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医学影像学课件整理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病理组织MR信号特点】T1-WIT2-WI病理水肿变性坏死囊变含水量含水量含水量含水量纤维成份含水蛋白低低低低低低高高高低高低高高很高密度病变

钙化(CT值>100Hu)

急性出血(CT值<100Hu) 颅内钙化

? 生理性钙化

? 松果体钙化 ? 基底节钙化 ? 脉络膜丛钙化 ? 大脑镰钙化 ? 病理性钙化

钙化无水低低肿瘤成份复杂中、低高出血特殊 【出血的MR信号特点】 1、急性期(3D↓):不易显示 T1-WI、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 2、亚急性期(3D-2W↓): T1-WI、T2-WI血肿周围信号增高并向中心推进,血肿最外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含铁血黄素沉积); 3、慢性血肿(2W↑): T1-WI、T2-WI均程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更明显; 五、MR图像分析与诊断 ? 检查的部位 ? 扫描参数或技术条件 ? 结合不同的方位(如矢状,冠状及横切位) 、加权(T1,T2)进行分析 ? 注意器官的大小、形态及位置 ? 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边缘和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 ? 病变的信号特点 ? 结合临床进行诊断 六、MR检查的临床应用及与相关影像方法比较 ? 中枢神经系统最佳,也比较成熟; ? 胸部:适于纵隔和心脏大血管的检查; ? 腹、盆部:各种脏器和器官(胃肠道除外); ? 骨关节系统:观察骨髓改变、软骨及软组织(如椎间盘、半月板) 七、MRI特殊检查技术 MR功能成像 MRA(磁共振血管成像) MR水成像 MRS(磁共振波谱) MRA(磁共振血管成像) MRS(磁共振波谱) 颅脑CT诊断 颅脑CT检查方法 ? 普通 CT扫描 ? 增强 CT扫描 ? CT 灌注成像 ? 螺旋CT和重建 颅脑CT异常表现 ? 脑实质密度异常 ? 脑室大小形态异常 ? 脑形态和结构大小异常 ? 脑外液体聚积 ? 颅骨异常 脑实质密度异常 ? 很高密度病变 ? 等密度和稍高密度病变 ? 低密度病变 ? 混杂密度病变 ? 感染性病变 ? 代谢性疾病 ? 血管性病变 ? 肿瘤性病变 感染性病变 CT表现特点: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

常见疾病:脑囊虫病、TORCH综合征、脑结核病、脑包虫病、脑肺吸虫病等 代谢性疾病

CT表现特点:双侧片状弥漫性钙化 常见疾病:甲旁低、Vit D中毒等 血管性病变

CT表现特点:血管条样或圆点状钙化 常见疾病:AVM、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等 ? 肿瘤性钙化

CT表现特点:肿瘤内散在钙化、部分钙化或整个肿瘤钙化 肿瘤内钙化对提示肿瘤类型有帮助 颅内急性出血 ? 脑实质出血 ? 脑室内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硬膜下和硬膜外出血 脑实质出血

? 高血压性脑出血

? 外伤后脑出血(脑挫裂伤) ? 血管畸形出血 ? 出血性脑梗塞 ? 早产儿颅内出血 ? 迟发性Vit K缺乏症 ? 脑肿瘤出血 ? 出血性脑梗塞

出血性脑梗塞的表现特点为脑回样高密度 脑室内出血

?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 ? 少数为外伤或血管畸形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破裂最常见,其次可见于外伤和血管畸形 出血一周内CT敏感,一周后MR敏感 硬膜下和硬膜外出血

主要见于脑外伤,常见颅骨骨折

硬膜下出血可跨越颅缝,范围广,新月状

硬膜外出血可跨越中线,不跨越颅缝,范围小,双凸形 等密度和稍高密度病变

绝大多数为脑肿瘤 少数为各种肉芽肿 动脉瘤

等密度和稍高密度肿瘤 鞍区:脑膜瘤、垂体瘤

四脑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 桥角:听神经瘤、脑膜瘤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松果细胞瘤 侧脑室:室管膜瘤、中枢神经细胞瘤

低密度病变

低于脑实质高于脑脊液的病变 脑脊液密度病变 低于脑脊液的病变

低于脑实质高于脑脊液的病变 脑炎 脑梗塞 脑挫伤 脑胶质瘤 脑脊液密度病变 囊肿

囊性脑软化 低于脑脊液的病变 脂肪瘤

含有脂质的病变:皮样囊肿、畸胎瘤、颅咽管瘤

混杂密度病变 胶质瘤

各种肿瘤内坏死、出血、钙化 CT灌注成像

团注造影剂后对某一选定层面快速动态扫描

分析每个像素所对应的体素在造影剂通过过程中的密度变化,得到反映血流灌注情况的参数 利用伪彩技术用颜色表现 螺旋CT和重建 颅脑MR诊断 颅脑MR检查方法

? 常规自旋回波T1和T2加权成像 ? MR增强扫描

? MR血管成像(MRA) ? 弥散加权成像 ? 脑功能成像 ? 磁共振波谱

T1加权图?T2加权图? ?T1图脑白质信号高于灰质,T2图灰质信号高于白质

?

T1图TR=或<500毫秒 T2图TR=或>2000毫秒 颅脑病变MR信号改变

? 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 ? T1低信号T2低信号的病变 ? T1高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 ?? T1高信号T2低信号的病变

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变

? 脑脊液信号

? T1高于CSF信号,T2低于或与CSF信号相似

? 接近于脑实质信号(T1稍低于脑实质信号,T2稍高于脑实质信

号)

? 脑脊液信号的病变

? 蛛网膜囊肿 ? 表皮样囊肿

? 神经上皮囊肿 ?? 囊性脑软化

T1高于CSFT2低于或与CSF信号相似

? 脑梗塞 ? 脑炎 ? 脑胶质瘤

? 变性和脱髓鞘病变 ?? 脑水肿

接近于脑实质信号

? 细胞密集的实质性脑肿瘤

?

含水少的肉芽肿 ? T1低信号T2低信号

? 钙化 ? 血管

? 含铁血黄素沉积

?

T1高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

? 脂肪瘤 ? 皮样囊肿 ? 胶样囊肿 ? 颅咽管瘤 ? RATHKE‘S囊肿 ? 海绵状血管瘤 ? 亚急性出血

?

T1高信号T2低信号的病变

? 胶样囊肿 ? 黑色素瘤

? 钙化(通常为低信号,但如果为羟磷酸钙时T1呈高信号)

MR增强扫描

? 增强效应持续时间长

? 发现MR平扫不能显示的病变 ? 对平扫显示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MR血管成像MRA 弥散加权成像

? 分为自旋回波弥散加权成像(SE DWI)、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EPI DWI)、稳态自由进动弥散加权成像(SSFP DWI)。 ? SE DWI:最先应用,可精确计算ADC,但成像时间长,运动伪影敏感。

? EPI DWI:扫描时间短,可计算ADC值,运动伪影减少,但信躁比低。

?

SSFP DWI:图像质量好,信躁比高,但信号复杂,不能计算ADC值。

? 弥散是指分子的随机运动(布朗运动)

? 在人体(活体)包括细胞外、细胞内和细胞之间水分子的运动,

其中细胞外水分子运动对DWI信号起主导作用

? 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布朗运动很敏感

? 在大量水和CSF中水分子自由运动无障碍,弥散速度快,快速

弥散导致信号降低,故快速弥散区为低信号

? 正常脑组织中水分子弥散须经纤维膜和细胞器,故弥散速度比

纯水慢2~10倍

? 脑梗塞后数分钟到数小时,梗塞区弥散速度下降(其机制尚不

清楚,可能与细胞毒性水肿有关),DWI呈高信号,而此时常规MR表现正常。

? 脑梗塞后数日内,血管性水肿加重,细胞外间隙水增多,弥散速度逐渐加快,直到与脑组织相同,但仍低于纯水和CSF。 ?

慢性期及脑软化时,产生快速弥散,其速度接近CSF。

? 早期脑梗塞的诊断

? 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脑梗塞的鉴别诊断

? 脓肿、表皮样囊肿、脉络膜囊肿信号高于脑实质;肿瘤坏死、

囊虫、蛛网膜囊肿和胶样囊肿信号低于脑实质 磁共振波谱

? 是目前唯一无创伤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及

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

? 磷谱(31

P)和氢质子谱(1

H)。

磷谱(31P)

? 主要用于肌肉、脑、心及肿瘤的能量代谢研究。

? 磷在人体内的丰度和灵敏度均较低(31

P的敏感性为0.066,而1

H

的敏感性为1 )。

? 目前多用氢质子谱(近5年MRS临床应用文献共1024篇,磷谱

仅30篇)。

氢质子谱的临床应用

? 脑发育

? 原发性癫痫定位定侧 ? 脑肿瘤鉴别诊断 ? 脑缺血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脑白质病、脑变性及爱滋相关性疾病

氢质子谱测定的主要物质

? 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神经元或少突胶质细胞代谢产

物)

? 肌酸(Cr)(能量代谢产物) ? 胆碱(Cho)(细胞膜代谢产物) ? 乳酸(Lac)(无氧代谢产物)

MRS对癫痫灶NAA、Cr、Cho浓度测定及其意义

? NAA峰值降低提示神经元数目减少 ? Cr和Cho峰值升高提示胶质增生

? 将2cm×2cm×2cm颞叶海马区作为兴趣区,正常NAA/(Cr+Cho)的最低值是0.72,低于此值0.05为异常,提示海马硬化,目前此标准已经得到公认。

? 发作次数越多、患病时间越长,NAA降低和Cho升高越明显。

MRS在良恶性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恶性胶质瘤Cho/NAA=5.90±2.62

良性胶质瘤Cho/NAA=2.33±1.98

海绵状变性

海绵状变性是由于脑内NAA的聚积,临床可根据血和尿NAA升

高诊断,MRS表现为NAA升高。 鼻旁窦疾病 目的和要求 ? 掌握:化脓性鼻旁窦炎的CT及MR表现。

? 熟悉:常见鼻旁窦肿瘤的CT及MR表现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 了解: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劣性。 鼻旁窦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

? X线平片:常规检查和初步筛选检查的方法。 ? CT检查:首选的检查方法。 ? MR检查:辅助的检查方法。 CT检查方法

? 常规行横切位及直接冠状位扫描。 ? 扫描层厚为5mm,必要时2mm-3mm。 ? 常规采用软组织窗和骨窗图像。

软窗WW为160-300HU,WL40-50HU。 骨窗WW为1500-3000HU,WL150-400HU。 ? 必要时增强扫描。 MR检查方法

? 采用头线圈,扫描层厚为5mm。 。

? 常规行T1W横切位和冠状位,T2W横切位扫描。必要时行脂肪抑

制或水抑制扫描。

? 增强扫描作T1W横切位和冠状位扫描。 一、鼻旁窦炎症 ? 依其病因可分为化脓性炎症、过敏性炎症和特源性炎症(包括

真菌性炎症、硬结病、鼻结核和恶性肉芽肿等)。 ?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 ? 可单独发生于某个窦腔或多个窦腔。 1、化脓性鼻旁窦炎

? 多为病毒性呼吸道炎后细菌感染引起,少数为牙源性。

? 急性者,鼻旁窦粘膜明显充血、水肿,粘液脓性分泌物多;慢

性者,除窦腔粘膜水肿增厚外,可伴发息肉、囊肿、纤维化、骨质等改变。 ? 形态学改变 ? 粘膜肿胀 ? 分泌物潴留 ? 粘膜囊肿 ? 息肉形成 ? 骨质改变

? CT表现

? 急性期:窦腔内粘膜局限性或弥漫性轻度增厚,呈较低或等密

度;可伴有低密度的液平。骨质无异常。

? 慢性期:窦腔内粘膜明显增厚,呈环带状或波浪状,均质或不

均质的较低或等密度。伴有息肉者,呈局限性较低或高密度突出影。囊肿呈低密度类圆形影。骨壁增厚硬化。 ? 增强扫描:粘膜强化。

? MR表现

? 急性期:窦腔内增厚的粘膜T1W呈较低或等信号,T2W呈明显的

高信号;伴有积液时,液体信号强度与其内蛋白含量有关。 ? 慢性期:窦腔内粘膜T1W呈均质或不均质的较低或等信号,T2W

呈高或较低信号。息肉T1及T2W呈等信号。囊肿信号强度与囊液蛋白含量有关,蛋白含量高T1W可呈高信号。 ? 增强扫描:增厚的粘膜强化。

2、过敏性鼻旁窦炎 ? 为正常髓质骨被骨样组织病变取代的自限性骨病。 ? 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发作性喷嚏、鼻阻塞、头昏、耳鸣、? 大多为多骨发生,半数侵犯颅底和面骨,少数为单骨型。

恶心等不适。 ? 病变源于髓质骨内纤维组织增生,形成不成熟骨样组织,以致? 短暂、反复发病是其临床特点。 骨体弥漫性增大,边界不清。 ? 窦腔内粘膜水肿,可伴有浆液或粘液分泌液或息肉形成。肿胀?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女性居多。

的粘膜可以迅速消退,但可反复发作。 影像学表现 ? 骨质常无改变。 ? CT显示较好,表现为鼻腔和鼻旁窦区高密度不均质的骨化骨CT及MR表现特点 块。 ? CT:窦腔增厚粘膜呈一圈环带状低密度,局部可有息肉改变,? 肿块呈圆形,可分叶,边缘光滑、清楚;包壳致密且厚;瘤内

可伴有低密度的积液,粘膜下囊肿呈半弧状影。骨窗显示骨质无异常改变。 ? MR:可显示上述改变,窦腔内粘膜在T1W呈低或等信号强度,T2W呈高信号弧线影。 3、真菌性鼻旁窦炎 ? 曲菌最常见,少数为毛霉菌等。 ? 可发生于鼻腔和任何鼻旁窦,多为单侧,以上颌窦最为常见。 ? 病理:粘膜炎症后形成肉芽肿。真菌感染可侵入粘膜的血管内膜,形成血栓,使鼻旁窦粘膜和骨壁发生坏死。 坏死物内有钙、铁盐沉积。 CT和MR表现 ? CT:鼻腔或鼻旁窦内可见不均质性中等密度软组织影,其间散布有斑点状及斑片状高密度钙化(具有诊断价值)。窦壁可有轻度增厚,内侧壁可有骨质破坏。 ? MR:于T1W和T2W呈中低混杂信号。可清楚显示病变向周围侵犯程度。 ? 增强扫描部分强化。 二、鼻旁窦粘液囊肿 ? 病理:鼻旁窦开口阻塞后粘液潴积导致窦腔扩大。 ?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 发展缓慢,常向窦周膨隆以致眼球突出和向对侧移位。 CT及MR表现 ? 表现为鼻窦膨胀占位性病变。 ? CT呈现为病变窦腔膨胀扩大变圆,内呈均质低密度,少数密度较高可与肌肉相仿。 ? MRT1W为低信号或中等信号,T2W为高信号;如蛋白浓度增高或混有血液,则T1及T2W均呈高信号。 ? 囊壁强化囊内容不强化。 三、良性肿瘤 比较少见,但组织学种类很多,根据胚胎来源可分以下类型: 1、来自外(内)胚层者,如乳头状瘤、神经源性肿瘤、腺瘤、牙源性肿瘤、和各种囊肿。 2、来自中胚层者,有血管瘤、骨瘤、纤维瘤、软骨瘤等。 3、来自两种胚层者,有混合瘤、皮样囊肿等。 1、乳头状瘤 ? 是鼻腔及鼻旁窦较常见的良性肿瘤。 ? 病理:上皮细胞高度增生形成,分为外生型和内翻型,前者发生于鼻前庭或鼻中隔,后者好发于鼻腔侧壁,常侵入筛窦和上颌窦。 ? 内翻型较外翻型多见,以中年男性居多。 影像学表现 ? CT:鼻腔结节状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影,早期病变境界较清楚,中、晚期常破坏骨质侵入鼻窦,可致窦腔扩大。 ? MR:病变T1W呈中低信号,T2W呈较高信号,多伴有阻塞性炎症。肿瘤与息肉信号相比,于T2W信号略低。 ? 增强扫描肿瘤轻到中等程度强化。 鉴别诊断 ? 息肉:一般表现为类圆形结节,CT扫描为低密度,无强化;MR上T1W为中度信号,T2W呈高信号;一般无骨质破坏。鉴别困难时可采用活检。 ? 恶性肿瘤:CT及MR均显示强化明显的软组织肿块,呈浸润性生长,侵犯性骨质破坏,周围组织浸润,边界不清。 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有斑片状骨样组织,瘤体可呈多结节或低密度囊变区。 ? MR肿块呈不均性等或低信号,界限欠清,骨皮质变薄,实质部分信号更低。

? 可为造影剂增强。 四、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 为头颈部恶性肿瘤好发部位之一。 ? 原发恶性肿瘤中大多数(80%)为上皮来源,少数为粘膜腺体癌,恶性黑色素瘤、嗅神经上皮瘤等。

? 上颌窦大多为鳞状上皮癌,筛窦以腺癌,额窦以肉瘤较多见。

? 影像学检查主要是明确肿瘤的侵犯部位和范围。 1、鼻腔恶性肿瘤 ? 多起自鼻腔侧壁或鼻甲,少数为鼻中隔或鼻底。

? 肿瘤沿粘膜浸润生长,在局部形成不规则软组织增厚或肿块。 ? CT扫描呈等或较低密度;MRT1W与粘膜信号相仿,T2W上信号较低,可较好区分。

? 增强扫描不同程度强化。 2、上颌窦恶性肿瘤 ? 为最常见鼻旁窦恶性肿瘤。 ? 多数为原发,少数可由鼻腔、龈、腭等扩展来,大多数为上皮癌。 ? 绝大多数都有软组织肿块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 影像学表现 ? CT是最佳检查方法,早期表现为中等密度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或粘膜不规则增厚;大多数为中晚期,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并伴有

骨质破坏;增强扫描有利于与增厚粘膜或窦内积液鉴别。 ? MRT1W肿块多为不均质中等信号强度,在T2W信号明显较炎症或

分泌物低。增强扫描肿瘤强化较显著。 上颌窦恶性肿瘤与上颌窦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 ? 乳头状瘤多为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楚,窦腔骨壁改变以骨质吸收变薄为主,且较局限。增强扫描轻至中度强化。 ? 上颌窦恶性肿瘤一般呈浸润性生长,境界不清,密度或信号不

均匀,骨质破坏较明显。增强扫描较显著强化。 3、筛窦恶性肿瘤 ? 可为原发,也可为鼻腔上部、邻近鼻窦和眼眶肿瘤继发侵犯所致。 ? 易侵犯眼眶和颅内,也可致邻近鼻旁窦阻塞性炎症或扩展侵犯。

影像学表现 ? CT表现为局部软组织增生伴有筛房骨间隔破坏;多数筛窦大部分已被破坏。 ? MRT1W肿瘤与肌肉信号相仿,T2W信号较高,可为均质或不均质。 ? 增强后呈中等或显著增强。

作业 1、简述鼻旁窦化脓性炎症的CT及MR表现特点。

2、上颌窦恶性肿瘤的CT及MR表现特点及其与良性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 颞骨病变 目的和要求

? 掌握:慢性中耳乳突炎的CT及MR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 掌握:听神经瘤的CT及MR表现特点。 ? 了解:颞骨常见疾病的CT及MR检查方法。

一、慢性中耳乳突炎 ? 依病变的程度和性质,可分为单纯型、肉芽肿型和胆脂瘤型。 ? 单纯型:炎症较轻,粘膜肿胀,鼓室紧张部穿孔,听小骨粘连,? 可显示管内段听神经瘤,于T1WI在CSF低信号背景上可显示出

与脑组织信号相似的软组织增生。

轻度骨质破坏。

? 肉芽肿型:炎症较重,病程长。除单纯型表现外还有粘膜鳞状上皮化,肉芽组织增生或息肉形成,骨质破坏明显。 ? 胆脂瘤型:见后述。 CT表现

? 乳突气房内为均匀低密度病灶,有时可见气液平面,蜂房间隔

骨质硬化。鼓室内可见粘膜增厚,或有条梭状、团块状不规则低密度软组织病灶。

? 单纯型中耳炎听小骨正常,肉芽肿型中耳炎听小骨有吸收破

坏;上鼓室可正常或有骨质吸收,鼓室腔内也可见低密度软组织病灶,但无扩大和骨质破坏。 MR表现

? 显示骨质破坏不及CT,但可较好显示颅底和颅内病变。 ? 一般中耳乳突炎于MR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有时

可见鼓室或大气房内有液平。 ? 蛋白含量高T1WI可呈高信号。 鉴别诊断

? 胆脂瘤:胆脂瘤的密度较肉芽组织更低,无强化,上鼓室和鼓

窦可见压迫性的光滑硬化边缘。另外,临床检查若发现胆脂瘤皮霄有助鉴别。 ? 中耳癌:密度高,强化明显,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呈虫蚀状,

听小骨破坏完全。临床表现为外耳道出血。 二、胆脂瘤

? 外耳道的上皮经骨膜穿孔处移行长入上鼓室,脱落堆积成团,

即形成胆脂瘤。 ? 病理:由灰白色角化上皮和胆固醇混合组成,常伴有肉芽组织

及脓肿。

? 发展途径为上鼓室、鼓窦入口和鼓窦。 ? 约15%的胆脂瘤可发生并发症。 影像学特点

膨大性的骨质破坏,主要因胆脂瘤内结缔组织中的纤维母细胞产生的胶原酶能破坏骨质的胶原。 CT表现

? 骨质受压破坏,腔道扩大,边缘光滑并有骨质增生硬化。 ? 扩大的腔内多为均匀低密度软组织充填。 ? 听小骨吸收、破坏。

? CT值-35至+68HU(对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 增强扫描无强化。 MR表现

? 胆脂瘤内有类脂质,在T1WI上信号常与脑信号相仿或稍高,

T2WI信号较高。很少一部分T1、T2WI均呈低信号。 ? 肉芽组织与胆脂瘤常伴存,两者不易区分,增强扫描胆脂瘤不

强化,肉芽组织增强。 胆脂瘤的并发症 ? 脑板破坏 ? 乙状窦破坏 ? 内耳破坏 ? 乳突外板破坏 ? 颅内感染 三、听神经瘤

? 起源于位听神经的神经膜。

? 生长缓慢,首选在内耳道生长,导致内耳道扩大变形,进而向

阻力较小的桥小脑角发展,在桥小脑角区形成肿块。 ? 临床表现为一侧听力减退、高频性耳鸣和眩晕等。 CT表现

? 管内段的小听神经瘤常规CT难以明确诊断,一般患侧内耳道较

健侧宽2mm就提示有管内段占位。 ? 较大的听神经瘤位于桥小脑角,有包膜,边界清,呈较低密度。 ?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MR表现

? 在T2WI肿瘤信号增高,但在管内段CSF的高信号对比下,常呈

管内段局部较低信号的充盈缺损区。

? 增强扫描呈球形小结节状,或为线段状或不规则状强化。 ? 内听道-桥小脑角听神经瘤最常见,大多数侵占桥小脑池,肿

块有蒂通入内听道。 ? 多呈圆形或卵圆形,更大者可呈分叶状;T1WI呈中等信号,T2WI

呈较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 瘤内出血或含高蛋白液囊变区T1WI可呈高信号。 四、颈静脉球瘤

? 是发生于颈静脉球窝的一种化学感受器肿瘤。

? 主要由嗜铬染色的嗜铬细胞所组成,少数可为恶性。

? 颈静脉球瘤增大可侵犯颈静脉孔的神经部,即9、10、11脑神

经通过处;向上可侵入鼓室;向下可侵犯咽旁神经血管。 ? 多见于女性,症状为搏动性耳鸣。 影像学表现

? CT:颈静脉孔骨棘和边缘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可为造影剂明显强化。 ? MR:软组织肿块外形欠规则,T1WI为中等信号,T2WI信号较高,

直径大于2cm者瘤内常见点状或迂曲的血管流空征,构成MR特征性的“胡椒盐征”。增强后肿瘤显著强化。 五、外耳道乳头状瘤

? 耳科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与病毒感染有关。 ? CT显示外耳道内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强化显著,密度均匀

或不均;耳道无改变或膨大,骨质多无异常或轻度吸收。 ? MRT1WI呈中等或较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 六、外耳道-中耳癌

? 多数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其次为腺样囊性癌等。 ? 多为老年人,有长期耳道流脓血病史。

? 临床检查耳道内有肉芽状新生物,其质脆易出血。 影像学表现

? CT显示:外耳道-中耳内为软组织增生闭塞,听骨破坏,进而

向乳突、颞颌关节、内耳周围静脉孔、颈动脉管侵犯,常可侵犯颅内。增强扫描肿块显著不均质强化。

? MR对肿瘤的破坏显示不及CT,但可区别肿瘤和乳突炎症范围,

对颅底破坏和颅内侵犯者显示较为清楚。 七、耳和颞骨外伤

? CT是最佳检查方法。

? 适应征:平片未能显示,但临床疑有骨折者;或平片所见不能

解释临床表现者。

? 同时采用横切位及冠状位高分辨CT。

? 外耳道骨折最常见,其次为颞骨鳞部骨折、中耳乳突骨折、岩

锥、内耳、茎突骨折等。 咽和喉部疾病 目的要求 ? 掌握鼻咽癌的CT及MR表现特点,以及鼻咽癌转移及侵犯的方式和途径。

? 熟悉喉癌的CT及MR表现特点。

? 了解咽喉部常见良性肿瘤的CT及MR表现特点。 一、炎症

1、鼻咽增殖体肥大

? 在小儿属正常生理改变。 ? 12岁以后萎缩和退化,如引起呼吸困难、继发感染等应视为病

理改变。 影像学表现

? CT表现:鼻咽顶后壁弥漫性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增生。对称性、

无浸润性发展趋势,可为造影剂显著增强。

? MR表现:T1加权像呈较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

均质性强化。 2、咽后脓肿

医学影像学课件整理版

【病理组织MR信号特点】T1-WIT2-WI病理水肿变性坏死囊变含水量含水量含水量含水量纤维成份含水蛋白低低低低低低高高高低高低高高很高密度病变钙化(CT值>100Hu)急性出血(CT值<100Hu)颅内钙化?生理性钙化?松果体钙化?基底节钙化?脉络膜丛钙化?大脑镰钙化?病理性钙化钙化无水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ymtm17r9v1emx02sb8q8qp2012ift011c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