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重点]法理学重点笔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法律关系的内容本资料来源于贵-州-学-习-网 资格考试司法考试 WWW.GZU521.COM

(1)、法律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一个完整的法律权利的结构,其内容实际上是三种权利要素——自由权、请求权和诉权的统一。

(2)、法律义务。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

4、法律关系客体

(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也称权利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之—。 (2)、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主要包括物、人身、精神产品、行为结果。 5、法律事实

(1)概念。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2)种类。法律事实依据它是否依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分为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前者不依主体意志为转移,如战争、生老病死;后者如犯罪行为、合同行为等。

(八)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1、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 (1)法律责任的涵义

在有些场合,法律责任的涵义相当于义务。在多数场合,法律责任的涵义,指的是行为人做某种事或不做某种事所应承担的后果。

(2)法律责任的特点:

?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即法律责任的履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3)法律责任的种类

?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国家赔偿责任;?违宪责任。 (4)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义务的关系

首先,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以否定的法律后果防止权利行使不当或滥用权利;其次,在权利受到妨害,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又成为救济权利、强制履行义务或追加新义务的依据;再次,法律责任通过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顺利实现的保证。

2、归责与免责

归责,也叫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

在我国,归责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及合理性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2).公正原则。 (3).效益原则。

(4).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指在设定及归结法律责任时考虑人的心智与情感因素,以期真正发挥法律责任的功能。

免责,也称法律责任的免除,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从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免责形式:

(1)时效免责。 (2)不诉及协议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

(4)因履行不能而免责,即在财产责任中,在责任人确实没有能力履行或没有能力全部履行的情况下,有关国家机关免除或部分免除其责任。

3、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是被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另一方面,法律责任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分类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二、法的运行 (一) 立法 1、立法

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广义上的立法概念,泛指一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狭义上的立法是国家立法权意义的概念,仅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即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法律的活动。立法是国家机关的专有活动和基本职能。

立法是法治的重要内容,制定完备而良善的法律是进行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2、立法体制 (1)立法权限

(2)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同时又是多层次的。

3、立法原则

(1)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 (2)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 (3)民主立法原则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4、立法程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程序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即法律议案的提出,法 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

(二) 执法与司法 1、法的实施和实现 (1)涵义

法的实施,是指法是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法的实现,是法律在现实生活中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应然状态进到实然状态。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大体上指的是同一个事情。前者侧重过程,后者侧重于结果。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守法;执法;司法。

2、执法 (1)涵义

狭义的执法,或法的执行,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公员依法 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2)执法的特点

?执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

?执法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目前在我国,执法主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二类,是各级政府中的行政职能部门。

?执法具有国家强制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过程同时是行使执法权的过程。 ?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执行法律既是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社会管理的权力,也是它对社会,对民众承担的义务,既是职权.又是职责。

(3)法的执行基本原则

?依法行政的原则。?讲求效能的原则。 3、司法

司法,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1)司法的特点

?司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 律的专门活动,具有国家权威性。

?司法是司法机关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的活动,具有国家强制性。 ?司法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及合法性。

?司法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和决定书等。 (2)司法的原则

?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当代中国的司法体制 (1)司法体制的含义

[重点]法理学重点笔记

3、法律关系的内容本资料来源于贵-州-学-习-网资格考试司法考试WWW.GZU521.COM(1)、法律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一个完整的法律权利的结构,其内容实际上是三种权利要素——自由权、请求权和诉权的统一。(2)、法律义务。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y1yp8h2qz1xep036fj71ujtp7zr5k019h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