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xx食用菌菌种繁育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xx食用菌菌种繁育及示范基地建设 2.建设性质:改扩建

3.建设地点:xxxx产业园xx路xx号 4.建设单位: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5.法人代表: xxx 6.技术负责人:xxx

二、建设规模

计划扩建1490㎡的食用菌繁育基地, 新建第三代改造型日光节能温室(棚)20栋,向农户年提供优质高产食用菌菌种82万瓶(袋)。

三、建设内容

在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xx省xx科学院内建设食用菌菌种繁育基地,包括菌种生产车间、仓库、废料处理池、分析测试、技术培训及办公设施,购置仪器设备56台及其辅助材料;在示范基地建设20栋第三代改造型日光节能温室(棚)及辅助工程。

四、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42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12.5万元(食用菌繁育基地141.1万元、日光节能温室71.40万元),项目仪器设备购置费用179.82万元,科技推广及培训费用8.4万元、前期工作费用5.6万元,项目建设期借款利息1.68万元。

五、资金筹措

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200万元 (其中,有偿资金160万元,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80%,无偿资金40万元,占国家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20%);地方财政配套8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投资140万元。

六、投资使用计划

项目总投资420万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用于食用菌温室、土建88.35万元,设备投资111.65万元;省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0万元,用于项目基础设施温室建设投资35.7万元,用于设备投资44.3万元;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4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土建、温室和其它费用投资,其中,用于基础设施土建64.75万元,温室35.7万元,设备23.87万元,项目前期费用5.6万元,项目推广和培训8.4万元,项目建设期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占用费1.68万元(见资金分配表)。

七、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1年,即200x年1月-200x年12月。

八、项目效益

项目完成后,进一步丰富居民的菜篮子,满足部分居民高档次生活需求。年供应优质菌种82万瓶(袋),用于1800—200x栋日光节能温室,可生产优质食用菌244.8-272万公斤,平均每栋日光节能温室收入为10248.26元,纯利润为5000-6000元,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对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意义重大。食用菌示范基地建成后,通过引种、筛选及当地珍稀食用菌(药用菌)的驯化,培育出更适合xx本地开发的优势品种。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24.62%,财务净现值291万元,投资回收期4.97年,具有较好的财务指标,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九、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

2、“200x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农计发[200x ]47号);

3、农业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4、农业部关于下达200x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投资控制规模的通知,农计发[200x]37号;

5、xx省“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6、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一体的食用菌菌种繁育、生产示范基地。向农户年提供优质食用菌菌种82万瓶(袋),其中包括双孢菇、金针菇、姬菇、鸡腿菇等菇种,比常规种产量提高12-15%,商品率提高10个以上百分点。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详见表1-1: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我国食用菌生产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年总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在国内农业总产值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居第六位,超过了茶业和蚕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高效种植产业。食用菌是国内、国际市场畅销的蔬菜珍品,俗称为\山珍\。由于食用菌营养丰富,粗蛋白、氨基酸及维生素含量高,并具有保健功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近年来,随着药用食用菌及其保健功能研究的深入,使食用菌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成为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21世纪议程》的既定目标,更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

略重点。食用菌是大型真菌,可食用和具有药用价值的菌类,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消费者,它们能把锯末、作物秸秆的木质素、纤维素、畜禽粪便等人类和家畜难以利用的有机垃圾(或副产品)分解、利用、转化,为人类提供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保健功能食品,经它分解利用后的菌渣则可以加工成饲料或有机肥料,返回到种植、养殖业中,成为可重复利用的资源。珍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延长特色农业的产业链,增加产出,使农业整体效益不断提高,而且把多种有机垃圾转化为饲料或复合肥料,无土栽培材料等新的资源,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食用菌产业由于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各国都很重视的新兴产业,我国食用菌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广泛应用的高效食用菌栽培技术,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特点,更适合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值低廉的国情,使食用菌生产的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制定的《\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西部农民脱贫致富,已成为“十五”西部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给食用菌产业特别是适宜西部地区特殊地理、气候的珍稀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项目区位于xx高原的东北部xx省,年平均气温2.2-8.6℃,适宜各类食用菌的反季节栽培。食用菌大多是喜冷凉气候的品种,最适生长温度20—30℃,当气温超过33℃以上时,食用菌停止生长,而以孢子的形态,进入休眠期。尤其在炎热夏季,食用菌在xx地区生长良好,品质优良,而我国东中部、南方等大部分地区高温、高湿气

候抑制了食用菌特别是低温型食用菌的生长,使这些地区(食用菌需求量较大)供应不足,因此进行食用菌反季节生产,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且xx地区工业欠发达,环境污染相对较少,可以进行无公害化生产。为此,xx省政府已将发展食用菌产业列为xx省\十五\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一,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方式,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xx省近几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如双孢菇、平菇、金针菇等优势菇种的种植普及各县。但目前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面积生产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条件过于简陋、技术滞后于生产发展,菌种退化、病毒、杂菌感染率高、生物转化率低,加上菌种混杂、有害突变的发生,杂交菌种的双亲核比例失调等,食用菌出现长势差、出菇迟、产量和商品率偏低、质量较差、子实体丛生等问题。传统的作法菌种三级四级地代代转接,菌种复壮更新跟不上。到了出菇时,培养料中菌丝生长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温室、菇床或袋内,菌丝的菌龄生长也相差悬殊,上面的菌丝已经老化,而下面的菌丝还没布满,出菇难以集中,产品质量差,管理费用高。菌种生产方式的落后是制约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因此,如何扩大食用菌和菌种的生产规模,实现高质量、工厂化、标准化、周年生产,与国际市场接轨,稳定并提高菇农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栽培管理技术水平,防止菌种退化、混杂,提高单产,增加效益,是当今食用菌生产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建设食用菌菌种繁育及无公害食用菌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为全省菇农提供优势菇种和技术规范,建立以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及销售体系,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建立起“科技+公司+基地+农户”共赢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经营。通过培训,使菇农掌握技术和日常管理措施,减少菇农不懂技术的风险。菇农的鲜菇产品统一按保护价收购,使农户降低了市场风险,确保了农户的利益,为农村经济开辟了新的致富、增收途径,符合xx省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扶持政策。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xx特色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能够为xx农业的产业化建设提供新的经验和模式。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出现了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跌、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中国加入WTO组织后,随着农产品关税减让措施的兑现,使粮、棉、油、水果等产品的生产受到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影响,销售继续低迷,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应对入世挑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是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是xx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为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开辟新途径,通过增加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珍稀食用菌新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项目建成投产后,经济效益显著,对农民增收的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带动性。

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按照市场需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广辟增收门路。在巩固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引导贫困地

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了增收的渠道。

2、是发展xx食用菌产业的迫切需要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技术优势及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有食用菌菌种研发基础和设施,实现产业化,为菇农提供优势菌种,确保菇农增产增收,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采用“科技+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机制,将为农牧民提供特色经济产业发展机遇,解决因信息、资金、技术、文化素质等造成贫困的诸多问题,从而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坚定农牧民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信念,培育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分享与互助精神。

3、提高菌种质量、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需要

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菇农的经济效益。通过科技与信息机制,使生产与消费连接,及时了解市场动态,给农牧民提供优质食用菌菌种,避免农牧民盲目寻求和使用劣质菌种,解决农牧民不能及时了解市场而选种难等问题,减少了农牧户生产风险,相对增加了收入,加快了生产和销售的进程。

4、是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和反季节生产的需要

xx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冷凉性气候条件,是我国适宜于发展食用菌生产自然条件的地区之一。xx省海东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年平均气温2.2-8.6℃,且西北地区工业欠发达,环境污染相对较少。尤其在夏秋季,食用菌在我国寒温带北方地区生长良好,品质优良。而在炎热夏季,内地沿海地区高温、高湿气候不能满足食用菌特别是低温型食用菌的生长,因此在这一季节阶段生产跟不上需求。然而这些地区对食用菌需求量较大,其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进行食用菌反季节和无公害生产,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5、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

近年来西方国家相继发生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食用菌的消费不断增加,人类饮食趋向素食化,丰富多样的食用菌在欧美、东南亚市场上大受欢迎,出口潜力巨大。有资料报道,西欧、北美地区的食用菌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87%,这充分说明,越是发达地区,食用菌消费量越大,在世界范围内,食用菌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食用菌产业是我省近年来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一个主要内容,也属我省新兴产业之一,充分利用了农作物秸秆的废弃资源,牛羊粪和已经建成的近5万栋日光节能温室的现有条件,其产品具有“天然、营养、保健”等多项功能,迎合人们食物结构调整的需要。食用菌生产又是一项密集型产业,与粮食生产相比,可以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消费量正在逐年增加。因此,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对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申报单位名称: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通讯地址:xxxx产业园xx路xx号 3、注册时间:200x年12月 4、注册资金:1000万元 5、登记注册类型:有限公司

6、主管单位(部门)名称:xx省xx有限公司

二、单位发展简介

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系xx省xx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投创业投资公司共同投资1000万元组建的高科技公司,其中xx占66%;国

投创业投资公司占34%。公司与200x年4月开工建设,位于xxxx产业园区,占地136.99亩,现已建成年产2万吨公司已经建成的2万吨马铃薯精淀粉加工生产线,现在年加工马铃薯12万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薯渣有10万吨之多,其干物质1万余吨,还有150多吨蛋白水干物质。这些副产品含有比较丰富营养成分,作为食用菌菌种和栽培原料非常理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食用菌,即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废料,又解决了食用菌生产的部分原料。

三、人员及其构成

在册职工5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人。

四、主要技术成果和转化能力

1、科研转化队伍情况

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x年4月,公司立足于xx省特色农林资源和自身专业技术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为基础、以产业化为突破口,将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加快农林业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及产业化进程,促进xx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现有职工5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人。技术人员专业涵盖:并建立数个科技成果示范园区,已初步形成推广网络。

2、科研设施条件

建设单位现有50升、150升全自动液体模拟发酵线各一条,实验所需的空压机及空气过滤系统,超滤菌种浓缩装置,喷雾塔一套,150m2的实验室,无菌操作间和培养间以及各种培养观察仪器。

3、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

近年来先后引进多个食用菌新品种。在菌种的栽培技术与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本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

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xx省最大的农牧企业集团——xx国有控股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承担国家“有益微生物生态恢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样板性示范工程,以保证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与此同时,将带动我省经济向生态型、知识型发展,从而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公司自成立之初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根据现代企业模式进行运作,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公司技术人员10人,有熟知高寒草原植物、治沙、微生物专家和长期从事绿色农牧业基地的技术人员,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人,其他均为中级技术人员,技术力量雄厚。

公司已经建成年产2万吨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线;已建成研发中心具有微生物、草业试验室常备仪器和技术力量,实行现代化企业核算、管理。同集团内部的四家牧场建立生产基地,其中:同德牧草良种繁育基地2600亩,商品草生产基地3万亩;在格尔木农场1万亩苜蓿草产品基地;贵南牧场草产品基地1万亩;英德尔种羊场1万亩苜蓿草产品基地,公司具有系统种植机械及配套设施,并有优良苜蓿草籽和部分苗木贮备。

公司已经建成的200x0吨马铃薯精淀粉加工生产线,现在年加工马铃薯120000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薯渣有10万吨之多,其

干物质10000余吨,还有150多吨蛋白水干物质。这些副产品含有比较丰富营养成分,作为食用菌菌种和栽培原料非常理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食用菌,即解决了公司生产中的废物,又解决了食用菌生产的部分原料。

六、资产与财务状况

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系科技型企业 ,职工人数22人,单位注册资金1000万元,单位总资产xx万元,总负债xx万元,资产负债率19.06%。固定资产总额3481万元。具备技术成果推广、技术合作、创办科技企业的条件。

七、协作或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1、现在的工作基础

xx省农林科学院xx研究所,自七十年代以来主要研究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消长动态,生物肥料(菌剂),食用菌菌种提纯、复壮和扩繁技术研究,承担农业部下达的生物菌剂(肥料)筛选和效果鉴定,省科技厅“十五”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湟水流域农田主要类型土壤微生物种群研究”和“农田生防菌剂研究和开发”项目,省财政厅示范推广项目“高效食用菌双孢菇引种示范”,xx市科技局技术开发项目“优势食用菌复壮技术及产业开发”。在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分离、培养及农业微生物开发利用、生物菌剂筛选等研究领域开展工作,科研及设施完善,科研队伍结构合理,专业人员素质高。

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近年来先后引进和筛选双孢菇、白灵菇、杏鲍菇、猴头菇、鸡腿菇、平菇、白金针菇等26个食用菌新品种。“高原千栋温室双孢菇引种示范”已获得200x年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白金针菇引种示范”、“优势食用菌复壮技术及产业开发”等项目现正在实施中。

在菌种的纯化、保藏、脱毒、生产性能测定、栽培技术与产品加工以及野生珍稀(药用)食用菌驯化(密环菌、虫草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本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科研设施条件

现有综合测试分析中心和生物技术实验室,已通过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标准计量认定,并颁发了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实验室有超低温冰箱(-40℃),低温冰箱(-20℃),冰箱、电子分析天平、双目立体显微镜,Olympus显徽镜、冰冻切片机,低倍变焦距摄影机、超净工作台、调温调湿箱、液相色普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电泳仪、微生态生长箱、榨汁机、粉碎机、微量进样机、酸度计、ELISA检测设备、定氮仪、旋光仪、火焰光度计、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可开展植物蛋白分析及油料作物含油量、脂肪、谷物灰分、淀粉、植物粗纤维、N、P、K、糖份、果酸、VC土壤肥料养分分析等。

科研成果转化及示范用地72.4公顷,试验地地势开阔,地面平整,土壤肥沃,无树木、无建筑物遮荫,具有良好的排灌系统;有固定和流动网室。

xx省农林科学院xx研究所食用菌研发中心,近年来已为100个左右日光温室提供菌种。并为湟中、大通、平安县和xx等地菇农提供食用菌生产和技术指导,提高了农民种菇积极性,起到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技术人员多年来致力于食用菌研究与推广,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食用菌研发中心现拥有3个较为先进的实验室,无菌操作间、保温培养间,面积约为300m2。主要仪器有超净工作台、培养箱及低温冰箱、大型灭菌锅、多台进口显微镜等,可进行食用菌母种扩繁、原种、栽培种的制作、出菇试验以及菌种保藏、鉴定等多项工作。

第四章 市场或需求预测

一、市场预测

1、国际市场上食用菌产品的需求量大

我国食用菌大量畅销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和港澳地区,需求量较大。外国人把它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保健食品。国外部分制药企业每年大量进口食用菌,部分食用菌已加工形成珍贵的药品和保健食品,如香菇“多醣”,灵芝“多醣”针剂等,价值相当昂贵。另外,食用菌加工产品如天麻丸、天麻胶囊、猴头片剂、灵芝膏、灵芝茶等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如双孢菇、大肥菇、蘑菇是世界食用菌生产量最大的一个种类。1994年美国的食用菌产量已由1991年的34.2万吨增至37万吨,增长8.2%,占世界蘑菇总产量184.6万吨的20%;中国的蘑菇产量已由1991年的17万吨猛增至35.9万吨,增长一倍多,占世界蘑菇总产量的19.4%。此外,在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德国、加拿大、爱尔兰、比利时、印度尼西亚、匈牙利和墨西哥等国均有较大规模的生产。

世界食用菌的贸易以蘑菇罐头为主,新鲜蘑菇、盐渍蘑菇和干制蘑菇的贸易量较少。据日本罐头协会报道,1997年,世界主要国家蘑菇罐头的产量为21.93万吨。其中,中国的蘑菇罐头产量达14.28万吨,约占世界蘑菇罐头总产量的65%左右,居世界第一位;而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家的蘑菇罐头生产呈现连年减少的趋势,日本的蘑菇罐头产量仅为0.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

面对加入世贸的新形势,我国食用菌产业产品出口机遇大于挑战,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作为食用菌生产大国的国际地位不会改变。xx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挤身于国际食用菌销售市场。要想挤身于国际食用菌市场,首先必须充分发挥青藏高原的气候

与资源的优势,推广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并严格组织实施,提高食用菌的质量标准,规范市场行为,这样才能赢得广阔的食用菌国际市场。

2、国内市场消费潜力较大

我国在很久以前就有食用食用菌的习惯,特别是食用黑木耳、香菇、蘑菇、灵芝的历史悠久。近几年又推出了平菇、凤尾菇、金针菇、鸡腿菇、姬松茸、羊肚菌、牛肝菌等新品种更受人们欢迎。仅xx市的一些高级酒店和专门开设的食用菌餐馆、火锅、串串香等每天销售平菇、香菇、金针菇、各类盐渍菇等8吨多,有时还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据调查,全国其它省份食用菌的消费量远远超过xx,其消费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3、省内菌种需求量较大

目前全省节能日光温室和牧区两用暖棚达5.5万栋,约面积2690ha(4.03万亩),平安1600栋,湟中4000栋、大通3000栋,湟源2000栋、门源3000栋,食用菌种植已经发展成为我省的农业支柱产业。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xx食用菌产业发展更快,菌种需求量增大。但是,xx省目前尚未有一家正规菌种繁育生产单位和基地,生产菌种的大都是一家一户的小作坊,零散的生产方式,条件过于简陋、技术滞后,菌种退化严重,病毒、杂菌感染率高,已远远不能适应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优质、高产的菌种是菇农种好食用菌的前提和保障,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产品及营销方案

1、产品情况

食用菌营养价值高,口味鲜美,随着人们对菌类食品认识的提高,市场消费量将逐年增加,这些无疑给食用菌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山区农村发展菌业面临一个新机遇。面对国内食用菌的生产如火如荼现状,针对xx省在食用菌生产上的所占的反季节优势,以及种植食用菌农户数量的日益增多,而xx菌种无正规的生产繁育基地,因而本公司立足本省实际,为xx广大的菇农群众服务。生产的菌种主要是标准合格的菌种产品,菌种是直接面向种植户服务。

2、营销方式

在食用菌主产区建立菌种营销网点,按企业运行方式由菌种生产基地进行批发和零售,形成菌种销售网络。

提供菌种和技术培训、指导相结合,向菇农定时、定期提供合格菌种,加大推广力度,力求将技术以及菌种产品、信息传播推销出去,吸引更多的用户,促进全省食用菌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1、有利于优化食用菌区域布局,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在项目的布局和构成上,必须符合国家和省里确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注重地方优势产品和区域优势相结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积聚,以食用菌菌种产品推动xx高原食用菌优势产业带建设。

2、有利于加快食用菌良种的升级换代。不断满足市场对食用菌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加强优质高效食用菌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拓宽种质资源,实现主要食用菌品种、质量的升级换代,促进食用菌品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3、有利于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园区、工程中心和食用菌改良中心建设紧密结合,

相互衔接,培植农业科研创新和产业化基地,整合科技力量,构建一流的高原农业食用菌技术研究平台。

4、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利用青藏高原气候、农业资源和食用菌种质优势,拟定合理的投资规模,对项目进行论证,以达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建设规模

建1490㎡的食用菌繁育基地,建第三代改造型日光节能温室(棚)20栋,向农户年提供优质食用菌菌种82万瓶(袋),用于800—1000栋日光温室进行生产。

三、产品方案

1、产品、

产品主要是xx省内菇农种植食用菌所需的标准合格的菌种,菌种直接面向种植户的产品,包括双孢菇、金针菇、真姬菇等栽培用麦粒菌种,生产后可直接向农户出售。

2、产品规格

500g或500ml瓶(袋)装菌种,质量要求菌丝长均匀、无菌皮、菌丝生活力旺盛,包装干净整洁。

3、产量规模

达到年生产量在82(袋),播种1800-200x日光节能温室,基本满足xx省xx市周边地区食菌菌种的需求量,

第六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一、选址原则与要求

项目选择xx北郊xx产业园区,供水、供电、通讯及运输等各方

面条件优越,已达到“三通一平”的要求,为食用菌菌种及产品销往省内外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二、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

1、食用菌繁育基地建设1490㎡的菌种工厂化制种车间以及车间周围用地,共计5亩。

2、推广示范基地建设20栋温室(棚)共占地20亩。温室之间的空地用于蔬菜,花卉的栽培。温室周围用地包括水渠、林、路用地1亩。

综合以上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为26亩

三、项目建设地点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xx产业园xx路xx号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地处xx市城北区,交通水、电、通迅、供热条件已经具备,(见附图1,项目建设位置图)。

四、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自然资源条件

项目区地处xx市,海拔高程为2200-2300m之间,气候冷凉,属高原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5.9℃,最低月(一月)均温为-7.7℃,极端最低气温为-24.9℃,最热月(七月)均温17.2℃,极端最高气温35.1℃。作物生长期为220.2天。≥0℃的日均温237.7天,积温为2767.7℃;≥5℃的日均温为197.8天,≥10℃的日均温天数为135.8天,积温为2071.5℃。全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3.5℃,冬、春、秋季气温日较差大,夏季气温日较差小,年平均降水量367.5mm,其中5-10月的降水量为334.2mm,占年降水量的90.9%,年均蒸发量为1729.8mm,是降水量的4.77倍。年均相对湿度为55%。夏季气候凉爽,适宜多种珍稀食用菌的反季节生产。

项目区的主要河流是xx县xx河。流域面积3371平方公里,多

年平均流量20.8立方米/秒,水源较充沛。项目实施地水源及灌溉条件十分方便,主要水源为北川渠。该渠年流量0.5立方米/秒,可灌溉面积达到10000亩,由于大量耕地已经被占用,目前实际灌溉面积6000亩耕地(本项目灌溉面积小于200亩),用水量远低于供水能力,而且项目区渠系配套基础完整,项目实施地点公路已经硬化,沿公路的农渠已经全部砼衬砌,但沿公路外的农渠全部为土渠。

项目区主要经济作物为小麦、油菜、蚕豆马铃薯等,为食用菌菌种扩繁及食用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培养原料。

2、社会条件

随着国内外食用菌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农民种植食用菌的极积性高涨,加上政府为农民办实事,使用农业增效的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种植食用菌。

xx省农林科学院xx所已经为100个左右日光温室提供菌种。并在xx、xx、xx县和xx等地菇农提供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起到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技术人员多年来致力于食用菌研究与推广,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五、建设地点主要资源

项目区位于xx市xx区城乡结合部,有xx等多家奶牛养殖场,有大量的畜粪资源,方便收集农业当中的秸秆资源,可提供食用菌示范种植所需培养料的收集、采购。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及时解决生产当中的用工。

在该地区示范影响范围较大,对农牧民群众带动作用较大,示范性强。

六、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

为了更好的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更好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在菌种生产和使用过程当中严格做到以下两点:

1、食用菌菌种生产过程当中会使用到一定剂量的灭菌、杀虫剂,使用低毒高效产品,排除工作人员中毒情况的发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将发酵处理后应用到示范推广温室中,做到水资源的重复高效利用。

2、食用菌菌种包装将使用可再利用资源,如耐高温可回收塑料菌袋、再生玻璃瓶等。

第七章 工艺(或农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一、工艺技术方案

1、培养工艺

食用菌深层培养制种的工艺,由斜面培养菌种→一级种子→种子罐(二级种子)→繁殖罐(三级种子)→发酵罐等环节组成。一般情况下食用菌可分为一级种(母种),二级种(原种)和三级种(生产种或栽培种)。

二、生产菌种主要技术流程

(1)、菌种选育

由食用菌繁育基地负责菌种的引选和育种,确定适合高寒冷凉地区的珍、稀、名、优品种,具有良好的生产性状和市场需求,病虫害少,色、形、味俱佳。

(2)制种 A、固体菌种

在无菌条件下,采用菌丝尖端分离、组织培养、孢子分离、更换培养基等技术进行优质菌种的提纯、复壮,并在经过优化选择的培养料上进行扩繁、生产。

对提纯、复壮后的母种,主要采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

(PDA)进行试管斜面培养。培养的温度为24℃,待菌丝体布满培养基后,作母种用,母种要严格除去杂菌,防止杂菌污染,并选择生长旺盛、均匀的菌落作为母种进行试管扩大繁殖。

原种制种用的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麦粒培养基的制法是:将小麦浸泡在2%石灰水,PH≥11,夏天一般泡10-12h,春秋一般泡16-18h,第二天检查麦粒是否已经浸透心,如果没有浸透心应延长浸泡时间。用清水将浸泡好的麦粒冲洗干净,PH值达8即可。然后捞起洗净的麦粒,直接摊开适当晾干,厚约7-10cm,待麦粒底层不积水,麦粒表面不黏水时,收成一堆,加入3%-5%干牛粪粉,2%石膏粉,1%碳酸钙(或石灰),拌匀装瓶(250ml三角瓶)。在高压消毒锅中进行蒸汽高压灭菌,压力达2.1kg,温度为124-126℃,灭菌2小时即可。

培养基灭菌后,将母种接种到麦粒培养基中,接种时先在培养基中央打一个孔,直达瓶底,将母种菌丝体接种到孔内,以利菌丝体的生长。在最适温度24℃条件下,培养30天,待菌丝体长满整个瓶子后,即可用作栽培种。栽培种制作方法同上,所用培养瓶可用500ml盐水瓶代替,灭菌时应延长为4小时。培养时注意通风及温湿度控制,温度在23±1℃为佳,每天通风15分钟,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

B、液体菌种

深层培养食用菌可以进行规模化制种,生产液体食用菌菌种,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比较具有生产速度快,菌龄一致,可提早10-20天,接种简便,特别适宜于大规模制备食用菌菌种,一瓶固体食用菌菌种需要培养15-30天,而制备液体菌种只需2-7天。利用液体菌种扩大繁殖时,其生产周期也可以大大缩短。采用深层培养的方法制备液体菌种,用于栽培种的制作或直接进行播种。

C、新品种引进试验

对新品种进行小面积出菇试验,看其是否适宜本地生长及其产量、品质如何,确认是适宜当地理想的品种后再进行大面积栽培,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后向生产基地供种,根据新品种出菇试验,适宜本地生长,且符合市场需求和生产要求后,对筛选的菌种进行复壮、扩繁,推广应用于广大菇农。

三、设备选型见表8-1

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及项目建设目标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利用我省资源优势,拟定合理的投资。 围绕我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利用青藏高原无公害、无污染的自然优势和冷凉的气候条件,以及科研单位食用菌菌种研究开发的科技优势,通过项目建设食用菌菌种繁育及无公害食用菌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为全省菇农提供优势菇种和技术规范,发展我省独特的高效设施农业,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建设目标

围绕我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利用青藏高原无公害、无污染的自然优势和冷凉的气候条件,以及科研单位食用菌菌种研究开发的科技优势,通过项目建设食用菌菌种繁育及无公害食用菌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为全省菇农提供优势菇种和技术规范,发展我省独特的高效设施农业,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总体思路

扩建食用菌繁育基地和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条件,在

原有的食用菌品种基础上,开发研究xx丰富、独特的食用菌(药用)资源,培育出更适合xx地区栽培的珍稀品种。年生产优质食用菌菌种82万袋(瓶),制定、统一食用菌制种和栽培规范,为xx省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四、建设内容

1、食用菌繁育基地

建设1490㎡的菌种工厂化制种车间。车间采用砖混结构,轻钢梁屋架,室内按无菌密闭要求进行装修,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地面清洗设备和墙体清洗设备。地面为水泥地坪,并建有排水暗管,与排水系统相接。室内安装硬塑材料制成的培养架,并隔成小培养室,安装控温、控光、通风、保湿、灭菌等设施,为菌种制种、培育、扩繁创造能全天候常年进行生产的小环境,确保菌种的供应及质量。

主要建设规模为:接种室、培养室、出菇培养室、灭菌室、配料室、冷藏室、原料仓库、废料处理场、大门及门卫室等。

(1)接种室:建筑面积100m2,供10人同时操作;要求房间的密闭性高,墙面要光滑、洁净、外设缓冲间、玻璃隔断,用于换工作服,双层玻璃窗户,进出风口需用8层纱布的过滤封口。

(2)培养室:建筑面积400m2;砖混结构,用来进行菌种培养。要求温、湿均可控,并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3)配料间:建筑面积120m2砖混结构,用以配制培养基(料)。地面要平整、光滑、以便于拌料。

(4)灭菌室:建筑面积100m2,砖混结构,对器皿,培养基(料)进行灭菌。

(5)洗涤室:建筑面积70m2,砖混结构,用来洗涤菌种瓶和其他容器,室内设置3个洗涤池。

(6)冷藏室:建筑面积100m2,用来进行菌种的冷藏备用,要求

有制冷、通风设备,便于菌种长期保存。

(7)仓库:建筑面积230m2。

(8)废料处理池:建筑面积50m2,水泥地面,四周挖排水沟,用于回收存放废塑料袋和废培养料,并做发酵处理。

(9)食用菌化验室 80 m2。 (10)办公室(更衣)120 m2 (11)培训室80 m2 (12)配电室40 m2 2、生产设备购置: 3、示范基地建设

建设第三代改造型日光节能温室(棚)20栋,作为食用菌的栽培的典型示范区,温棚内安装控光、调温、调湿、通风、防虫、防鼠及空气净化设施。并根据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温、湿度调节及光照的控制。

定期组织农牧民参观、培训,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带动农户搞好栽培,形成科研、生产、示范、推广及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3.1日光节能温室

xx地区位于北纬37°以南地区,属于发展日光节能温室的适宜区。项目日光节能温室采用xx地区的第三代日光节能温室的结构进行建设,构件采用河南省安阳市生产的玻璃纤维水泥加强构件梁或钢管梁作为框架。日光节能温室建造方案如下:

A、结构

日光节能温室由墙体、棚架、后屋架构成,坐北朝南,东西向长44.2m,南北宽9.0m,后墙厚1.4m,棚内跨度为7.6m,高2.8m,墙

为双层砖包墙,外设置钢筋梁支桩,用于固定钢管梁,侧墙与后墙结构相同,北高南低,中脊高3.2m,北端与后墙同高,与中脊构成一个斜坡面。

日光温室的棚架由钢管梁构成。钢管梁分双管梁和单管梁两种。每间隔2.6m安装一架双管梁,每栋温室共安装双管梁20架,单管梁18架。双管梁一端安装在后墙的支桩上,前端安装在地梁的支桩上,构成了整个温棚的骨架,梁的最高点安装工字钢,构成前、后屋面的横梁。梁之间每间隔2m安装钢筋横拉筋,构成整体棚架。工字梁与后墙之间铺设泡沫塑料板,在泡沫塑料板加麦草上,在麦草上加水泥预制板,构成屋面。工字梁与前地梁之间的前屋面覆盖聚乙烯无滴膜,构成薄膜棚架,以保温、防漏。为防止大风,薄膜外缘的两端用卡簧压在侧墙和工字梁上,棚面上也用膜夹和卡簧固定。薄膜外层覆盖遮阳网和草帘。

日光节能温棚内设置菇床或菇架。并设通风窗,用于温棚的通风,日光节能温室的东端或西端一间看护房,用于管理。温棚的出口和看护房的出口安装厚的门帘。为了便于管理,前地梁至棚高1m处的地面开成畦面,用于种植蔬菜。

节能温棚之间间距为6.8m,每栋日光节能温棚占地面积0.59亩,20栋温棚共占地20亩。温室之间的空地用于蔬菜,花卉的栽培。

B、要求

选择地势高燥,日光充足的地块建造节能日光温棚。场地周围无高大乔木。地块选好后,先进行规划、布局、确定20栋日光节能温室的位置。

规划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就地取土夯打干打垒板墙,在土墙内外两侧建砖墙,在后墙高2.68m的位置,按2.6m的间距埋设双管梁支柱,在其间中点埋设单管梁支桩,在温棚的前沿浇铸地梁,并按

2.6m的间距埋设钢管梁支桩在中点上设置单梁支桩。

在打墙的同时,用直径不同的钢管焊接组装单管梁和双管梁。 按设计要求,安装双管梁、单管梁、工字梁和横拉筋,在其上分别覆盖农用薄膜和水泥预制板,安装通风窗及门帘等设施。温棚建成后,再统一建设管理小屋及照明,遮光等设施,为生产作好准备。

C、温室内环境调控技术

按照菌种制种及菌包培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人工调控的技术调控温棚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溶氧量及二氧化碳的浓度,为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D、辅助工程

建设20栋日光节能温室,温室生产春季至冬初,全部利用项目区已有水利设施,项目区主要水源为北川渠,该渠年流量0.5立方米/秒,可灌溉面积达到10000亩,由于大量耕地已经被占用,目前实际灌溉面积6000亩耕地(本项目灌溉面积小于200亩),用水量远低于供水能力,而且项目区渠系配套基础完整,项目实施地点公路已经硬化,沿公路的农渠已经全部砼衬砌,但沿公路外的农渠全部为土渠。

项目只须修建温室区农渠,沿温室布置2条,全部砼衬砌,温室区配套工程修建农渠300米,引水渠200米。共计500米,每一温室处留1个分水口,需要20个,并设置项目区总分水口1个,排水口2个,共计23个;项目区冬季无水源,需要从自来水分口处引水至温室解决水源,项目区有自来水水口,只须配置自来水管网,引至温室内蓄水池,总长度1300米,室内配龙头及水表,共20套,总水表1个。根据本地多年平均最低气温-25℃,自来水管网埋深1.5米。

温室电路配套工程。项目投资建设50kva变压器1座,温室所需要的电源,从变压室引380/220V线路到温室,温室区内程度300米,引线长度700米,合计程度1000米,投资6.6万元。

为了实现清洁生产,项目区配置垃圾池收集生产食用菌废弃物,垃圾池为半埋式,24cm砖砌,水泥抹面,垃圾池高宽规格为1.5×3×3(米),地下深1.0米,地面高0.5米。垃圾随满及时进行处理,将收集的残渣废料堆肥后施入棚间地块,温室农膜、食用菌废包装及时回收。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一、环境保护

1、本项目属设施农业栽培项目,充分利用太阳能源和各种自然资源。项目区水、土、光、气各项指标均符合无公害食用菌生产的环境要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食用菌生产中产生的残渣废料,收集、熟化后作为有机肥料返回农田,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其次,是项目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温室农膜、菌袋等废弃物,需建立回收制度,防止白色污染。

2、项目运行后,参照现有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类)生产技术规程DB1304/T085—200x要求,达到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农产品农药使用标准、肥料使用标准。

菌棚和菇房周围无有害气体、废水及垃圾等污染源,培养料要新鲜干净、无霉变,所覆土壤要洁净,水分适宜、无病虫菌污染。灌水禁止用地上水源。

栽培技术:培养料的堆制,播前菇房消毒,接播后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后管理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

3、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季节,对病虫害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菌剂,提倡综合防治,并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及时回收药剂瓶盒等废弃物。

为了实现清洁生产,对薄膜和棚膜等白色废弃物集中回收、堆放,由废品收购单位及时回收。项目区配置垃圾池收集生产食用菌废弃物,垃圾随满及时进行处理,将收集的残渣废料堆肥后施入棚间地块,温室农膜、食用菌废包装及时回收。

集中在基地处理废弃物,经过消毒、粉碎、发酵等环节的处理,可转化为有机肥,重返园区,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净化环境、增加肥料、减少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安全生产措施

1、严格用电安全规程,对重要的配电、用电设备要有专人负责,防止人身触电。关键机械、锅炉等特种岗位操作须持证上岗。

2、为保证安全生产和上岗操作人员的健康,必须经常进行安全与卫生教育,不断完善安全和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生产条件,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业安全卫生规范》。

3、菌种扩繁和新品种研发中使用的辅料种类较多,应在独立的避光、避热和防潮湿的库房中保存,并在使用和回收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进行安全生产。

4、温室里的电机尽量采用防水电机和采用防水型照明灯具,以避免发生火灾。生产过程中,在生产车间、原料仓储、产品保管等处均有可能存放一定的可燃性物质。因此,做好基地的安全防火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为确保安全生产应采取下列措施:

5、在生产车间、原料库、化验室、办公室等建筑物内,设置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栓,在厂区主要部位设置消防水泵。

6、实验室、检验室和辅料库房的易燃、易爆化学试剂要按规定存放,试验操作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7、燃气锅炉及输气管道要按建设规范的要求进行建设,并按规定配备灭火设备和工具,并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付诸实施。

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一、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管理机构与职能分工

项目由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经董事会研究后聘任或者解聘,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公司设副总经理一名,下设公司财务部、管理部、技术开发服务部。

主要内部管理机构有:董事会、经理办公室、生产部、科技开发部、财务部、销售信息部、质检室等,组建菌种制作车间、栽培车间、研发中心等生产部门。

中心编制董事长兼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人,办公室兼后勤保障部编制3人,技术开发部2人,生产部4人,计财部2人、销售经营部2人,质检中心7人。以上人员组成该公司建设、经营、管理的骨干队伍,共编制管理干部23名,门卫、锅炉房、物业管理、司机、仓库、绿化等聘用合同工共3人。

菌种制种,保藏、扩繁部门共编制4人,负责骨干工程的操作和管理,生产部门根据生产季节的需要,在配料、装袋、菌包培养、出菇、加工、保鲜等环节聘用季节用工、平均全年聘用30名季节工。

二、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1、技术培训。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是现代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一种形式,生产环节多,工艺较新、较复杂,故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和实用技术的操作培训。技术培训工作不仅关系到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成本,而且关系到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的开发。特别是采取“科技+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更需要加强对农户的主要操作人员的培训。

项目采取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进行菌种繁育和生产,是全新的工作,需要对公司的全体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无公害食品生产、管理的原理,市场规则、技术规范、管理措施、产品质量标准以及食用菌无公害产品的特点、功能等知识,为该技术的应用和落实奠定基础。

2、营运模式。该项目采取“科技+公司+基地+农户”的规模化经营模式,把珍稀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目前由于多种因素,农民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不足,应付市场变化的敏感性较差,处于盲目、盲从状态。发展上的盲目,生产经营上的无序和栽培技术上的落后,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究其原因是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因此,本项目采用“科技+公司+基地+农户” 的发展模式,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管理、社会化服务,拉长产业链,与国内外市场接轨,增强竞争能力,从而形成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布局,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实施进度

根据xx省地处高原地区,土建工程难以在冬季施工,因此,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如下:

200x年底,主要工作是项目审报、论证、预备阶段; 200x年1月—2月项目前期准备,进行市场调查,制定项目的方案,项目立项和签订合同等项目准备工作。

200x年3月开始土建和设备采购;

200x年7月-12月完成食用菌菌种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建设; 200x年1月-12月,项目试运行,并进行验收。 见项目建设年度进程表10-1。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投资概算

1、投资依据及估算

土建工程投资按照《轻工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方法》(QBJS10-93)编制。

土建工程估价按照《全国统一建筑基础定额xx省单位估价表》1999年版估算。(QBJS10-93)编制。定额调整幅度为5-10%,并参考xx地区近期类似工程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安装工程执行《xx省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x年版,考虑定额幅度5%,并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

新增设备购置费:按生产厂家报价加8%运杂费构成。 设备安装调试费:按设备价款的5%计取。

基础预备费:按工程费用的5%计取,差额预备费为0。 食用菌材料按市场加运杂费直接进入单价。 勘察设计费:按4%计。

预备费按一、二部分费用合计的5%计。 2、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420万元。其中,食用菌繁育基地土建工程141.1万元、日光节能温室及辅助工程83.40万元,项目仪器设备购置费用179.82万元,科技推广及培训费用8.4万元、前期工作费用5.6万元、项目建设期间资金占用费1.68万元。

(1)食用菌繁育基地

项目食用菌繁育基地土建工程明细表(见表11-1),投资125.65万元。

表11-1 土建工程明细表

项 目 (1) 接种室 (2) 培养室 (3) 配料间 (4) 灭菌室 (6) 洗涤室 (7) 冷藏室 (8) 仓库 (9) 废料处理池 (10)配电室 (11)办公室(更衣) (12)化验室 (13)大门及门卫室 (14)绿化工程 (10)培训室 小 计 面积(m) 100 400 120 100 70 100 230 50 40 120 80 1 1 80 1490 2单价(元) 800 1000 800 1000 1000 1200 800 500 800 800 1000 200x0 40000 850 投资(万元) 8 40 9.6 10 7 12 18.4 2.5 3.2 9.6 8 2 4 6.8 141.1 (2)示范基地

日光节能温室每栋建设投资为35700元,(见下表11-2)。20栋日光节能温室需投资71.40万元,温室配套工程修建农渠500米,农口22个,全部砼衬砌,投资1.1万元;电路配套工程从变压器到温室380/220V线路,长度1000米,投资6.5万元;从自来水分口处引水至温室,长度1300米,室内配龙头及水表,共20套,总水表1个,投资4.3万元。垃圾池1个,投资0.1万元。共投资83.4万元。

(3) 项目仪器设备投资

项目拟购置仪器设备56台,投资178.82万元。

表11-3 设备购置明细表

序号 一 1.1 1.2 1.3 二 2.1 设备名称 原料粉碎设备 粉碎机 低温粉碎机 原料过筛机 拌料设备 原料预混机 单位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2 2 4 规格 QfQS-4L 500kg/H 800kg/H 单价(元) 20,000 200x0 25000 金额 (万元) 2 2 1 10 1500kg/H 5000 序号 2.2 2.3 2.4 三 3.1 3.2 3.3 四 4.1 4.2 4.3 4.4 4.5 4.6 4.7 五 5.1 5.2 5.3 六 6.1 6.2 6.3 6.4 七 6.5 6.11 6.12 6.13 6.14 6.15 七 合计

设备名称 传输机 装袋机 装瓶机 灭菌设备 高压灭菌锅 水冷高压灭菌锅 灭菌用紫外光灯 接种设备 恒温箱 无菌接种室 菌种试管 荧光显微镜 小推车 器皿 超净工作台 菌种保藏设备 冰箱 菌种架 气调低温设备 电器设备 50KVA变压器 高压开关柜 低压开关柜 湿度调控仪 附助设备 分析天平 发酵设备 硫化床 温控设备 PH值控制设备 总安装费 电教设备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百支 只 座 万支 只 个 套 台 台 架 套 台 台 台 台 台 只 套 套 数量 3 3 2 3 1 1 10 4 10 1 10 1 4 5 1 2 1 2 2 10 1 1 6 1 1 规格 60袋/H 36m 3m 15w 玻璃钢 20ml 不锈钢 硬塑架 50KVA 电动 用于发酵瓶摇动 用于深层发酵 用于深层发酵 33单价2500 10000 35,000 29000 250 25000 2 12.8 0.05 4.26 1200x 100 60000 25000 10000 400 17000 300 5000 800 金额 7.5 0.75 2 10.5 5.8 2.5 3.5 10 20 12.8 0.5 4.8 1.5 18 15 6 5 2 0.4 2.09 2.4 3 3.4 3.38 6 16 1000kg/H 25000 自动调温 3500 海尔柜式 3000 空调机等 100000 179.82 (4)其它投资

项目其它投资15.68万元,其中,项目推广和培训费用8.4万元

(推广费用6.4万元、培训费用2万元),项目前期工作费用5.6万元。项目建设期借款利息1.68万元。

二、资金来源与筹措

根据项目建设的实施计划,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0万元,其中,有偿资金160万元,占国家农业综合资金的80%,无偿资金40万元,国家农业综合资金的80%;地方财政配套8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投资140万元。

三、资金运用

项目总投资420万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用于食用菌温室、土建88.35万元,设备投资111.65万元;省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0万元,用于项目基础设施温室建设投资35.7万元,用于设备投资44.3万元;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4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土建、温室和其它费用投资,其中,用于基础设施土建64.75万元,温室35.7万元,设备23.87万元,项目前期费用5.6万元,项目推广和培训8.4万元,项目建设期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占用费1.68万元(见资金分配表)。

第十二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的依据

1、计算方法及参数:依据1993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企业会计通则》和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实用读本》等规定进行核算。

2、项目效益测算的参数以行业收费标准和市场价为准。 3、项目按有新建项目计算。

4、本项目评价基准:基准内部收益率8%;基准财务净现值>0;生产运行15年,计算期15年(含1年建设期)。

二、总成本分析

1、项目总成本估算

项目运行期第二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计算项目总成本,每年项目总成本费用99.78万元。其中:

1)生产成本:年生产82万袋菌种生产成本57.08万元,每1万袋生产成本7000.80元(见表12-1)。其中,原材料30.13万元,燃料动力暖气费用3.31万元,辅助材料6.84万元,添加剂1.22万元,原种0.82万元,直接人工费用9.84万元,其它制造成本4.92万元。

2)折旧与摊销费:本项目中温室、渠系建筑物,育种设备、车间、电器设备、工具、道路等按10年折旧,残值率5%,按平均年限法计算,年折旧费27.86万元。摊销费按5年计算,年摊销费2.80万元。

3)维修费: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计算,年维修费3.85万元。 4)管理费:每万袋120元计算,需要0.98万元。 5)销售费用:按产值的2%计算,需要3.61万元。

6)借款利息: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借款占用费月息0.2%计算,项目借款利息3.40万元。 2、经营成本估算

项目运行期第三年总成本费用99.78万元,其中:固定成本57.46万元,可变成本42.32万元。

项目经营成本65.71万元。

三、项目盈利能力

1、销售收入

项目建成后,第一年生产负荷只达设计生产能力的80%,第二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每年生产各类优质菌种82万袋。

据近两年的市场调查,优质菌种销售价每袋为2.4—2.6元,本项目每袋菌种按2.2元销售,据此计算,项目投产达标后,年生产各类菌种82万瓶(袋),年总产值为180.40万元。

2、销售税金和附加

按照国家农业税收政策,生产种子(苗)免征税及附加,本项目不上缴税金及附加。4、财务效益分析

3、项目财务指标

1)达产年(第三年下同)年产值180.40万元。 2)利润总额80.62万元。 3)投资利润率: 20.74%; 4)财务净现值: 291万元; 5)财务内部收益率:24.62%;

6)项目投资回收年限:4.97年(含建设期1年); 7)盈亏平衡点: 42%;

按照有关项目经济评价标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务指标要求,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8%的基准社会折现率,财务净现值大于零的参考指标,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24.62%、财务净现值291万元,项目投资回收年限:4.97年(含建设期1年);说明该项目在财务、经济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四、借款偿还能力

项目年可用于清偿借款和贷款的资金来源充足,年固定资产折旧费用27.86万元,摊销费2.80万元,项目运行期前五年累计折旧费

111.45万元,累计摊销费11.20万元,项目运行期前五年累计实现利润为287.14万元,项目合计清偿还债能力达到409.79万元。项目借款总额为140万元,分2年等额偿还,年偿还70万元。全部偿还借款占可还款金额的34%,占项目利润51%。因此,项目具有较好的清偿能力。

五、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经测算,项目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点为42%,即年销售收入达到75.77万元,或销售34.44万袋菌种,项目可保本经营,高于此值即可盈利,说明项目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详见图12-1)。

2、敏感性分析

对项目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三个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在变动幅度±10%的情况下,经过计算表明,对项目主要财务指标最敏感的因素是销售收入,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额,项目经营成本对项目敏感性影响最小(详见表12-2)。

因此,本项目提高产品质量,保持较高的销售价格,增加各种菌种的产量和销售数量对经济效益提高非常重要。

六、社会效益分析

1、实现反季节食用菌生产,丰富居民的菜篮子,满足部分居民高档次生活需求。年供应优质菌种82万袋,用于800~1000栋温室生产食用菌。

2、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农牧区脱贫致富的进程。项目实施后,带动1500~200x户农牧民进行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平均每栋生产食用菌2720公斤,每栋收入为12248.26元,纯利润为5000-6000元,人均增加收入1000-1500元,此项目投产后,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对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意义重大。

3、该项目实施后,实现“科技+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运作,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基础,有效地引选优质食用菌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联合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实现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同时发挥家庭生产成本低、责任性强的优势,完善高原食用菌规范化生产体系,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而且对发展优质、高效的食用菌产业,也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通过科技培训,可极大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加市场营销经验,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该基地建成后,将对xx省白色农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带动食用菌保鲜、加工和销售等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200x栋日光温室增加就业岗位约6000个,相关就业人员达到万名,进一步加快我省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弥补产业化运行体系的不足。

5、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扩大,将带动菌类机械及菌需物资行业,饮食业、保鲜业、包装业、储藏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农牧区农牧民增收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是具体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农牧区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七、生态效益分析

食用菌属真菌门的担子菌纲,是一类可以消化、利用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以及作物秸秆、木屑、籽壳、畜粪等有机垃圾,生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和药用真菌的生物类群。发展食用菌的栽培和加工、产业不仅可延长农产品、林产品、草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提高农、林、牧、草等产业的综合效益,而且可以采取生物措施使秸秆、锯末、林木枝叶、枯草、籽壳、畜粪等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秸秆、枯技落叶和枯草焚烧对环境造成的

污染,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食用菌栽培及加工产业的发展对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栽培食用菌后剩余菌糠经过加工后是很好的优质饲料,可发展养殖业。另外菌糠等废料经过消毒、粉碎、发酵等环节处理后,全部转化为有机肥料,重新返回田间,参与再生产,对农田培肥地力有重要作用,可安全种植蔬菜。

第十三章 结论和建议

一、综合评价

1、项目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该项目符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指导方针和规划,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因此,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开发xx农业资源,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良好,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对发展xx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优质食用菌产业化,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2、项目市场分析充分,设计规模适宜,结构合理

该项目根据产品市场现状,充分分析了其供求状况,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市场需求潜力大,分析科学详尽。项目设计规模适宜,产品适销对路。实施周期短,见效快,原辅材料有保证,交通方便、水电设施具备,产品有销路,市场前景广阔。

3、项目技术工艺可行,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合理,选用工艺设备先进适用

该项目选用的工艺设备先进、适用、起点高、技术新、生产工艺

科学、技术设备先进,各项技术切实可行。与项目区的建设条件相适应,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合理,技术工艺可行,且技术有保障。项目主办单位有承担本项目的能力。

4、项目管理系统健全

该项目组织机构责权明确,经营机制科学有效,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合理可行,组织管理科学,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投产运营。

5、项目投资估算合理,财务经济效果明显

项目投资估算科学有据,资金来源及运用合理,建设规划符合实际,收入成本计算正确,财务指标效果明显,贷款偿还有保证,市场风险小,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可行,经济效益显著。

6、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高

该项目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项目生态效益好。此外,项目还可解决当地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项目社会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该项目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 一号文件”精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现有技术实施与运行保障可靠,可完成项目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因此,整个项目是可行的。

二、问题与建议

1.存在问题

(1)生产规模小,社会参与程度不够。由于传统农业思想观念的束缚,部分干部群众对食用菌产业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全社会参与开发的力度不大。就目前发展较好的xx、大通、湟中三县(区)来讲,产业链条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户直接种植受益方面基本属于空白。个体私营企业、农村能人投资食用菌开发的积极性不高。从目前食用菌龙头企业生产和基地建设的状况看,行政推动多,主动开发少。大多数经营业主实力不足,小打小闹,各自为阵,协作意识不强,

企业之间无序竞争,形不成合力,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2)市场营销环节薄弱,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当前全省食用菌开发仍处于以生产为主的初级状态,市场营销环节十分薄弱,产供销加一体化经营尚未形成。全省绝大多数县(区)的产品只在本辖区销售,县内外、市内外、国内外市场营销渠道尚未打开,大部分菌品只能以初级鲜品销售为主。同时在生产上缺乏统一布局,盲目性较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基地与种植户之间衔接不紧密,关系不稳固,多数处于分散生产经营状态,互相压价现象时有发生。收购产品有限,数量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尚未形成食用菌开发的良好格局。

(3)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没有专项资金扶持的情况下,多数农户难以解决投入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4)食用菌产业区域布局还不尽合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布局及产品结构在一些地方还不尽合理,加上食用菌开发的专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指导人员的匮乏,技术指导缺乏,加上生产者经验不足,还没有积累和总结出切合生产实际的规范性技术标准,产品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不强。

(5)生产企业的市场介入度低。近年来,政府在食用菌产业扶持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搞了一些基地。但由于管理松散,任其发展,从而形成各自为阵、生产销售脱节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2、建议

(1)及时组织引进国内外新品种,组织进行优势菇种的筛选和栽培技术研究,向生产中提供并推广示范新品种。

(2)组织力量对食用菌病害的预防和生物防治药物的研究,尤其是食用菌细菌性斑点病和根蛆虫害严重,研制出有效的生物菌剂已成了当务之急。政府应拨出科研经费支持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间的科技合作,推进此项工作的研究,使防治药物尽早上市,防治病虫的扩散和蔓延。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菌种培养、分离设施老化,人工实验室不完善,已制约了食用菌菌种的快速引进和种质的检测。政府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比较完整、先进的菌种培养、分离、检测、鉴定的实验室,配齐设备,以利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4)推进保鲜技术的研究。根据产业发展要求,组织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食用菌保鲜技术的研究,使经过保鲜技术处理的食用菌既达到绿色、安全的技术要求,又要使食用菌在保质期内保持食用菌的风味和香味不变,并可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5)加强食用菌种植技术的普及工作。应根据不同季节和食用菌的不同品种,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种植户,尤其是新发展户的技术普及工作。从菌种接种、配方、消毒、湿度控制等环节进行指导。

(6)食用菌废料技术的开发。目前生产中食用菌废料,包括废塑料袋和废菌料,如不及时处理,将污染环境,要加强废料的应用研究,防止废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xx食用菌菌种繁育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xx食用菌菌种繁育及示范基地建设2.建设性质:改扩建3.建设地点:xxxx产业园xx路xx号4.建设单位: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法人代表:xxx6.技术负责人:xxx二、建设规模计划扩建1490㎡的食用菌繁育基地,新建第三代改造型日光节能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zq0m2dn7444p5c1cp2i5zpak1cslt00dc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