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全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16.“蓬”作为意象,常用作游子的代称。古诗中还有其他形容游子的意象,下列诗中加点
词不是用来指代游子的是(3分)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B.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李白《赠裴十四》) ..C.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白居易《答微之》) ..D.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王维《伊州歌》) ..
17.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表达豁达情感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 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写到的“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描摹对象。古诗文中既有客观描绘的“水”,如王勃《滕王阁序》中以“ ① , ② ”呈现水天一色的美景;又有寄托着作者丰富情感的“水”,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 ③ , ④ ”感慨世事易逝,人生苦短;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 ⑤ , ⑥ ”表达诗人要克服一切阻力,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信心。
(顺义)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8—20题。
水调歌头·游览 黄庭坚
瑶草①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白石,倚玉枕,拂金徽②。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③。我为④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⑤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①瑶草:仙草。②金徽:金饰的琴徽。这里指琴。③白螺杯:用白色螺壳雕制的酒杯。④为(wéi):愿作。⑤长啸:长叹。 18.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采用感叹句起首,以芳草如碧带出春色,激发读者兴味,引人入胜。 B.“溪上”“桃花”等词,与首句中“武陵”应和,也带出了作者的感情。 C.“谪仙何处”句,清楚地表明作者渴望使用李白的“白螺杯”来饮酒。
D.“我为”句,采用对比,显示出作者的清高和对谄媚者的不屑与轻蔑。
19.下列与“明月逐人归”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并可成为对联的一句是(2分)
A.新晴原野旷 B.白云随鹤舞 C.冰壶含雪魄 D.一天秋似水 20.这首词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都间接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说明它们是如何表现的。(6分)
(房山)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
子夜吴歌(其四)
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注释: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明朝驿使发”,所以征人的妻子要连夜“絮征袍”,表明战争来得非常紧迫。 B.“一夜絮征袍”领起下文,暗含一个“赶”字,我们仿佛看到了女主人公的忙碌和焦急。 C.一个“冷”字,生动传神,既写出“一夜絮征袍”的艰难,又暗示了连夜絮征袍的内因。 D.从全诗看,剪缝完成前女主人公唯恐驿使走得早,缝制完成后又唯恐驿使行得迟。 16.“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两句,以环境的“冷”衬托人物的心情。下列诗句不属于...以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的一项是(3分) 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诗经·氓》)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李白的《子夜吴歌》(其三)。结合具体诗句,比较李白的这两首《子夜吴歌》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分)
①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李白的《子夜吴歌》(其四)使人联想到不少有关战争的诗文,比如《国殇》中有“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 。”又比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有“郁孤台下清江水, ?西北望长安, 。”再比如《书愤》中有“ , 。”又让人联想到《曹刿论战》中关于人民为什么拥护战争的论断:“小大之狱, , 。”
(门头沟)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夜起岳阳楼望月 (清)姚鼐
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 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 云间朱鸟①峰何处?水上苍龙②瑟未终。
便欲拂衣琼岛外,止留清啸落江东。
①朱鸟:指南岳衡山。②苍龙:指湘灵,为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中有记载:“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楼深夜静秋空”描绘洞庭月夜景色,诗人登上岳阳楼感受到万籁俱寂,四周悠远空旷,令人有天地孤独之感。
B.“九霄风定月当中”写风静无声,皓月当空,清光四溢,天水空灵一片,上下澄澈, 令人幽然神远。
C.“云间”一联引用两个典故,从夜空想到朱鸟化为衡山的传说,又从湖波中幻起湘灵鼓瑟的想象,为全诗增加了神秘色彩。
D.第四联间接抒发感慨,表达自己要拂衣飞去、长啸升空的念头,也表明了自己辞官归
隐的愿望。
16.“洞庭天下水”,岳阳楼前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经常被登楼揽胜的诗人写入诗文,成为一卷美丽的图画。下面描写洞庭美景的诗句,其意境与本诗最相似的一项是(3分)
A.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B.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C.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 (刘禹锡《洞庭秋月行》)
D.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元稹《洞庭湖》) 17.岳阳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一向为登临胜地。自唐宋以来,吟咏岳阳楼的名篇佳作甚多,诗圣杜甫晚年也曾写下了名垂千古的《登岳阳楼》。与姚鼐的《夜起岳阳楼望月》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北宋名臣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成就了“文以楼生,楼以文传”的千古佳话。
②“万顷波平”极写洞庭湖水平如镜、波光粼粼的壮阔景象,而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也写出了大江之上水气弥漫、波光星光交相辉映的美景,并借“ , ”写了与友人泛舟茫茫的江面、任凭小船从流飘荡的自在与畅快之情。 ③“啸”作为一种歌吟方式,可以随心所欲地吐露一派风致,一腔心曲。吟啸之俗较古老,历史上的魏晋时期多有名士之啸,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也曾“ , ”,表达自己归隐田园的愉悦之情与闲适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