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开发建设类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治理后的林草覆盖率为9%。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减轻了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8 结论与建议 1.8.1 结论

(1) 项目区位于******,根据****水保中心监测的“土壤侵蚀图”可知,项目区水土流失侵蚀以轻度水蚀中度风蚀区为主,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2)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绿化工程区、煤场渣场区和道路地面硬化区,本工程共占地4.15hm2。按照项目类型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按照占地类型本工程占地为工业建设用地。按照占地性质为永久占地。本项目资金由**自筹和温州投资商钱金来投资组成。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投资占投资总额的20%,钱金来投资占投资总额的80%。

(3) 主体工程土石方分析与评价:本工程土石方主要是建筑工程区基础挖方量,本工程挖土方合计0.65万 m3,回填量0.20万m3,用于项目基坑回填,利用方0.45万m3,利用土方用于项目绿化覆土及道路覆土。

(4) 本工程建设扰动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全部为毁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期(含自然恢复期)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总量为222.75t,新增土壤流失量为107.64t。

(5) 通过实施本方案,使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本工程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了99%,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173t/km2·a,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85,拦渣率为98%,植被恢复系数97%,治理后的林草覆盖率为9%。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减轻了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6) 本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是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只要认真落实本水保方案布设的各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临时防护措施,水土流失危害基本可以消除。从水土保持角度评价,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8.2 建议

(1) 建议主体设计单位在下一阶段的设计中,要进一步优化土石方平衡,尽量减少取、弃土方量,使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 建议施工单位要组织落实水保方案的实施:做好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并严格按照水保方案设计的要求去施工,使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当地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恢复和提高。

(3) 建议方案的水土流失监测方依据规范规程编制监测细则和监测实施计划,做好水土流失监测,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及施工单位发布监测预报。

4500吨高烹油2万吨生物蛋白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项目名称 涉及省区 项目规模 4500吨高烹油2万吨生物蛋白项目 ** 涉及地市或个数 ** 总投资 (万元) 流域管理机构 涉及县或个数 3600 土建投资 (万元) ** ** 650 新建主体厂房、成品库房、原料堆场、成品油罐及机修间等,总建筑面积41547.8m2 动工时间 2010年4月 建设区域 完工时间 2010年11月 方案设计水平年 2011年 填方量(万m3) 0.20 0.15 0.30 0.65 平原区 大陆性干旱气候 1800 1000 4.15 4.15 107.64 面积(hm2) 0.51 0.37 0.05 3.13 0.09 4.15 项目处于重点治理区 灰漠土、风沙土 人工植被 4.15 4.15 0 222.75 挖方量(万m3) 0.65 0.65 地貌类型 气候类型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 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 扰动地表面积(hm2) 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 新增水土流失量(t) 道路地面硬化区、绿化工程区 项目组成 建筑工程区 绿化工程区 施工生产生活区 道路地面硬化区 煤场渣场区 小计 国家或省重点防治区类型 土壤类型 植被类型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 项目建设区 直接影响区 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 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 防治 目标 扰动土地整治率(%) 土壤流失控制比 植被恢复系数(%) 分区 建筑工程区 防治 措施 绿化工程区 投资(万元) 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 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 方案编制单位 项目负责人及电话 地址 邮编 联系人及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 ** ** ** ** ** ** 2 道路地面硬化区 施工生产生活区 煤场渣场区 95 0.7 95 工程措施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拦渣率(%) 林草覆盖率(%) 植物措施 3285 95 20 临时措施 土地整治0.01 hm,清除表土0.15万m 土地整治0.33 hm 土地整治0.05hm, 土地整治0.09 hm,涌泉灌0.02hm 土地整治0.36hm,涌泉灌0.37hm 2.74 19.76 监测费(万元) 222222 种树69棵 种草0.37hm2、 植树444棵 3.71 独立费用(万元) 2 编织袋529个,苫布3117m2 编织袋357个,苫布1073m2 1.84 9.17 1.2464343 ** ** ** ** ** 补偿费(万元) 建设单位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 地址 邮编 联系人及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2 方案编制总则

2.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

4500吨高烹油2万吨生物蛋白项目位于******,在此地区从事开发建设项目,如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在搞清项目区环境情况及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及造成的危害。依据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针对项目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和可能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造成危害的水土流失,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特点,结合项目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配置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使由于项目工程的建设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逐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设,同时也为初步设计阶段水土保持设计提供依据,以确保水土保持措施和主体工程的同步实施,并且作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

编制本方案,将为主体工程设计、施工及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环保部门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实施、工程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案落实了有关法律的规定,使建设单位的法定责任真正落到实处,水土保持防治经费有了法制保证,有利于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实施,使因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通过编制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对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引起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控制和减少项目建设区的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2 编制依据 2.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2002.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2004.8)。 2.2.2 部委规章

(1) 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3号文,1994.11);

(2)《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水利部第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2005年7月8日第24号令修订);

(4) 水利部第12号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1月31日);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16号令2005年7月);

(6) 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的通知”。 2.2.3 规范性文件

(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11.26); (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9);

(3)《****人民政府关于全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公告》(2000.10);

(4)《****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缴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发(2000)45号;

(5) 水利部司局函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保监[2001)15号,2001.6);

(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程序与要求》(水保监[2005]2号,2005.1);

(7)《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2005.6);

0z0n686ff37yqpo85se79mzf00wron00it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