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食品化学习题集有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最佳条件。( √ )

24、L-异抗坏血酸有着与L-抗坏血酸相似的化学性质,然而没有维生素C活性。( √ ) 25、叶绿素、脱镁叶绿素分别是绿色和橄榄褐色的。(√ ) 26、低温能使食品原料中酶的活力下降,所以保藏食品只要在水的冰点温度以下即可有效抑制酶促反应。( × )

27、铁含量高的食品一定是良好的补铁食品。( × )

28、蛋白质在乳化作用前的部分变性,如果没有造成不溶解,通常能改进它们的乳化性质。( √ )

29、化学形式和溶解性会影响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例如Fe3+难溶,不利吸收,而Fe2+易于吸收。( √ )

30、水具有异常高的热容和相转变热,较低的密度和正常的粘度。( √ )

31、L-脱氢抗坏血酸有着与L-抗坏血酸相似的化学性质,然而没有维生素C活性。( × ) 32、pH对花色苷的结构有影响,从而导致颜色发生变化。( √ ) 33、叶绿素、脱植醇叶绿素都是脂溶性的。( × )

34、一种食品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高,则说明它是这种营养素的良好来源。( × ) 35、脂肪氧合酶只影响食品的营养质量。( × ) 36、食品级酶制剂通常含有其它的杂酶。 (√ )

37、温度越高酶催化反应的速度越快,所以应尽可能提高酶催化反应的温度。(× ) 38、pH影响由蛋白质稳定的乳状液的形成和稳定。( √ ) 39、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故无营养价值。( × ) 40、油脂氢化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 ) 41、Aw越低,食品的稳定性越高。( × )

42、叶绿素是水溶性的,常可用水溶解后用有机溶剂将其沉淀出来。( × ) 43、光敏氧化与自动氧化的机制不同,前者速度快。(√ )

44、蔗糖加入至蛋白质溶液会损害蛋白质的起泡能力,但可以改进泡沫的稳定性。( √ )

问答

1、 简述血红素的氧合作用和氧化作用,并说明两种作用分别对肉色产生怎样的影响? 氧合作用:血红素中的亚铁与一分子氧以配位键结合,而亚铁原子不被氧化,这种作用被称为氧合作用,使肉色呈现鲜红色。 氧化作用:血红素中的亚铁与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血红素的作用被称为氧化作用,使肉色呈现褐色。

2、利用食品化学知识,判断蛋清与全蛋的起泡性哪个更好,并加以解释。 答:蛋清的起泡性更好,因为蛋黄中的卵磷脂会起到削弱泡沫稳定性的作用。 3、简述影响味觉的因素

答:(1)温度:在10至40℃之间较敏感,在30 ℃时最敏感。

(2) 时间:易溶解的物质呈味快,味感消失也快;慢溶解的物质呈味慢,但味觉持续时间长。

(3) 各种味觉的相互作用: ①味觉的相乘效果 ②味觉的相消效果 4、简述脂肪氧化速度与水分活度的关系(可画图表示),并简要解释。] 在aw=0-0.35范围内,随aw↑,反应速度↓的原因:

1、 与脂类氧化生成的氢过氧化物以氢键结合,保护氢过氧化物的分解,阻止氧化进行 2、这部分水能与金属离子形成水合物,降低了其催化性 在aw=0.35-0.8范围内,随aw↑,反应速度↑的原因: 1、水中溶解氧增加

2、大分子物质肿胀,活性位点暴露加速脂类氧化.的流动性增加. 当aw>0.8时,随aw↑,反应速度增加很缓慢的原因: 催化剂和反应物被稀释. 5、“Aw可以很好地预测食品的稳定性。”这一结论适用于冷冻食品吗?为什么?

答:不适用。因为在冻结温度以上, aw是样品组分与温度的函数,且前者是主要因素,在冻结温度以下,aw与样品组分无关,只取决于温度,不能根据aw预测受溶质影响的冰点以下发生的过程,如扩散控制过程,催化反应等.。另外,冻结温度以上和以下aw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6、简述影响食品加工贮藏中维生素保存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包括: 原料对食品加工中维生素含量的影响;前处理对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影响;热烫和热加工造成维生素损失;产品贮藏中维生素的损失;加工中化学添加物和食品成分的影响

7、如果不希望在食品体系中发生美拉德反应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注意选择原料:如土豆片,选氨基酸、还原糖含量少的品种,一般选用蔗糖; 保持低水分:蔬菜干制品密封,袋子里放上高效干燥剂。如SiO2等;应用SO2;硫处理对防止酶褐变和非酶褐变都很有效;保持低pH值:常加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其它的处理:热水烫漂除去部分可溶固形物,降低还原糖含量,钙处理如马铃薯淀粉加工中,加Ca(OH)2可以防止褐变,产品白度大大提高。

8、 米,面精制后,将怎样影响其营养价值?

答:有利方面:去除了麸皮,防止了麸皮中的植酸和纤维素降低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不利方面:损失了外层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因此加工精度必须适当。

9、 试述美拉德褐变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并举出利用及抑制美拉德褐变的实例各一例。 答:糖的种类及含量; 氨基酸及其它含氨物种类;温度:升温易褐变;水分:褐变需要一定水分; pH值:pH4—9范围内,随着pH上升,褐变上升,当pH≤4时,褐变反应程度较轻微pH在7.8—9.2范围内,褐变较严重;金属离子和亚硫酸盐。利用美拉德反应生产肉类香精,全蛋粉生产中加葡萄糖氧化酶防止葡萄糖参与美拉德反应引起褐变。 10、试举出三种肉及肉制品的护色方法,并说明护色原理。

答:方法有:(1)采用低透气性材料、抽真空和加除氧剂.原理:防止肌红蛋白被氧化。此法优点在于:打开包装时肌红蛋白同大量氧接触,生成氧合肌红蛋白,肉色鲜红。(2)高氧压护色。原理:保持氧合肌红蛋白状态,肉色鲜红。(3)采用100%CO2条件,若配合使用除氧剂,效果更好。原理:防止肌红蛋白被氧化。 11、试述影响食品中脂类氧化速度的因素。

答:反应物的结构、温度、Aw、食物的表面积、光照、催化剂、抗氧化剂。 12、“Aw可以很好地预测食品的稳定性。”这一结论适用于冷冻食品吗?为什么?

答:不适用。因为在冻结温度以上, aw是样品组分与温度的函数,且前者是主要因素,在冻结温度以下,aw与样品组分无关,只取决于温度,不能根据aw预测受溶质影响的冰点以下发生的过程,如扩散控制过程,催化反应等.。另外,冻结温度以上和以下aw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13、举例说明内源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答:颜色:脂肪氧合酶、多酚氧化酶;质地:果胶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风味:过氧化物酶、脂肪氧合酶、柚皮苷酶;营养质量:脂肪氧合酶,抗坏血酸酶,硫胺素酶,核黄素水解酶

14、米饭、馒头放置在冰箱中为什么会回生,其本质是什么?

答:因为冰箱冷藏的温度正是有利于淀粉老化发生的温度,而回生的本质正是淀粉老化。

15、简述食品中气味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答:生物合成; 酶直接作用;酶间接作用;加热分解;微生物作用。 16、简述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 答:温度:2~4℃ ,淀粉易老化,>60 ℃或<- 20℃ ,不易发生老化;含水量:含水量30~60%,易老化,含水量过低(10%)或过高均不易老化;结构: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易老化(粉丝);聚合度:n 中等的淀粉易老化,提高,不易老化;共存物的影响:脂类和乳化剂可抗老化,多糖(果胶例外)、蛋白质等亲水大分子,可与淀粉竞争水分子及干扰淀粉分子平行靠拢,从而起到抗老化作用。

17、简述食品蛋白质适度热处理的意义

答:破坏食品组织中酶,有利于食品的品质,防止食品贮藏过程中变色、变软、产生不良风味;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提高蛋白质消化率,促进蛋白质消化;破坏抗营养因子,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18、简述Maillard反应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答:不利方面: 营养损失,特别是必须氨基酸损失严重;产生某些致癌物质 有利方面:褐变产生深颜色及强烈的香气和风味,赋予食品特殊气味和风味. 19、简述如何控制酶促褐变。

答:(1)抑制酶活:加热灭酶;调节pH;加酚酶抑制剂 (2) 除氧 20、简述蛋白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用于提高食品的质地和风味。例如: 干酪制造,焙烤工业,肉类嫩化,啤酒生产 21、试举出三种护绿技术,并简述原理。 加碱护绿:中和H+,防止Mg2+被H+置换

高温瞬时灭菌:减轻组织破坏程度,减少叶绿素同有机酸接触。 加入铜盐和锌盐:用Cu2+,Zn2+置换Mg2+生成更稳定的绿色物质 22、简述嗅感理论中的“立体化学”理论。

答:这是一种经典理论,该理论提出由于化合物立体分子的大小、形状及电荷有差异,人的嗅觉的空间位置也是各种各样的,一旦某种气体分子能象钥匙开锁一样恰如其分的嵌入受体的空间,人就能捕捉到这种气体的特征气味。

这几天为工作的事情繁忙做得比较寥寥草草,问答题和解释题 用红色标了 填空题红色是该空的答案…..

食品化学习题集有答案 

在最佳条件。(√)24、L-异抗坏血酸有着与L-抗坏血酸相似的化学性质,然而没有维生素C活性。(√)25、叶绿素、脱镁叶绿素分别是绿色和橄榄褐色的。(√)26、低温能使食品原料中酶的活力下降,所以保藏食品只要在水的冰点温度以下即可有效抑制酶促反应。(×)27、铁含量高的食品一定是良好的补铁食品。(×)28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zmpj0iwue3sk4u08kh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