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30: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国纪元-2019年精选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30: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国纪元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新年伊始,逆全球ft=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从美国宣布退出TPP到英国启动脱欧程序,反全球化的呼?似乎正被逆全球化的声浪所淹没。如何有效应对逆全球化之势,充分发挥第二大经济体的作用,是我国当前必须直面的严峻课题,更是时代契机。从反全球化到逆全球化的渐变让中国迎来了引领全球化的百年一遇的战略机遇;英美启动的从区域贸易协定回归双边贸易谈判给中国主导全球经贸规则的制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缘;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回归给中国价值链攀升创造了契机。2030年如何才能成为引领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国纪元年,需要顶层战略设计,更需要学界建言献策。

中国引领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与机遇

近年来,受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逆全球化浪潮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全球,并影响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速度。中国和平发展的政治和经济格局正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但是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从反全球化到逆全球化的中国战略机遇。英国脱欧、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现象”、欧洲右翼民粹政党的崛起、一些国家民粹主义思潮泛滥,这些被许多专家称之为“去全球化”或“逆全

球化”的现象,其实是全球化进入新时期的表象。

21世纪全球化明显不同于20世纪全球化,其呈现三大趋势:南部新兴工业化国家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有力推动者;发展力量由大都市的机构转向发展中国家;在自由化市场中,国家的成长变得更为协调,这将共同形成一个多元发展的时代(彼得斯,2013)。具体表现在生产的全球化、全球新型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就业机会的全球化等方面(佟家栋、刘程,2013)。伴随着发达国家在全球生产和收入中比例的迅速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出现了不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变化。随着新兴经济体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向多方向拓展:经济全球化既可以双向展开,即从新兴经济体流向发达国家或者反流,也可以在不同新兴经济体间流动,影响各自的经济。于是,以往全球化的美国化特征逐渐被多方向和多中心所代替(Das,2011:3),美式全球化体系正在走向终结(王湘穗,2014),反全球化趋势越演越烈。

反全球化运动兴起于全球化进程之中(刘金源、李义中、黄光耀,2006:60)。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进程始于16世纪地理大发现引发的早期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但全球范围内的反全球化运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国际经济组织的抗议浪潮。可以说,反全球化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产物,是全球化的另一面(李丹,2004:24)。20世纪末,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反全球化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进入21世纪,反全

球化示威活动的加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庞中英,2001),此后金融危机则加剧了全世界的反全球化倾向(朱虹,2011:49)。时至今日,世界金融危机后经过多年的调整,全球经济并未迎来理想的复苏,相反却陷入了持续的结构性低迷,并显露出逆全球化之势(陈伟光,2016)。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到2035年人均GDP将比现在减少23%

(Hillerand.2010),经济全球化指数则不可能呈延续上升态势(图1),将会逐渐回落,甚至可能出现拐点。

从反全球化到逆全球化,主体发生了变化。反全球化思潮或意识形态是以跨国公司和美国的经济文化势力为主要靶子(时殷弘,2001:16),反全球化的力量既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既有政府层面的反全球化情绪,也有民间的反全球化活动;既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亦有大众的游行示威。而掀起当下逆全球化浪潮的是发达国家:英国脱欧、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现象”、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法国等欧洲国家右翼政党力量上升,等等。逆全球化倾向集中暴露了发达国家主导下传统全球化的诸多弊端,引起的矛盾和冲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储昭根,2017:28),为中国努力成为推动实现“新全球化”的先行者、实践者、引领者(胡鞍钢、王蔚,2017)提供了契机。 从区域协定回归双边谈判的中国区域合作机缘。全球化的逆转也正影响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美国和英国正试图从区域贸易协定回归双边贸易谈判。2017年1月23日唐纳德-特朗

普就任美国总统后旋即签署了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宣布可能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特朗普政府似有让美国从区域贸易协定退回到双边贸易谈判之意。3月29日英国驻欧盟大使巴罗向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呈交首相特里莎?梅签署的脱欧信函,英国政府引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与此同时,受目前的欧盟成员国身份限制,英国尚无法对外商签贸易协定,但其与相关经济体的前期磋商工作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例如,继1月27日美国特朗普总统和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讨论了如何启动双边高层论坛为美英自贸协定谈判奠定基础之后,4月14日美国国会研究服务中心(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尽管英国脱欧过程可能会使美英自贸区正式谈判两年后才能启动,但是各级政府,包括许多国会议员对此有很高的兴趣,提议双方可以先进行非正式商谈(Akhtar,2017:21)。 多年来,贸易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共同致力于区域和全球贸易体系的建构就是要让商品和服务的国际流动受制于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区域贸易体系允许其成员间通过符合相关的原产地条款而分享生产,从而促进协约国的价值链形成,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双边贸易协定则无法复制类似效应。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作为一种俱乐部形式,俱乐部成员越多,收益也就越大(Ahrens et al.,2005:418);同时,规模经济和正网络外部性也随着成员的增多而出现。21

世纪正在进入区域贸易协定的新时代,其特征是更大的贸易协定将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可观的效益。这些贸易协定将试图通过消除过去世界贸易组织(WTO)未涉及到的贸易壁垒而将全球贸易带入21世纪(Erixon,2013:1)。实证研究结果还表明,区域贸易协定优于非区域性的贸易协定(Zissimos,201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同样证明,贸易交往的区域越广,分工的范围就越大,从国际贸易中的受益就越多。双边贸易协定无法简单复制区域和多边协定的效应,反而会使区域和全球价值链割裂。 尽管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一系列举措,包括退出TPP以及可能重谈NAFTA,能够产生的经济影响相对还是有限的,但系统性的影响将难以预估。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举措,与特朗普政府威胁将对中国和墨西哥征收惩罚性关税等做法是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对既有多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否定,更是对美国自二战后赖以构建经济秩序的核心原则的背离。更为重要的是,退出TPP意味着美国战略的转折:“是对TPP一些成员进一步开放的打击,是美国书写国际商务规则机会的丧失,是美国对其创造且引领的全球经济体系的错误转身。”(Armstrong and King,2017) 同样,英国脱欧表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1957年3月25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标志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起点。然而,整整一个甲子后,2017年3月29日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尽管英国当年在是否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问题上本来就显得犹豫不决,尽管英国就是否脱欧的

2030: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国纪元-2019年精选文档

2030: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国纪元【文献标识码】A2017年新年伊始,逆全球ft=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从美国宣布退出TPP到英国启动脱欧程序,反全球化的呼?似乎正被逆全球化的声浪所淹没。如何有效应对逆全球化之势,充分发挥第二大经济体的作用,是我国当前必须直面的严峻课题,更是时代契机。从反全球化到逆全球化的渐变让中国迎来了引领全球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xzgu1d63t7e16g2f5026bod04q32p00ox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