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日一练 试卷C卷 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最重要的学习形式 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奖惩措施 2、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 A.能感知到周围植物的多种多样 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 C.能察觉到植物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反应关系 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差异 3、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 )。 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B.智、德、体、心诸方面 C.体、智、德、美诸方面 D.美、心、体、智诸方面 4、教师对幼儿说:“不转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 )。 A.正面教育 B.保教结合 C.因材施教 D.动静交替 5、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 )。 A、讲授制 B、五指活动 C、感官教育 D、艺友制
6、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 )。 A.内心的表现 B.直观的表现 C.创造性的表现 D.创造性的自我表现
7、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能力 D.范围
8、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9、幼儿园的( )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A.智育 B.美育 C.体育 D.品德教育 10、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 )。
A.运用材料的水平 B.确定游戏主题的水平 C.社会性发展的水平 D.建构形式发展的水平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2、简述幼儿思维方式发展变化地趋势?
第 1 页 共 4 页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论述积极师幼关系的意义,并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建立积极师幼关系。
问题:
(1)你更赞同哪位老师的想法(2分)?为什么? (2)你认为“运病人”游戏有什么价值?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材料分析:
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老师问一个小朋友:“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4只呢。” 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4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跺一脚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自己回答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2)老师的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
2、材料分析:
教师在户外投放一些“拱桥”(见图1),希望幼儿通过走“拱桥”提高平衡能力。但是,有幼儿却将他们翻过来,玩起了“运病人”游戏(见图2)他们有的拖、有的推、有的抢......玩的不亦乐乎。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A教师认为应立即劝阻,并引导幼儿走“拱桥”;B教师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新玩法。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活动设计:
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请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的活动方案。
第 2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
2、A 解析:《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3-4岁小班幼儿的教育目标是: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3、C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4、参考答案:A
5、D 艺友制源于陶行知。艺就是教学艺术,友就是朋友,学生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老师,边干边学。凡用朋友之道探讨教学艺术便是艺友制,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合一。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就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学。大家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 6、D 7、C 8、D 9、D 10、C
内化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活动贯穿全程,放手让儿童自己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并且要不断地组织儿童的活动,并给他们提供指导,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2、答案如下:
(1)直观行动思维,幼儿地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地;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地;典型地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地和行动计划.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地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地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地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地.
(3)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地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地,是高级思维方式,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只是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地萌芽阶段.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答案如下:
师幼关系是指幼儿教师与幼儿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良好师幼关系的特征是:互动性、民主性、分享性。
和谐师幼关系的意义:1.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与尊重幼儿;2.有利于更好地关爱幼儿;3.有利于进一步宽容和欣赏幼儿;4.有利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进行互动;5.有利于教师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2.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3.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4.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5.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6.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皮亚杰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更有着突出的贡献。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具体有以下几点。
(1)学前教育应该按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且顺序是固定的,反映在学前教育阶段,即要求教育应该按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师在实施教育时,首先应该了解幼儿处于哪个阶段,再由儿童的水平确定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近年来,有些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倾向,但由于儿童还不具备应有的认知结构,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只能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
(2)应积极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皮亚杰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儿童获得的成就主要不是由教师传授,而是儿童主动发现、自发学习的结果。传统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单方面进行灌输。事实上,儿童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和心理认知结构,家长和教师应该“蹲下身子”,充分了解儿童的经验和思考方式,引起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其兴趣,以儿童为中心,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
(3)要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皮亚杰的阶段理论指出,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幼儿具有个别差异,因此,应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4)要注重儿童的活动。在皮亚杰看来,要使儿童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使儿童通过活动和具体事物进行学习。他认为,动作是连结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知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好模仿的性格特点。好模仿是幼儿小班(3-4岁)突出的性格特点。他们最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行为。
(2)本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欠妥,理由如下:第一,好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幼儿的模仿与其能力发展易受暗示密切相关。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而且幼儿的好模仿也和其自信心不足有关。第二,利用模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可以获得良好成效。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注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模仿中学习。第三,本案例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同时也说明,老师坚决不能在幼儿面前做出错误榜样,不能说反话,否则将引起极其不良的后果。教师应培养幼儿的认知分化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将会使幼儿形成善于学习正确榜样而不去模仿不良行为的性格特点和习惯。否则,其性格将会受暗示性强和缺乏自信心的方向发展。 2、答案如下:
(1)更赞同B教师的想法。该教师支持幼儿的新玩法,这一理念符合游戏的基本特征。 ①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材料中针对幼儿自发生成的“运病人”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应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支持幼儿进行游戏。 ②游戏是在假想中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在过程,没有外在强加的目的,能够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部分幼儿虽然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体育锻炼游戏,但他们在“运病人”游戏中有的挑、有的推、有的抬,玩的不亦乐乎,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了全方位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因此,教师应当给予支持。
第 3 页 共 4 页
(2)
“运病人”的游戏属于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运病人”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促进幼儿认知、身体和语言的发展。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增加幼儿关于照顾、运送病人方面的“医护”知识,促进幼儿交流表达的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游戏中可以帮助幼儿增加对“病人”这一角色的了解,体会要爱护病人和关爱病人的情感;可以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此外,在与同伴共同“推”、“抬”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运病人”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中可以思考“运送”病人的多种方法,促进幼儿的发散思维的发展,提高了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④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体验各种情感,如友好、同情、责任心等积极情感,也可以促使幼儿在成功运送病人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等。
5.画画
当幼儿熟悉了小动物的这些特征后,教师指导幼儿拿笔画出小动物。 6.手工
将画出来的小动物剪下来。 7.讲爱心
教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画的小动物,问幼儿:你们觉得小动物可爱吗?然后通过讲一些动物救人或者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故事,引导幼儿要有爱心,学会爱护动物,珍惜生命 活动建议
注意幼儿的反应,如果遇到不同的回答,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 可爱的小动物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小动物的外貌特征与生活习性。
2.情感目标:引导幼儿要有爱心,学会爱护动物,珍惜生命, 3.行动技能目标:学画各种小动物,并学会与小伙伴合作。 活动准备
1.制作介绍小动物的PPT。
2.准备色卡纸、剪刀、彩笔若干。 3.准备关于小动物的谜语。 活动方法 1.实战法, 2.观察法。 活动内容 1.回忆
教师引导幼儿回想生活中见过的小动物。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让幼儿畅所欲言。 2.提问
教师提问:如果让你变成一个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想变成什么动物呢?(让幼儿回答) 3.播放PPT
带着幼儿不同的愿望,教师播放PPT,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从而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认出它们。 4.抢答
开启课堂抢答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说小动物的名字让幼儿描述小动物的特征;也可以通 过说一些以前学过的小动物的谜语,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