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背后
江苏省邗江中学 金婧
[学科核心素养]
(1)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
(2)能够采用计算机领域的学科方法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3)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运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过程与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创作作品。
(4)在信息交流或合作中,尊重不同的信息文化,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信息社会中。
[课程标准要求]
(1)根据任务需求,选用恰当的软件工具或平台处理数据,完成分析报告,理解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意义。
(2)从生活实例出发,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性,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
(3)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学业要求]
了解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能够用软件工具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和表示简单的算法。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
[学情分析]
尽管高中学生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如文章编辑、绘画和简单地多媒体处理),但对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了解不够;多数人只是具备操作技术工具的技能,知道解决问题的程序界面,而对其工作方法和应用流程不了解,对解决问题的算法不甚明白。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趋于成熟,能够对自己的思想观点进行论证,能有条理地对各项经验加以说明。
[教学目标]
(1)通过人工方式与计算机处理方式的对比,学会将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转化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算法的概念。
(2)在小组合作探究邮件合并功能的过程中,理解原理,掌握方法,逐步形成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学科方法。
(3)通过绘制流程图,激发探究计算机解决问题奥秘的兴趣,感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方案,用流程图表示邮件合并的实现过程。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以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进行问题求解为主线。从参与国庆晚会筹备工作入手,引出制作邀请函的问题需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人解决问题过渡到计算机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以学科思维分解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通过分组探究,建立模型,帮助学生找出对应的计算机操作。通过绘制流程图,理解算法,进一步将解决问题的操作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和可执行的操作,为以后程序语言设计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研究讨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逐步揭开软件背后的神秘面纱。
[教学环境]
(1)硬件环境:网络机房
(2)软件环境:word,Excel,迅捷在线流程图绘制/画程软件 (3)教学素材: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过程与内容 1.需要解决的问题背景: 一年一度的国庆晚会即将拉开帷幕,大家作为邗中的一份子,人人都是志愿者,都在为国庆晚会出力。这不,我们班需要为这次晚会制作邀请函,邀请我们高一年级的家长代表观看演出(展示邀请函),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创设情境 务? 问题导入 2.问:你打算怎么做?一张一张做吗?还是有其他的办法? 3.大家想到利用计算机解决,那如何解决? 4.那我们今天就来探一探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背后 学生活动 观看PPT,进入状态 设计意图 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引起学生兴趣 连续追问引发学生思考效率问题,自然解决问题的“自动”与“批量”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观察,联联系到计算机想 思考,回答
环节 协作探究 构建方案
过程与内容 活动一:分析人解决问题的过程 1.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制作一张邀请函) 分析问题 (已知条件) 解决步骤 结果 学生活动 思考 通过文字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 1.将人员姓名1.空白邀请函 完成一张邀写入对应位置 2.人员信息 请函 2.显示 2.不过我们邀请的人员比较多,数据量稍大,又如何解决? 根据问题引领,观察通过问题引导,初步构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讨论,研究,寻求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原理 引导学生分思考,分析,回答问题 分组互动,分解步骤 建立模析:完成上述生活中的实际工作,需要分解为哪些具体步骤 对求解问题的步骤进行模型抽象,采用 邀请函,找出规律 观察邀请函,找出规律 问题: (1)哪一部分内容是固定的?(邀请函主体部分) (2)哪一部分内容是可变的?(姓名) 我们想要制作全部邀请函,其实就是在主文档中插入变化的数据。 邀请函主体(固定)+人员名单(可变)主文档 数据源 ↓(合并) 批量生成全部邀请函 活动二:根据文字,建立模型 组织学生讨论 问题1:邀请函模板如何制作? 问题2:人员信息应做何处理? 问题3:如何合并?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准备电子版空白邀请函模板 →word电子文档 准备邀请人员姓名信息 →Excel建立包含姓名字段的表格 从人员信息表中找到人员姓名 →读取 第4步 将姓名写入电子版邀请函相应位置
环节 第5步 →输出 过程与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型,逐步找自顶向下逐步到计算机能细化的思想分执行的操解步骤,让学作 参考示例,小组讨论,尝试利用“画程”软件绘制流程图,掌握将思维可视化,分享探究历程 使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形成逻辑抽象思维 。 生找出并理解计算机能识别的且能自动执行的本质性操作 生成有人员姓名的邀请函 →合并一张邀请函 继续跳至第3步,直至全部完成,问第6步 题解决 →循环 活动三:根据模型,绘制流程图 上面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其实就是算法。 前2步:我们是借助软件工具完成了数据的预处理 第3步到第6步:可不可以依靠计算机自动完成呢?如果可以,要让计算机解决问题,必须明确地告诉它要处理的具体对象和每一步准确的处 协作探究 理过程,否则计算机就无法工作,所以我们往往构建方案 先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姓名是变化的量,设姓名为N 算法表示方法。 从单次到批量,逐步完善
环节 过程与内容 老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完善流程图 3.展示学生结果 学生活动 展示,交善 设计意图 为学生提供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流、修改完交流合作、发有了流程图,还必须翻译成计算机语言,也就是程序设计语言,这样计算机就可以按照程序指令执行。程序设计语言是我们以后学习的重点。今天,我们的word里面已经有类似的程序,封装成了“邮件合并”功能,我们可以利用它完成邀请函的合并制作。 活动四:体验邮件合并功能 提示:打开主文档文件(邀请函模板),右击工具栏空白处-选择“邮件合并”-打开“邮件合并”工具条 第1步:邀请函模板(主文 档) 第2步:人员信息表(数据源) 第3步:查找人员姓名→读 取 第4步:将姓名写入邀请函 相应位置→输出 聆听,思考 尝试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掌握方法,验证与之前的解决方案是否一致 展示,学生互相点评作品 通过体验邮件合并功能完成邀请函制作,一方面是对前面解决方案设计的验证,另一方面消除计算机程序的神秘。不仅是知其然,停留在工具的使用掌握,更是知其所以然,探究方法背后的学科思维。 数据预处理 体验功能 验证方案 打开数据源 插入域 归纳邮件合并与之前通过拓展,让学生继续思考类同模式,将本节课内容 思考,简思路 带入生活,理解其他应用原理及意义。 帮助学生归纳运用计算思维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方案的对应关系 第5步:生成有人员姓名的邀请函→合并完成 执行邮件合并 第6步:继续跳至第3步,直至全部完成→循环 问题推广: 探究: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是否遇到过其他要说明基本类似的工作模式?有哪些应用?(静态内容与动态数据结合)(ASP网页、拼图APP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