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8章 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课后复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为什么一个发生亏损的厂商选择继续进行生产而不是关闭? 答:一个发生亏损的厂商选择继续进行生产而不是关闭的原因在于:此时的价格仍然大于平均可变成本,但小于平均成本。具体来讲:
(1)厂商发生亏损是指总收益TR小于总成本TC,此时,如果总收益TR仍然大于可变成本VC,厂商继续生产将会弥补VC,并且可以弥补一部分的固定成本FC,弥补量是TR?VC,从而使损失最小化,因此在短期内,厂商不会关闭而是继续生产。
(2)停止营业点是指一个已经投入生产的企业,在生产中总有这样一点,当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大于这一点所代表的产量时,仍可以继续生产,小于这一点所代表的产量时,就只好关闭。
一个已经投入生产的企业是否必须关闭的条件不在于它是否盈利,而在于它关闭后的亏损与生产时的亏损哪种情况更大。如果关闭后的亏损比生产时的亏损更大,则应继续生产;如果生产时的亏损比关闭后的亏损更大,则必须关闭。实际上关闭后也是有亏损的,其亏损就是固定成本。因此,是否关闭就视生产时的亏损是否大于固定成本而定,若不大于,就可继续生产,若大于,就必须停止营业。企业的停止营业点可用图8-4说明:图中N点即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就是企业停止营业点。
图8-4 停止营业点
(3)当市场决定的价格为P2时,均衡产量为Y2,恰好等于N点所表示的产量。这时,总亏损为面积BFJN,即等于总固定成本。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话,则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弥补。如果厂商不生产的话,厂商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是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
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2.解释为什么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不是行业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答:(1)供给曲线是指每一可能的价格下厂商将生产的产量。供给曲线有短期和长期之分。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在短期,企业生产规模固定不变,厂商通过选择产量水平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将增加产量直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但如果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它则会不生产。因此一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位于最小平均可变成本点之上的部分)。
(3)但在长期,厂商无固定成本,成本全部是可变的。由于厂商能够调整生产规模,进入或退出某一个行业,因此厂商可以把生产规模调整到使短期边际成本与市场价格相等的水平上。随着长期价格的变动,厂商逐渐变动自己的要素组合来最小化其生产成本。所以,长期供给曲线是厂商不断从一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向另一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调整的结果,而不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位于最小平均总成本的点之上的部分)。此外,在长期,每个厂商利润都为零,因此任何位于MC?AC的产出水平都是不可行的。
3.在长期均衡时,行业中所有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为什么?
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行业没有任何的进入和退出障碍。因此,在实现长期均衡的动态过程中,如果行业有正的经济利润,就会有厂商进入。新厂商的进入使得行业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均衡价格下降,从而使得行业中厂商的经济利润下降。而如果大量厂商的进入使经济利润为负,必然会促使一些厂商退出该行业。因此,最终的平衡状态必然是行业中所有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从而没有厂商进入或者退出行业。
部分厂商比其他厂商的会计利润更高,是因为他们能够获得比较便宜的资源,如果考虑机会成本,即它并不自己生产而是把这些资源以更高价格卖给其他厂商的收益,那么厂商的经济利润同样也是为零的。因此,只要厂商所在的行业是竞争性的,那么长期中其经济利润一定为零。
4.经济利润和生产者剩余有什么不同?
答:经济利润与生产者剩余之间的差额就是生产的固定成本FC。具体来讲:
(1)经济利润是指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超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所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的一种收益,它等于总收益TR与总成本TC之间的差额,即TR?TC。
(2)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SMC曲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8-5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其原因在于:在生产中,只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厂商进行生产总是有利的。这时,厂商就可以得到生产者剩余。
图8-5 生产者剩余
(3)在短期内,由于固定成本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总边际成本必然等于总可变成本。因此,生产者剩余也可以用厂商的收益和总可变成本的差额来定义。
总之,生产者剩余可以用厂商的总收益TR和总可变成本TVC的差额来定义,即
,即TR?TVC。而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总可变成本加上总固定成本)
TR?TVC?TFC。所以,经济利润与生产者剩余之间的差额就是生产的总固定成本TFC。
5.当厂商知道在长期它们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它们为什么还进入这个行业? 答: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实现长期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在长期均衡时,厂商得到的经济利润为零,而在短期内可能有相当的利润。厂商进入行业是无成本的,因此厂商的收益依赖于他所能获得的短期利润。
长期均衡概念反映厂商行为的方向,即在当前的行业条件下,是进入还是退出行业,是增加还是减少投入,先进入某一有利可图的行业的厂商比后进入的厂商可赚取更多的利润,先退出某无利可赚的行业的厂商可节省很多资金。因此,最终经济利润为零的长期均衡并不会影响厂商进入行业。
(2)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所以,零经济利润并不意味着厂商经营不好,而是表明厂商所在的行业是竞争性的。获得零经济利润的厂商没有必要退出该行业,因为零经济利润表明厂商的投资获得了正常利润。当然,投资者都希望获得正的经济利润,正是这一点激励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6.在20世纪初,美国有许多小的汽车生产厂家,20世纪末仅有三家大的厂家。假设这种情况不是反垄断法实施不力的结果,你怎样解释汽车制造厂家的数量减少?(提示:汽车行业的固有成本结构是怎样的?)
答:汽车制造厂家的数量减少与该行业的性质和成本结构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垄断指某些行业或部门为了有效生产而只需要少数几个生产者或厂商的市场状况。这种行业可能始终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若由多家厂商生产将产生较高的平均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自然垄断的形成,使得少数几个大规模厂商能够依靠自己的规模经济来降低生产成本,使得规模经济的益处由该厂商充分加以利用。
(2)汽车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总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汽车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大而下降,具有规模经济。规模比较大的厂商能够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销售其产品。在长期中,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厂商必然会面临无利可图的市场价格,从而退出行业。因此,在长期中汽车制造厂商数量会下降。在一定的产量水平下,规模经济效应会趋
于消失,从而最终结果是行业中不只存在一家厂商。所以,自然的选择是较少的企业(比如题中三家大的厂家)以较低的平均成本,生产较多的产量,享受规模经济。实际上,长期以来汽车行业由于固定的成本结构形成自然垄断。
7.某行业是完全竞争的,该行业的每个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如果产品价格下降,没有厂商可以生存。你同意还是不同意这种认识?讨论一下。
答:不同意这种观点。原因如下:
(1)如果产品价格下降,所有厂商将会遭受经济损失。短期内,如果价格下降到总成本之下,可变成本以上,那么部分厂商将会降低产量并继续生产。因为短期内厂商的收益取决于短期利润,即短期收益与短期成本之差。而行业中厂商的短期成本是不同的。因此,只要价格不低于所有厂商的短期平均可变成本,从而短期内就总有厂商不会退出行业;只要价格不低于所有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就总有厂商可以获得正的经济利润,从而不会退出行业。
(2)在长期均衡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得不到超额利润。当产品的价格下降时(由需求缩小引起的),长期均衡将被打破,会引起部分厂商退出该行业,由于部分厂商的退出,使该行业的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会上升到原来的水平,恢复到原来的价格水平时,留存下来的厂商又达到新的均衡。
因而不能说当价格下降时,没有厂商可以生存。
8.对音像电影的需求增加也可以增加演员的薪水。解释电影的长期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还是向上倾斜的。
答:电影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取决于行业的成本结构,即需求量增加与减少对投入要素价格的影响程度,投入要素价格是厂商为生产过程而必须进行的支付。
如果演员的数量相对不变,随着音像电影需求的增加,为了邀请演员拍摄电影,必须支付更多的薪水,这使得音像电影行业的成本增加。因此,音像电影行业是成本递增的行业。在一个成本递增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9.电影的产出要总能使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化。对还是错?试解释。 答:错误。其原因是:没有区分厂商生产的长期与短期决策。
在长期,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的生产决策将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在长期,厂商会调整其资本和劳动投入组合,因而平均成本总是最小的。此外,自由进入与退出使得价格调整到等于最低平均成本的水平。
在短期,厂商的产量不一定是最优长期产量。因此,如果一些生产要素是固定的,厂商并不总是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的那一点进行生产。如图8-6所示。短期最优生产水平大于长期最优生产水平,所对应的产量并不是使长期成本最小化的产量。
图8-6
10.在具有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的行业,能存在规模报酬不变吗?
答:在具有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的行业,存在规模报酬不变。分析如下: 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一定比例的投入要素的增加导致产量同比例的增加。但是,当所有的企业增加投入要素的使用量时,一些投入要素的价格会上升,因为它们具有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比如,生产需要用到一些稀缺的资源,当产量增加时,投入要素的成本会上升。此时,双倍的投入依然可以有双倍的产出水平,但是由于要素价格上升,生产成本的上升将超过两倍。在这种情况下,该行业就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行业,它具有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因此,一个行业可以同时具有规模报酬不变和一条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
11.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必要假设有哪些?根据本章所学,解释为什么这些假设都是重要的。
答: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1)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 ①价格接受者。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任何单个个人和厂商都不能对市场施加看得见的影响,都是市场价格(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被动接受者。
②产品同质。所有的生产者提供的都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产品。 ③自由进入与退出。厂商进入和退出市场不会有特别的成本产生。 (2)这些假设都非常重要的原因
①价格接受者和产品同质假设保证了单一市场价格的存在,使市场供求分析变得有意义;决定了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等于价格的一条水平线,从而决定了短期均衡条件MC?P。因为每一产品的市场价格既定,而且产品同质,厂商不可能通过产品差别化来竞争,只可能以相同的市场价格提供同质的商品,所以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市场价格,即MR?P,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MC?MR条件变成了MC?P。
②自由进入和退出假设影响行业的供给与价格,决定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长期均衡条件P?LMC,使长期中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③这些假设保证了每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竞争性市场中的激励机制同样迫使生产者高效率地组织生产,否则“优胜劣汰”的法则使其不能生存下去。同样,这些激励机制将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将这些创新最佳地使用于企业生产活动中,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12.假设一个竞争性行业面临着需求的增长(即曲线向上移动)。一个竞争市场保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