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领航】2015届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01第一章第一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013·高考福建卷)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1

C.配置0.1000 mol·L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检验NH4 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解析:选D。A.分流漏斗下端的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正确;B.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正确;C.必须要引流,正确;D.氨气呈碱性,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错误。

2.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均正确的是( )

①做银镜反应实验后的试管内壁附有银,可用氨水清洗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只需使用1次玻璃棒 ③欲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将适量的CCl4加入碘水中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 ④将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⑤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⑥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⑦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⑧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A.①②③④ B.②⑤⑥⑦ C.③⑤⑥⑧ D.⑤⑥⑦⑧

解析:选C。银镜反应实验后,一般用稀HNO3清洗试管内壁的银;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物质的溶解、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都需要使用玻璃棒;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到沸水中,而不是将其加热煮沸;制备乙酸乙酯时,三种液体的滴加顺序为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最后加入乙酸。

3.(2013·高考重庆卷)按以下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廇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2)需要用分液漏斗

到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解析:选C。步骤(1)得到滤液和不溶性物质,所以为过滤,故A项正确;步骤(2)得到水层溶液和有机层溶液,所以为分液,仪器为分液漏斗,故B项正确;步骤(3)由水层溶液析出固体,需要加热蒸发,仪器为蒸发皿,故C项错误;步骤(4)从有机层溶液中得到甲苯,需要蒸馏,故D项正确。

4.(2013·高考福建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1

C.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0 mol·L碳酸钠溶液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解析:选C。A项:燃烧过程是一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易燃试剂作还原剂,在强氧化性试剂存在下,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容易发生火灾,正确;B项:氨气是碱性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正确;C项:量筒不能用作配制溶液的仪器,不正确;D项:金属钠遇到水或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反应,所以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正确。

5.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C。A中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2H2;B中Na2CO3与NaHCO3的位置应互换;D中不能用NaOH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6. (2014·浙江宁波调研)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 ②大理石 ③NaCl溶液 ④稀硝酸4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如下图所示的玻璃试剂瓶中。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解析:选D。NaOH溶液放在带橡胶塞的无色细口玻璃瓶中,大理石放在广口瓶中,NaCl溶液放在无色细口试剂瓶中,浓、稀硝酸均保存在带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玻璃瓶中。

7.用托盘天平称取10.1 g NaOH试样,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NaOH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中的纸片上

B.将NaOH放入烧杯中(烧杯事先已称重),并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上

C.用镊子取出标定为10.1 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

D.用镊子取出标定为10 g的砝码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上,并将游码向右移到0.1 g位置上

解析:选B。A项,氢氧化钠不可以放在纸片上,应放入小烧杯中;B项,正确;C项,砝码没有10.1 g的,故不正确;D项,砝码应该放在托盘的右盘上,故不正确。

8.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来源:Z&xx&k.][来源:Zxxk.]

A.①为稀释浓硫酸

B.②为滴定前除去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气泡 C.③为向试管中加固体粉末状药品 D.④为向容量瓶中加水

解析:选B。①中标签应靠近手心;③中应先将试管平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竖起,再轻轻弹一下药匙或纸槽;④中应用玻璃棒引流。滴定前除去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气泡时,将尖嘴斜向上,挤压橡胶管中玻璃球,使水流将气泡冲出,即图②所示。

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2 g NaCl ②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 ③用蒸发皿加热

-1

NaCl溶液可以得到NaCl晶体 ④用100 mL容量瓶配制80 mL 0.1 mol·LH2SO4溶液 ⑤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HNO3 ⑥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⑤⑥

解析:选A。不能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测定中和热时需要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故不选②⑥。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且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 )

解析:选A。B项,NO2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项,无法证明Br2的氧化性大于I2;D项,HCl的尾气处理要防倒吸。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B.10 mL量筒和滴定管的精确度是相同的,都可读到0.1 mL以下

C.测量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而在检验气体时则要用水先润湿 D.硝酸银溶液应当用棕色广口瓶盛装

E.长颈漏斗在用于制气体时要插入液面以下

F.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2)下列实验没有错误的是( )

[来源:Z§xx§k.]

(3)下图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

A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 28.0 mL,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种测量一液体的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M mL,若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填字母标)。

答案:(1)ACEF (2)D (3)C

12. 如下图所示,A、B、C是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制取气体的装置,提供的药品有:大理石、浓盐酸、锌粒、稀盐酸、二氧化锰、氯化铵、熟石灰。现欲利用这些药品分别制取NH3、Cl2、H2、CO2四种气体,试回答以下问题:

(1)选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选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通常选用C装置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

(2)标为①、②的仪器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利用上述有关药品制取Cl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根据题目提供的药品可知:NH3可用NH4Cl和Ca(OH)2在加热条件下制取,2NH4Cl+Ca(OH)2=====2NH3↑+CaCl2+2H2O,属于“固+固”加热型,对照装置,选用A。Cl2可选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制取,MnO2+4HCl(浓)=====MnCl2+Cl2↑+2H2O属于“固+液”加

热型,对照装置,选用C。H2可用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Zn+2HCl===ZnCl2+H2↑;CO2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aCO3+2HCl===CaCl2+CO2↑+H2O,二者都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对照装置,选用B。

答案:(1)NH3 H2、CO2 Cl2 (2)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3)MnO2+4H+2Cl=====Mn

2+

+Cl2↑+2H2O

-1

13.欲配制500 mL 0.2 mol·L的碳酸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可知,应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g碳酸钠。 (2)称量的操作顺序为(填序)________。 A.调天平零点 B.游码回零

C.向小烧杯中加入碳酸钠 D.称量空烧杯

E.向右盘加砝码并把游码移到所需位置 F.将砝码回盒 G.记录称量结果

(3)若砝码和药品位置放颠倒(假设称量时未用烧杯),天平平衡时,实际称得碳酸钠的质量是________g

(4)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 A.若称取28.6 g Na2CO3·10H2O进行配制 B.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C.往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碳酸钠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E.未洗涤溶解碳酸钠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小烧杯洗净后未干燥即用来称量 H.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1-1

解析:(1)m(Na2CO3)=0.5 L×0.2 mol·L×106 g·mol=10.6 g;(2)考查天平的使用,BADGECF;(3)若放颠倒实际称得碳酸钠的质量是:10 g-0.6 g=9.4 g;(4)A无影响,B砝码生锈导致称量的固体的质量偏大,C有液体溅出导致溶质的量损失,D含有杂质使得碳酸钠的实际质量减小,E未洗涤会导致溶质损失,F仰视导致体积偏大,G小烧杯未干燥无影响,H无影响。

答案:(1)10.6 (2)BADGECF (3)9.4 (4)B

14.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

SO2 + I2 + 2H2O ===H2SO4 + 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_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高考领航】2015届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01第一章第一讲

1.(2013·高考福建卷)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1C.配置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ypul44b326j6mw9sjhs44p5c1cp2i00dy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