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作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根据信息分析实验的目的、原理、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实验设计原则的掌握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是题目的重点。 【解答】

(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根据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强弱来鉴别新稻米和陈稻米,实验原理是在有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稻米内的过氧化氢酶可以把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 (3)实验步骤:

①A为对照组,在A中应放入5g新稻米,在B中放入5g待测稻米。再用移液管向两试管内加入等量的1%的愈创木酚溶液,浸没大米,振荡并静置一段时间后,弃掉多余液体。

③一段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两培养皿中稻米的颜色变化。

(4)根据实验原理,新稻米呈红褐色,陈稻米几乎无色或颜色很浅。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稻米里的过氧化酶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活性降低。

10.【答案】(1)BACED

(2)t2的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反应物浓度,产物总量也不会明显增加 在20—60之间设置多个温度梯度的变量实验,其余条件不变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实验的材料、检验试剂和有关用具。 【解答】

2019届二轮复习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作业(适用全国)

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三二轮复习测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zsyi7kf8d7l7tx29ybm0wacw0f2i000g9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