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新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检测: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检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蠖被保留,而浅色桦尺蠖被淘汰,说明控制黑色的基因的基因频率上升,控制浅色的基因的基因频率下降,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A不符合题意;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说明控制矮秆和抗病的基因的基因频率上升,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不符合题意;杂合高茎豌豆连续自交,没有自然选择的作用,虽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但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C符合题意;青霉菌通过辐射诱变产生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不符合题意。

17.下图是有关遗传和生物进化原理的概念图,结合此图,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是自然选择,②是种群基因频率,③是生殖隔离 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它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③,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③的根本原因 D.种群中②的改变一定会导致③的出现 答案 D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是自然选择,②为种群基因频率,③是生殖隔离,A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基因库的差异到达一定程度后,才会产生生殖隔离,而地理隔离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C正确;种群中②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导致生物进化,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新物种的形成),D错误。

1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具有随机性 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只有有利变异才是进化的原材料

答案 D

19.关于有性生殖在进化上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现了基因重组 B.提高了繁殖速率 C.加快了进化的进程 D.丰富了变异的原材料 答案 B

解析 真核生物出现以后,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了。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这就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多细胞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不断增多。

2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B.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也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抗生素的使用诱导细菌产生了抗药性,使细菌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D.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型,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抗生素对不同抗药性细菌进行定向选择,使细菌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C错误;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错误。

21.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的金鱼选种经验是: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分数缸饲养”相当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B.“逐日去其不佳者”是指对金鱼进行人工选择 C.“自然奇品悉具”是金鱼发生定向变异的结果 D.这种人工培育金鱼方法属于杂交育种 答案 B

解析 分缸饲养相当于地理隔离,A错误;“逐日去其不佳者”是指对金鱼进行人工选择,B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该育种方法称为选择育种,D错误。

22.下列有关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及协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其进化理论的核心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地进化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的种内斗争属于协同进化

答案 D

解析 协同进化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发展和进化,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属于同种生物,它们之间的种内斗争不属于协同进化,D错误。

23.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答案 B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深色表型频率在深色熔岩床区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

24.19世纪70年代,10对原产于美国的灰松鼠被引入英国,结果在英国大

量繁殖、泛滥成灾。对生活在两国的灰松鼠种群,可以作出的判断是( )

A.两者尚未形成两个物种 B.两者的外部形态有明显差别 C.两者之间已经出现生殖隔离 D.两者的基因库向不同方向改变 答案 D

25.达尔文明确指出人类可能与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但从染色体数目看,人类23对、黑猩猩24对,让人对达尔文的学说产生怀疑。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2A和2B)经拼接与人类2号染色体相似,据此提出融合假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融合假说成立,在共同原始祖先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人和黑猩猩的形态差异较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融合假说说明染色体变化是新物种形成的直接原因 D.DNA分子杂交能为融合假说提供证据 答案 C

解析 若融合假说成立,则在进化过程中,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2A和2B)经拼接形成了人类2号染色体,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A正确;达尔文明确指出人类可能与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则两者的形态差异较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2A和2B)经拼接和人类2号染色体相似,因此可利用人类2号染色体上的一条DNA单链检测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上(2A和2B)的DNA分子,故DNA分子杂交能为融合假说提供证据,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6.(8分)下图中的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的变异,箭头线上有两条短线代表被淘汰的变异个体。

请根据此图解完成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问题:

(1)此图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解中为什么有的箭头被淘汰?___________________。 (3)图解中画出的未被淘汰的箭头综合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在生存斗争中,不利于生存的变异个体在斗争中被淘汰

(3)说明在生存斗争中适于生存的变异个体被保留,并通过逐代遗传而不断积累加强(说明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解析 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变异,箭头有多个方向,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箭头线上有两条短线表示淘汰的个体,没短线的箭头就是保留的个体,保留的变异只有一个方向,说明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有的变异个体被淘汰,说明其不能适应环境,是不利变异。在生存斗争中适于生存的变异个体被保留,并通过逐代遗传而不断积累加强。

27.(14分)如图为地雀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其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相互交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存在生殖隔离的地雀类型是____________。

(2)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

据表分析,种群________的遗传多样性高,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

(3)简述若干年后,小岛上由地雀B进化为地雀C的过程。_____________。 答案 (1)A与C和B与C

(2)甲 甲种群的基因型种类比乙种群多 30%

(3)小岛上环境的自然选择导致种群B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与原种群B之间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C

解析 (1)生殖隔离指不同物种不能交配,或者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相互交配,存在生殖隔离。

2020新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检测: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检测

蠖被保留,而浅色桦尺蠖被淘汰,说明控制黑色的基因的基因频率上升,控制浅色的基因的基因频率下降,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A不符合题意;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说明控制矮秆和抗病的基因的基因频率上升,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不符合题意;杂合高茎豌豆连续自交,没有自然选择的作用,虽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但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C符合题意;青霉菌通过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y60u2il249sc9l3ppnv1xep036fc30199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