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表格式):做个“开心果”第二课时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课题:3.做个“开心果” 科目:道德与法治 提供者:罗燕翔 教学对象:二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 单位:盐城市亭湖区教师发展中心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做个“开心果”》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的第3课,是根据《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和“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的要求编写的,以思辨、情景体验、小组讨论、观察记录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适,保持心情愉悦,有敢于应对挑战,愿意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如果说本单元的第二课主要侧重于自身积极的情绪体验,那么本课则在第二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超越对自我的关注,进入关注身边世界的情境营造中。这不只是愉快、积极的“快乐鸟”的生活向周围世界的横向扩展,更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世界的社会性的进一步提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体察身边人的表现和状态,并尝试对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身边人生活中的“开心果”。 《做个“开心果”》由“这里有个‘开心果’”和“这时我要怎么办”以及绘本《小狐狸找“开心果”》三个栏目构成。第一栏目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开心果”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发现身边的“开心果”;第二栏目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做“开心果”的方法,即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身边人的需要和困难,主动提供关心与帮助,使自己成长为心中有他人的人。绘本《小狐狸找“开心果”》的故事旨在通过小狐狸寻找“开心果”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明白:爱唱歌、爱运动、喜欢读书、认真听课、懂得陪伴老人、喜欢交朋友……做到这些,就可能成为大家的“开心果”。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知道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自己或给予他人开心的言行;知道为他人提供帮助时,需选择合适的方式。 2.养成关心身边人和事的习惯,看见他人遇到困难能主动帮助。 3.在交流分享中,学习“开心果”的言行,在观察、辨析的过程中,学习给他人带去快乐的方法。 4.体会做“开心果”带给别人快乐的成就感,在快乐别人的同时也快乐自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调查问卷,了解到二年级的学生,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快乐,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家中受宠,往往无法体会父母亲友的关爱就是幸福;他们虽然能感受到身边家人、朋友情绪的变化,但是对这种情绪变化却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们,选择什么方式让他们快乐;看见他人遇到困难,主动帮助的习惯还未养成。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人的表现和状态,并尝试对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身边人生活中的“开心果”。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来源:Z#xx#k.Com]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1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本课教学结合教材内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为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带给大家快乐有哪些方式。第一课时,先通过听故事,了解“开心果”的含义;再通过学习绘本及交流分享,引导学生了解“开心果”的特点;然后,通过观看视频,辨别真假“开心果”,让学生自觉远离低俗和不健康的东西;最后通过故事、联系实际找一找身边的“开心果”,通过分享,体会做“开心果”的那份快乐;第二课时,先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他人的动作和表情,了解其遇到的困难,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做大家的“开心果”;最后,实践延伸,课内外结合,出示“开心果”自评表,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需要和困难,用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做他们的“开心果”。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关心身边人和事的习惯。知道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自己或给予他人开心的言行;知道为他人提供帮助时,需选择合适的方式。 教学难点:在交流分享中,学习“开心果”的言行,在观察、辨析中,学习给他人带去快乐的言行方法。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活动一:七嘴八舌,说说“开心果”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和小狐狸一起通过学习,了解了什么是“开心果”,还找到了我们小组、我们班级的“开心果”。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简学生交流什么是“开心果” 活动二:察言观色,做好“开心果” 1.出示小狐狸,配音:小朋友,你们好!我们又见面了!“开心果”不仅在学校要做个1.“开心果”不仅在学校要做个“开心果”,在家里也要做个“开心果”。如果“开心果”,在家里也要做个“开心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开心果”该怎么做呢? 果”。如果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开2. ppt出示p12—13图 心果”该怎么做呢? 3.小朋友,先观察,再思考:在这样的情2.观察p12—13图 况下,“开心果”会怎么做呢? 3.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开4.有时候,我们的家人为了不给大家带来心果”会怎么做呢? 麻烦,即使有烦恼、有痛苦也会不说。作为家交流课前的调查了解表。 [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单回顾上节课内容后,进入本课学习的内容。 引导学生要做一个真正的“开心果”,就要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日多留心观察他人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情感方面的特殊状况后,学会判断出他们情绪情感的变化,能够采取巧妙的互动方式和适当的行为,做个有爱心的、温暖的“开心果”。 里的一份子,你观察到这样的细节了吗?你又会怎样发挥“开心果”的作用呢?(结合交流上节课后的调查了解表) 5.ppt出示学习要求: (1)观察图,再结合自己平时在学校、在家里和老师、同学、家人在一起的生活,通过察言观色了解他人的烦恼、痛苦,然后想办法做他们的“开心果”。 (通过观察动作,我发现.........,然后我会......... 4.分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把好办法在小组里说说,小组进行评价,想出一个办法就给四叶草叶瓣涂上颜色,比一比哪个小组涂色的四叶草多。 5.班级交流展示。 6.读小结的儿歌。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2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通过观察表情,我发现.........,然后我会.........) (2)把好办法在小组里说说,小组进行评价,想出一个办法就给四叶草叶瓣涂上颜色,比一比哪个小组涂色的四叶草多。 6.小结:ppt出示儿歌: 开心果,有方法。 先观察,再询问。 明确问题, 开动脑筋。 选择好方案, 尝试做一做。 天天乐呵呵! 活动三:实践延伸,我是“开心果”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有什么需要和困难,用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做他们的“开心果”。 2.出示“开心果”自评表 课前: 调查了解表 时间 人物 课后,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有什么需要和困难,用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做他们的“开心果”。完成“开心果”自评表。 实践延伸,课内外结合,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言行。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需要帮助的方面 我能为他做的事 课中: 察言观色,做好“开心果”时,通过观察,了解他人的烦恼、痛苦,然后想办法做他们的“开心果”。把好办法在小组里说说,小组进行评价,想出一个办法就给四叶草叶瓣涂上颜色,比一比哪个小组涂色的四叶草多 课后: “开心果”自评表 时间 人物 给他带来的快乐 我的感受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3. 做个“开心果” 快乐别人我快乐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3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表格式):做个“开心果”第二课时 - 图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题:3.做个“开心果”科目:道德与法治提供者:罗燕翔教学对象:二年级课时:第二课时单位:盐城市亭湖区教师发展中心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做个“开心果”》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的第3课,是根据《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和“负责任、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ydn67g8dh1jxus0hkxz44s0w0d4pn00w1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