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
淡水需要净化才能成为我们使用的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可以通过_____操作去除水中的不溶物;利用活性炭,不仅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还可以_____;水的硬度过大会影响生产和生活,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_____来鉴别硬水和软水,然后利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
A洗脸、刷牙时随手关闭水龙头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用洗衣机洗一件衬衫 D使用节水型马桶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你回答: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若该气体的体积为8mL,则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_____mL,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结合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实验1,能观察到_____(选填“A”或“B”)中溶液逐渐变红;实验2,对比试管c与试管_____中的现象,可判断铁生锈与氧气有关;实验3,水的作用是________。 A 作反应物 B 隔绝空气 C 提供热量 18.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____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
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连接A、B装置,观察到B装置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实验室利用C、D装置制取CO2并验证性质。C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D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若用G装置收集,气体应从_____接口进入。用H装置可以制造“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KOH溶液挤进圆底烧瓶时,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喷泉”现象。若将烧瓶内的CO2换成下列四种气体中的_____仍可产生“喷泉”现象。(填编号)
A SO2 B H2 C CO D HCl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化学与环境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在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数倍。在一定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 (1)上述途径合成尿素(生成物中还有水)的反应可以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20万吨尿素,最多可固定二氧化碳多少万吨__________________? (3)尿素[CO(NH2)2]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O:N:H=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B选项是错误的的叙述,在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溶解度的数值增大,没有晶体析出 ;C选项根据溶解度的数值,可知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故选C
考点:溶解度曲线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侯德榜为纯碱、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故选C。 3.D 【解析】 【详解】
A、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指示剂不能直接滴入试剂瓶,会污染试剂,选项A错误; B、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用来溶解配制溶液,可以用烧杯配制,选项B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选项C错误; 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选项D正确。故选D。 4.C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溶于水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由金属或A. H2O属于氧化物, B. NaHCO3 属于盐; C. Ca(OH)2 属于碱; D. 铵根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碱。H3BO3属于酸。故选C。 5.D 【解析】 【详解】
A、称量溶液质量为136克,不能说明该溶液是饱和溶液,比如20℃时120g水溶16g氯化钠,不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 加入氯化钠,有固体不溶,不能说明是饱和溶液,加入氯化钠溶一部分,剩一部分不溶,原溶液不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恒温蒸发,有固体析出,原溶液不是饱和溶液,恒温蒸发也会析出固体,故选项错误;
D、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100克水,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36g:100g=9:25,能证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A 【解析】 【详解】
A、酒精溶液和糖水都不容易导电,因此通过测导电性不可以鉴别酒精和糖水,故方法不正确; B、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显粉红色,遇碱性物质显蓝色或绿色或黄色,白醋呈酸性,纯碱溶液呈碱性,则紫甘蓝汁可鉴别白醋和纯碱,故方法正确;
C、灼烧棉花有烧纸的气味,而灼烧羊毛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现象不同,使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线与棉纱线,故方法正确;
D、铁能够被磁铁吸引,而铝不能被磁铁吸引,因此通过磁铁吸引可以鉴别铝制易拉罐和铁制易拉罐,故方法正确; 故选:A。 【点睛】
题为物质鉴别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选择的鉴别方法要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 7.C 【解析】 【详解】
A. 工业上含硫酸废液用熟石灰处理后排放,因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使水呈中性,符合环保理念;
B. 化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符合环保理念;
C. 将使用过的干电池直接丢入垃圾堆中,会导致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 D. 实验室将未反应完的锌粒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C。 8.A 【解析】 【详解】
三红蜜柚属于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故选A。 【点睛】
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糖类、脂肪、维生素、蛋白质、水、矿物质。 9.C 【解析】 【详解】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错误;
B、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g、H、Fe、Zn,Al,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钙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
D、硫、硫化氢、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0、-2、+4价,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 10.A
【解析】 【详解】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会造成溶剂水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的溶质质量,引起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1.C 【解析】 【详解】
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说明了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故A正确;
B、蜡烛燃烧时,蜡烛既有熔化成液体过程,又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过程,既有化学变化,又伴随物理变化,故B正确;
C、高炉炼铁,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中的氧化铁,不是焦炭直接还原赤铁矿中的氧化铁,故C错误; D、煅烧石灰石是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实现了CaCO3→CaO的转化,故D正确。故选C。 1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A)+m(B)=m(C)+m(D)=2.8g 因为m(A)∶m(B)=4∶3,所以m(B)=2.8g?3=1.2g,故选B。 7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TiCl4+O2【解析】 【详解】
生成物为二氧化钛和氯气,含有钛、氧和氯等元素,则反应物也应含有此三种元素,四氯化钛含有了钛和氯元素,因此剩余的为氧元素,题目信息说明反应物还有气体单质,所以气体为氧气,因此是四氯化钛与
一定条件TiO2+2Cl2 -1、0
【精选3份合集】江苏省常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