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 化学结构 和在环境中的 存在
状态 。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 机械迁移 、 物理化学迁移 和 生物迁移 三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 和 生活污染源 。
二、选择题
1、
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C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
三、问答题
1、
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的特点:1.毒性极强;2.极难降解;3.滞留时间长,能导致全球性的传播;4.沿食物链浓缩放大,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
5.对人类的影响会持续几代,对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b.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能干扰机体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或清除的外源性物质,具有拟天然激素或抗天然激素的作用。比如,邻苯二甲酸酯,酚甲烷等,广泛存在于塑料玩具、奶瓶、化妆品和其他塑料消费品中。前者危害男婴的的性征发育,引起生殖系统的癌症,后者可导致女性患上乳腺癌。邻苯二甲酸类衍生物多为酯类,不易溶于水,但能溶于加温过的或者脂肪性食品。 c. “三致”化学污染物
2、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污染物可在单独环境要素圈中迁移和转化,也可超越圈层界限实现多介质迁移、转化而形成循环。排入水体中的无机汞,经水体微粒物质的吸附、凝聚后很快淀积在沉积物中,并在微生物参与下转变成剧毒的甲基汞再溶于水中,被水生生物吸收和转移,经排泄或腐烂分解后再归还水体,形成一个的生物地球化学流。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一、填空
1、大气中的2可以转化成 硝酸 、 3 和 N2O5 。
2、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 光化学 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3、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 颗粒物的粒度 和 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性质 有关,去除方式有 干沉降法 和 湿沉降法 。
4、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5、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
7、温室气体主要包括 、 2 、4 、 、臭氧、C2H22等,其中对温室效应贡献最
大的是 二氧化碳 。
10、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 11、硫酸型烟雾为 还原性 型烟雾,而光化学烟雾为 强氧化性 型烟雾。
12、大气中4主要来自 有机物的厌氧发酵过程、反刍动物以及蚂蚁等的呼吸过程、
原油及天然气的泄漏_的排放。
13、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物种主要有 水蒸气 、 氮氧化物 和 氟氯烃
三类。
二、选择题
1、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A风 B湍流 C天气形式 D地理地势 2、大气中自由基的来源有 D 的光离解。 A O3 B H2 C H2O2 D 2
3、烷烃与大气中的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B。 A B R自由基 C H2O D 2 4、酸雨是指 C 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A <6.0 B <7.0 C <5.6 D <5.0
5、 辐射一定时间产生的量可以衡量光化学烟雾的严重程度。
A O3 B 2 C 碳氢化合物 D 2
6、 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D。
A 寒冷的夜间 B 多云的冬季
C 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 寒冷而晴朗的夜间
7、大气中微粒浓度为50 μ3
时,大气能见度约为。1207.5 (r为能见度 单位为粒子浓度 单位为3)
A 15 B 12 C 24 D40
8、大气中还原态气体(如H2S)主要被氧化。
A O2 B C O3 D高价金属离子
9、根据的三模态模型,粒径小于的粒子称为爱根核模。
A 0.05 B 0.1 C 1 D 2
10、2的液相氧化有多种途径,其中A的效果最好。
A O3氧化 B 催化氧化 C H2O2氧化 D 非催化氧化
11、气溶胶中粒径的颗粒,称为飘尘。
A >10 B <5 C >15 D <10
三、问答题
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危害,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主要成分: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以硫酸为主
c
环境化学题习题及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