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就是学文化
——读王崧舟《爱上语文》有感
海宁市斜桥镇庆云中心小学 许霞梅
初见王崧舟老师的著作《爱上语文》,腰封上的三个问题便吸引了我的眼球:语文应该怎么去学?为什么魅力无穷的语文在我们学来却索然无味?学语文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这三个问题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问与答的思考了,更是对语文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挖掘,以及在思考的背后对未来走向的笃定与安排。
“从根本上说,学语文就是学文化;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位文化的点灯者、传承人。”王老师一语道出了作为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又该如何将文化点燃、传承,做一名合格的点灯者、传承人呢?想来却是深远的。
王老师说:“孩子缺少文化积淀,不怕,慢慢读,慢慢积累,总会有的;就怕语文老师缺少文化底蕴,丧失文化自信,陷在实用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潭里不能自拔。”于是我恍然大悟了!小学阶段,我们老师一味地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也不管他们接不接收,消不消化,总之,这是我们当老师的任务,非这样做不可。于是,我们便渐渐地陷入了形式、任务的模壳,按部就班地将每日一课如机器复制般生硬地传输给学生。作为运用语言、接触文化最多的一门学科,语文在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语文老师的教学常态往往是学生字、读词语、背诵课文,然后深入挖掘文本,探讨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作者是怎么写的……这些是文化吗?显然,只是冰山一角。这其实跟我们平时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有共通之处,但也有差异,在王老师看来,我们语文老师的这一桶水还必须是文化之水,有深度,有厚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博学广识,真正成为一个文化人,一个有文化的教师,才能将我们的“水”如润物细无声般源源不断给学生以滋养。
三省吾身,深感惭愧。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既没有娴熟的教学技巧,更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能给学生以积淀,以成长呢!更让人惶惶的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书”中,我自恃站稳了脚跟,便随波逐流,还颇为自喜。殊不知自己早已落入随遇而安的洪流,甚至还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的念头出来作祟。王老师在书中提到“明月文化”,乍看之下我便不以为然,明月文化不就是诗人在表达思乡之情吗?从古至今,诗人们都对明月情有独钟,但凡出游在外、定居他乡,诗意一起便要将明月请出,此明月非彼明月,家乡的明月更圆更亮。再看王老师对“明月文化”的解释,我顿觉自己的狭隘。“明月并非自古以来就一直与思念有关。它本来只是一个无情的自然物,是在一代又一代才华横溢的诗人手中,一点一点与思念、与思乡融为一体的。这个缓慢的积淀过程,塑造了我们民族对月亮的独特情感,这与其他许多民族是迥异的。当我们仰望那一轮明月,不由地思念故乡、思念亲友,我们要明白,这是曹丕、曹植、谢庄、李白、杜甫、苏轼的明月,这是中国人的明月。”说的多好啊!“明月文化”的渊源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更与诗人的时代背景、情感经历有关,而文化的积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比我想象的要长得多,这个文化也比我想当然的要深厚得多。我被“明月文化”打败了,我这个语文老师肚子里大概只有一点墨水底了!
“学语文就是学文化”,王老师这句简单的话语在我毫无波澜的教学生涯中激起阵阵涟漪,不激荡却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圈一圈的波纹将文化的面铺展,在缓慢的扩大中将我推动,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