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管理)通信类程
控交换实验指导书
《现代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壹用户线接口电路(1)(验证实验2学时)
1实验目的
1.l熟悉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1.2掌握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 1.3掌握掌握接口各部分的信号测试方法。
2实验仪器
SLIC(用户接口电路板)壹块,双踪示波器(DS5062M)壹台;直流稳压电源俩台(提供+7V;-48V电源)万用表壹只;电话机壹部(带脉冲拨号)
3预习要求
3.1复习模拟用户接口功能。
3.2熟悉模拟用户接口的馈电、振铃、过压保护、监视、混合电路、测试等功能。
4实验原理
4.1模拟用户接口功能介绍
图1、模拟用户接口电路
用户电路通过双绞线和电话机相连,为了完成通话的可能,用户电路必须提供所谓的BORSCHT功能,其结构如图1所示,也能够说用户电路就是为了提供人和电话机的交互式接口。用户想打电话时,通过摘机,局端通过直流馈电(Battery功能)能够检测到用户的摘机从而知道用户要打电话的要求(当然,馈电的另外功能是将话音调制于直流上,否则话音信号传输是不可能的);而当用户被呼时,局端就能够通过振铃(Ringing)通知用户;由于电话线容易遭受雷击等强电瞬时干扰,过压保护电路(overvoltageprotection)是必需的,否则用户线上的电压冲击或过压极易损坏交挨机。用户扫描是通过监视(supervision)用户线通断以检测用户的摘机、挂机、拨号脉冲等用户线信号,用户话音的编解码(CODEC);同样混合电路(Hybrid)是进行用户线的2壹4线转换,以满足编解玛和数字交换对四线传输的要求。另外,为了对用户线进行测试(Test),用户电路提供测试端口。
4.2、实验电路
图2、SLIC(AM79533)方框图
SLIC是英文Subscriberlineinterfacecircuit的缩写,SLIC板是用AMD公司的用户电路专用芯片AM795XX和适当的外围电路组成,它是用户电路的BORSHT(C—编解码功能除外)功能的高度集成,且且它具备和微控制器的接口,通过这个接口能够控制用户电路的状态,当然利用波动开关通过手置接口的高低电平也能达到控制用户线状态的目的。 本次实验使用的芯片是AM79533,其管脚图如下所示: ? A(TIP)、B(RING):外接电话线,相当于常用的a/b线。
? L:开关调整电源的输出,此管脚是滤波器电感和壹个二极管的阳极接入点。此管脚有
高至60伏的电压,所以必须和敏感电路隔离。 ? CHS:斩波器的稳定入,是外部稳定器件的接入点。
? CHCLK:斩波器的时钟,开关电源的输入(TTL电平),频率为256KHZ。 ? DA:振铃检测负端入(内部接到比较器的负端)。 ? DB:
? 振铃检测正端入(内部接到比较器的正端)。
? DET:环路通断检测。如果被允许(即管脚E0=1),逻辑低电平,指示线路通,根据不
同的逻辑输入电平(C3—C1,E0,E1)检测不同的对应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 EO:管脚DET检测输出的使能端。逻辑低电平有效。 ? HPA、HPB:高通滤波器电容的接人。
? QBAT:经过滤波的馈电输人,供信号处理使用。 ? RD:摘机检测阐值调整和滤渡接人。 ? RDC:直流馈电调整网络和话音人端的接点。
? RINGOUT:振铃继电器的驱动,平时此点电平为QBAT(为负),有效时为25V左右。 ? TESTOUT:外线测试继电器的驱动,电平值同振铃驱动。
? RSN:话音的接人点。网络的接收增益、二线阻抗均于此点接人。因为它是话音通路,
所以斩波器的时钟应和此隔离,否则干扰太大。 ? VTX:话音的前向通路,二线阻抗的另壹端口 ? VBAT:馈电(壹40.5V壹58v)。 ? VCC:+5V供电。 ? VEE:5V供电。
? VREG:负电源的恒压输入,是滤波电容、电感、斩渡器的接点。 ? C3~CI:TTL电平输入。C3对应高位,c1对应低位。
? C4:外线测试的驱动。C1-C4,E0、E1.均是和控制器的接口。 另外,用户线的装态是Thsuc的cl—C4的输入的TIL逻辑电平解码控制的 表1SLIC的解码表 state 0 1 2 3 4 5 6 7 C3 0 0 0 0 1 1 1 1 C2 0 0 1 1 0 0 1 1 C1 0 1 0 1 0 1 0 1 Two-wirestatus OpenCircuit Ringing Active Disable TipOpen Reserved ActivePloarityReversal DisablePloarityReversal /DETE0=1E1=0 RingTrip RingTrip Loopdet Loopdet Loopdet Loopdet Loopdet Loopdet 从上表中不难见出,当C1-C3全为0时,a/b俩线于SLIC内部断开,此时,用户摘挂,SLIC壹概不予理睬。即摘挂检测输出仍为高(检测输出是低有效);而当需要向用户话机振铃时,只要置C3—C1为TTL电平001即可。如果处于接收拨号音或接续通话状态,C3-C1置为010。当C3-C1的TTL电平依次为110时,极性翻转有效,其他如表1所示。
5实验内容及步骤(设计性实验应为“实验目的及要求”)
5.1实验的预习准备
熟悉SLIC板的电路结构及AM79533芯片的管脚功能,熟悉实现BORSCHT(C功能除外)的各部分于电路中的具体部位及和电话机接口、用户线路状态的控制和摘挂机的检测。
5.2跳线的设置
用户电路实验板能够用来独立傲实验,也能够和DSLAC板、中心控制板相连来控制用户线路状态。如果是前者,只要将c1~c0的跳线器置成本地控制(LocaLside)即可。若是整个系统实验,将跳线器置为DSLAC控制状. 5.3电源的通断顺序
用户电路因为有48V的高压馈电,同时又有+7V的语音传输供电。开电源和关电源的次序有必要强调。壹般的开电顺序是先开+7V,-7V电源,再开48V电源,而关电源的顺序应反过来,即先关48V电源,再关+7V,-7V电源。 5.4摘挂检测实验
当用户电路板被置成本地控制,通过C1-C3的控制(拨动开关),即接高电平或低电平。控制C1-C3,观测摘挂机检测的输出,此对应’DET‘检测孔,且且当检测到甲用户摘机时,绿色发光二极管亮。 5.5用户振铃检测
参照C1-C3的译码表,通过手动开关C1-C3向用户振铃,测量RINGOUT测试孔的电压变化,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向用户振铃。 5.6测量话音输出
于摘机情况下,使用示波器,观察VTX检测孔的输出,然后检测VRX孔的输出情况。 5.7脉冲拨号实验
使用示波器,置话机于脉冲拨号方式,拨不同的号码检测DET监测孔的输出,画出波形,测量拨号脉冲之间的间隔及位间隔。(选作!!)
6数据处理及实验方案要求
6.1整理实验结果,对C1-C3的各种编码情况分别说明其应用:从电话的接续到通话,及话终拆线,C1—C3怎样控制。。
6.248V的直流馈电,除了用来监测用户的通断外,仍有什么用?试想若无直流馈电,话音的传输可能吗?
6.3结合上述实验内容七,根据拨号脉冲的间隔及每位号码之间的时间间隔,给出拨号脉冲的检测算法。
6.4用户电路到用户话机之间的连线于实际情况和实验中干扰情况有什么不同?从而说明走空明线和地埋线那种情况更好,对于空明线于用户话机端和局端壹般为什么要加高压保护。
实验二用户线接口电路(2)(验证实验2学时)
1实验目的
1.1了解模拟用户电路于交换机中的作用
1.2熟悉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1.3掌握掌握模拟用户接口各部分的信号测试方法
2实验仪器
数字程控实验系统、双踪示波器、PC机
3预习要求
3.1复习模拟用户接口功能
3.2熟悉模拟用户接口的馈电、振铃、过压保护、监视、混合电路、测试等功能。
4实验原理
4.1话机
对于用户接口电路,电话机于挂机状态时,相当于电容;于摘机状态时是相当于电阻。 4.2用户接口电路原理
(1)馈电(B):本系统采用+24v馈电,+24v电源正端经分压电阻---继电器的A1—话机—24V的负端,当电话挂机时直流回路断开,当电话摘机时直流回路形成通路,话机上有馈电。
(2)过压保护(O):本系统仅采用了壹级过压保护,有硅堆组成过压保护电路,由于用户壹般远离交换机房,电话线要经过长距离的空间接到用户,可能受到雷击会和高压线碰撞,如果高压进入交换机,内部会被毁坏。因此用户线进交换机时首先接到总配线架上,于总配线架上装有避雷器。但由于避雷器上的电压仍能达到上百伏,此电压对用户电路甚至对交换网络仍存于破坏性,过压保护电路能够防护这种电压对交换机设备的破坏,其过压保护原理是利用二极管组成钳位电路,分析如下:
设A,B线上感应高于24V的脉冲高压,由于硅堆的存于,其内部的二级管导通时脉冲电压钳位于24V,从而保护了设备不至于受外界的高压感应而破坏。 (3)振铃(R)
继电器用于接通铃流源完成对用户的振铃,由于铃流电压较高,因此,送往用户线路的铃流必须于过压保护之前。
当话机为挂机状态时。叉簧压下,接通极化铃,若要给此用户振铃,振铃继电器JDQ被由计算机来的控制信号CRIN送低电平(0)驱动,将用户A,B线接铃流源,铃流经过被叫话机,分压电阻,隔直流电容到24伏的负端,构成交流回路,隔直电容构成交流回路,。1秒通4秒断的铃流流过话机的计划铃振铃,当用户应答摘机时叉簧弹起,接于铃流源上的24伏直流电压及话机加到B线,随后经过分压电阻,且于其上产生直流压降,以控制光电耦合器Q2使其上电平产生由高到低的变化,且由该低电平使继电器吸合,从而完成被叫用户止铃,使24伏直流通路接通,完成被叫馈电。 由上可知,铃流由下述俩方面实现控制: A、 计算机送来的CRIN,初值为“1“;
B、 铃流回路中直流成分于被叫摘机时,经光耦产生的止铃信号。 (4)监测(S)
当直流馈电回路接通,再分压电阻上形成压降,从而使光电耦合器Q1的C极产生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变化,计算机于监测该信号之后就可直到该用户的状态。 (5)混合电路(H)
本实验中的混合电路由LM324实现2、4线的转换及远端的回波抑制, (6)PCM编译码电路(C)
用户发出的模拟信号由MC145503实现PCM编码。模拟信号由3,4脚送入MC145503,经过PCM编码后于11脚输出到PCM总线。有15脚接收PCM总线上的信号,经解码后变成模拟信号由2脚送到用户回路。其工作条件是PDI为高电平(7脚)
,REC、TDC(12、13脚)加2M时钟信号,RCE,TDE(10,14脚)加该用户的时隙信号,仅当时隙信号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类程控交换实验指导书精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