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中医与哲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谈中医与哲学

邵晟东

王洪利团队推出的《炎黄中道健康要略丛书》,秉承中华传统哲学精神,挖掘儒释道养生经典以及中医身心调理精华,总结行之有效的临床实践经验,努力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提出了一套独特的保健养生方法。

书将成,老友岳琨嘱我写一篇谈中医与哲学的文章。其实,对中医和哲学,我都只是业余爱好而已,岂敢献丑。然而,在老朋友再三敦促之下,坚辞似有不恭之嫌,只好不揣浅陋,把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写出来,供朋友们参考。

谈中医,不能不谈所谓的“中西医之争”,也不能不谈哲学。

中医,是指中国的传统医学,这是没有争议的;但一般人所说的西医,实际上指的却并不是西方的传统医学,而是现代医学(以前曾被称为新医)。所谓的中西医之争,其实是中医和现代医学之争;真正意义上的西医——西方传统医学——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现代医学并不是西方传统医学在自身逻辑基础上自然成长的结果。了解医学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现代医学的主要基石,如细胞学、细菌学和药理学等等,都是科学进步的产物,与西方传统医学并没有直接关系。而科学的进步,是人类理性逐渐成熟的必然结果,没有地域的和民族的色彩,不是所谓西方思维方式或西方哲学所特有的产

物。现代科学和随之而来的现代医学,只是因为发端于西方,被很多人误称为西方科学和西医。

与西方传统医学相比,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很明显。实际上,除了医德和一些大原则之外,西方传统医学已经被淘汰,基本不存在了;而中医由于其系统的理论、丰富的经验、可观的方药体系和经络学说,依然发挥着重大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面对现代医学,中医却呈现出明显的弱势。这主要表现在中医缺少现代医学所拥有的雄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强大的技术手段。在这些领域,中医与现代医学没有什么好争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学习和吸纳。这一点,我想不会有太多争议,稍有理性的人,谁会去排斥已经被验证的科技成果呢?实际上,很多中医的学校、医院和医生都正在这么做,他们正在用现代科学知识重新检验中医的方药体系,正在用科学方法重新研究认识经络,正在把强大的新技术用于诊断和治疗。

争论主要发生于理念或哲学层面。

一些支持中医的人批评现代医学不讲辨证施治,缺乏整体观,千人一方,万人同药等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现代医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正在迅猛发展的、开放的科学体系,与辩证施治、整体观等中医哲学并不矛盾;虽然一些医生在实践中确有简单、片面的做法,但那属于医生个人的水平问题,而不是现代医学本身的问题。而千人一方、万人同药在有些情况下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中医也有类似的情况,否则中成药卖给谁?

反对中医的人主要批评中医不科学,认为阴阳五行概念陈旧,方药体系未经科学经验等等。这种批评不无道理,毕竟中医形成体系时,现代科学还未兴起。但一些批评者往往忽略了两个重要事实:一,中医界很多人正在努力与现代科学接轨,并已取得许多成果;二,未经科学经验,不等于没有效果、没有价值,中医持久的生命力就是证明;而科学检验需要时间,尤其是对中医这样庞大的体系。

其实,从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医学正处在进步过程中,远非十全十美,全知全能,未知领域依然辽阔,解决不了的问题依然很多,这给传统医学留下了相当大的生存空间。而中国的传统医学,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各种传统医学中体系最完备、经验最丰富、影响最广大的一支,是最有开发价值的富矿。用现代科学手段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矿藏,必能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而经过现代科学洗礼的中医,必将汰除谬误,验证精华,提升自身,最终跻身于现代医学的殿堂,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最后完成之前,中医仍然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经过发展,逐渐融入现代医学成为其组成部分,对中医来说,不是耻辱,而是荣耀。发端于西方的现代医学,早已成为全人类的事业,为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西方人士(包括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多。与真正的西医——西方传统医学——相比,中医能够对现代医学做出的贡献要大得多,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

在中医的宝库中,除了方药体系中已经和将会被科学验证的大量精华,以及经过科学验证后有可能发扬光大、造福人类健康事业的经

浅谈中医与哲学

浅谈中医与哲学邵晟东王洪利团队推出的《炎黄中道健康要略丛书》,秉承中华传统哲学精神,挖掘儒释道养生经典以及中医身心调理精华,总结行之有效的临床实践经验,努力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提出了一套独特的保健养生方法。书将成,老友岳琨嘱我写一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zofk35kzk8az813jgo32teb88j4i5005w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