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

2017-2018学年 一 年级第 二 学期 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制定者: 2018年2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 学具 实践 活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要求 1.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 2.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 3.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4.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 1.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 2.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3.通过做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 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2.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 4.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1.石头 1 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行观察和描述。 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 1.具有多种特征的一套石头。 2.托盘、放大镜。 1.观察并描述石头。 2. 2-5 第一单元 石头与泥土 2.玩泥巴 1 重点:在玩中感受泥土的特点。 难点:学习用泥土做一个泥塑物品。 1.用于采集泥土的小铲子和塑料盆。2.泥土、培养皿、白色托盘。 3.筛孔由大到小的三种规格的筛子。 4.用于和泥的容器。 1.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 2.用于筛去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培养皿。 3.用于做渗水实验的器材:过滤杯、烧杯、水 1.采集泥土。 2.筛泥土。 3.做泥塑。 3.沙子与黏土 1 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1.从土壤中分离出黏土。 2.描述并区分干沙子和干黏土。 3.做渗水实验。 4.水是什么样的 1 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 2.通过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通过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知道水可以流动。 3.学会用气泡图呈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加以呈现。 1.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 2.学生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 1.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白醋、水、牛奶、白糖水。 2. 6-9 第二单元 水 5.玩转小水轮 1 重点:知道水有力量,1.学习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简单并尝试通过实验发现水工具组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小水轮。 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2.能有意识地通过公平对比,发现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快慢。 小水轮转动的快慢。 难点:在让小水轮转得3.通过看图片和相关视频,了解人更快的活动中,能有意类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识地进行公平对比。 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3.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1.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2.通过做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1.教师材料:人类对水力资源利用的相关图片、视频。 2.学生分组材料:厚约2厘米的胡萝卜1段、铝片4片、长铅丝1根,水槽架子、漏斗2个、粗细不同的橡皮管各2根、水杯、水。 6.盐和糖哪儿去了 1 重点: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难点: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概念的认识。 1.学生材料:盐、红糖、沙子、面粉、烧杯、滤 纸、搅拌棒。 第三单元 10-13 空气 7.找空气 1 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1.学生分组材料:塑料袋4个、安全图钉、口哨、水槽。 8.这里面有空气吗 1 9.空气是什么样的 1 第四单元 14—17 动物与植物 10.形形色色的动物 1 11.多姿多彩的植物 1 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1.通过猜想和验证空瓶中是否含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里有空气。 2.通过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气。 3.通过拓展活动,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检测空桶中是否有空气,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1.通过玩气球的活动,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2.通过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水杯里和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的活动,知道空气会流动。 3.通过与水的类比,运用多种感官比较全面地描述空气的特点。 1.通过动物图片、知道动物是形形色色的,能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 2.在猜谜、模仿等游戏活动中,学会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 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科学学习的乐趣。 4.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1.通过图片、标本或者实物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 2.通过测量树的粗细、拓树皮、用鼻子闻等多种方法,初步认识并描知空气的存在。 重点: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难点:认识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1.学生分组材料:水槽、矿泉水瓶、粉笔、石块、 海绵、砖块、弹珠。 重点:认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点。 难点: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会流动。 1.学生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气球、气筒、水槽、矿泉水瓶、杯子、纸屑。 重点:认识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动物。 1.教师材料:动物图片、 难点:用多种方法初步多媒体课件、记录纸等。 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认识自然界中多1.教师材料:植物图片、姿多彩的植物。 植物视频资料、多媒体 难点:用多种方法初步课件、记录纸等 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 12.动物·人 1 述植物的特征。 3.通过讨论,意识到植物的生命也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1.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人和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通过讨论,发现人和灵长类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通过交流,认识到人与智能机器人的不同之处。 重点:归纳人和动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比较人和机器人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材料:图片、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记录纸等 18 专项学习 1 重点:研究一个问题,1.教师材料:介绍法布交流展示自己的发现。 尔研究昆虫的故事的图难点:提出一个可以研片和视频。 究的问题。 期末复习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 图文

××小学2017-2018学年一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学科)教学计划制定者:2018年2月教学重点教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z1sk8nek14zk8m0hvkq6k2tg1xudp00s7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