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何时也“减排”?
【摘 要】过去的一个月来,房市和股市皆乏善可陈。各种争论的声音也仿佛在日益泛化的空洞中失去了被人关心的乐趣。不过,近来各方对于IPO重启一年来的盘点倒是颇有些看头。 【期刊名称】首席财务官 【年(卷),期】2010(000)006 【总页数】1
【关键词】IPO;减排;股市;房市;盘点
过去的一个月来,房市和股市皆乏善可陈。各种争论的声音也仿佛在日益泛化的空洞中失去了被人关心的乐趣。
不过,近来各方对于IPO重启一年来的盘点倒是颇有些看头。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目前,新股重新开闸以来已完成上市或发行的公司累计有268家,总计募集资金合计约近3979.6亿元。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上述268家新股较最初的IPO方案超募了2000亿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考虑到在这12个月里,剔除债券市场筹资金额,中国股市境内筹资合计才6500多亿元(含增发),也就是说IPO超募部门相当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8成。
这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数字。
从信息对称程度对交易成本的影响这样的经济学常识来看,IPO新股由于缺少连续性交易记录、缺乏足够长的财务报表披露以及缺少第三方研究机构的足够研究等因素,原本应该比上市一段时间的股票在投资者认同度上更具劣势。但新股承销机构和参与新股“分肥”的机构投资者,敢于利用国内跟风炒作新股
的股民信赖“新股不败”的历史经验,给予了新股不断攀高的市盈率乃至“市梦率”,比如被称为“最贵IPO”的海普瑞发行价高达148元/股,并超额募集了近60亿元的资金。
不过这个“新股信心”的无风险套利游戏行将终结。
根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6月3日,大约有44只去年以来上市的新股今年一季报同比下滑,部分甚至亏损。这一比例占到同期IPO总量的16.41%。相应地,去年以来上市的新股中已有67家公司出现了破发,破发比例高达25%。其中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和中国中冶这三只大盘股股价都已跌破发行价25%以上。
新股业绩的快速变脸,尽管可能涉及到上市过程的材料真实性、券商过度包装甚至欺诈等问题,但其恰恰验证用连续交易记录和连续信息披露(包括财报)这两大证券投资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后进入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换言之,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而不参与新股疯狂游戏的投资者,完全可以用理性的态度远离这一不确定性,从而获得对这些新股的进一步认识。
举例而言,国都证券承销的三泰电子,去年净利润增长31.47%,但到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竟同比大幅下滑392.07%,亏损464万元。而三泰电子上市前,多家券商的研究报告都声称该公司是金融电子设备行业的新秀、银行电子回单系统龙头等,预计今年的每股收益在1元以上云云。水落而石出,没有第一时间冲进去的投资者应当看到了理性的价值。
且不说监管机构如何秋后算帐。随着广大中小投资者对新股的再认识和对连续性交易信息的重视,新股的超高市盈率和资金超募严重的局面也注定行将结束,而国内资本市场进行资源分配的效率也得以提升(超募资金的使用效率难道能
比有固定投向的募资项目收益更高?),从而实现这一领域对资金占用的大幅“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