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微专题_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图像分析学案及
训练
知识梳理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问题常以图像题的形式出现,在相关图像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能出现的物理量有物质的量、浓度、压强、时间等。这类问题要按照“一看、二想、三判断”这三个步骤来分析解答。 (1)“一看”——看图像
①看面:理解各坐标轴所代表量的意义及曲线所示的是哪些量之间的关系。
②看线:分清正反应和逆反应,分清突变和渐变、小变和大变;理解曲线“平”与“陡”即斜率大小的意义;理解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归纳出规律。若图中有拐点,可按照先拐先平的规律,即较早出现拐点的曲线所表示的反应先达到平衡,对应的温度高、压强大。
③看点:理解曲线上点的意义,特别是某些特殊点,如坐标轴的交点、几条曲线的交叉点、极值点、转折点等。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 ④看辅助线:做横轴或纵轴的垂直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⑤看量的变化:弄清楚是物质的量的变化、浓度的变化还是转化率的变化。 (2)“二想”——想规律
如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等。 (3)“三判断”——利用有关规律,结合图像,通过对比分析,做出正确判断。
强化训练1.(2019·天津期中联考)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1.(2019·天津期中联考)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t min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反应开始到10 min,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9 mol·L1·min1 C.反应开始到10 min时,Y的转化率为79%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2Y(g)
3Z(g)
-
-
答案 C
解析 到10 min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错误;反应进行到10 min时,X、Y均减少了0.79 mol,Z增加了1.58 mol,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0.79 mol化率为×100%=79%,C正确。
1.00 mol
2.(2019·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一期末)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使反应SO2(g)+NO2(g)
SO3(g)+NO(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
0.79 mol--
=0.039 5 mol·L1·min1,
2 L×10 min
2Z(g),B、D错误;反应开始到10 min时Y的转
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答案 D
解析 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保持不变,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A错误;a到b时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B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但正反应速率增大,说明体系温度升高,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因为反应一直正向进行,且a~c段正反应速率一直在增大,故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D正确。
3.(2020·黄冈浠水实验中学期中)鱼浮灵是一种化学增氧剂,主要成分为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分别在等体积双氧水中加入少量Na2CO3、NaCl和NaOH固体探究鱼浮灵增氧原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对H2O2的分解有促进作用 B.加入NaCl后溶液溶解氧变化不明显 C.H2O2分解随pH增大而持续加快 D.鱼浮灵使用时应根据pH控制投放量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加入Na2CO3后水中的溶解氧增多,故说明加入Na2CO3后促进了H2O2的分解,故A正确;在双氧水中加入氯化钠后,溶液中溶解氧不变,即加入氯化钠后对双氧水的分解无催化作用,故B正确;根据双氧水加NaOH固体图可知,随着溶液pH增大,溶解氧先增大后减小,故双氧水的分解并不是随pH的增大而持续加快,故C错误;根据双氧水加NaOH固体图可知,溶液pH对鱼浮灵中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有影响,故应根据溶液的pH来决定鱼浮灵的投放量,故D正确。
4.(2020·金华一中高一月考)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3+3HSO3
-
-
+
+
-
-
-
===3SO2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如图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4+Cl+3H。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v-t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t1~t2时间内ClO3的物质的量的减少量 B.纵坐标为v(Cl)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所致
D.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答案 A
+
-
-
第六章微专题_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图像分析学案及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