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路历程】中专生MBA 考研经历 1979年我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农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为了尽可能的使紧把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家里一共种了6个人的地,父亲常常利用农闲作点小买卖,大多数时间都是母亲像一头黄牛样,忍受风吹日晒在田地里劳作。老家镇上有一个国营小厂,里面的工人过着敲钟上班,按月发钱的悠哉生活。我父亲自打我小时就通过教育我选择是穿草鞋还是穿皮鞋的方式,鼓励我能够跳出农门,脱掉农皮,成为镇上吃国家饭的工人。 跳出农门的信念一直是我父亲支持我读书的最大动力。而我也不负众望,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刻苦学习,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两名的位置,领回的大大小小的奖状贴满了我家堂屋最显眼的那道土墙,现在我仍清楚记得初中时期晚上熬夜看书,为防止看书睡着,冬天用冷水毛巾敷脸的点点滴滴。梅花香自苦寒来,中考的时候,我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位于重庆的一所部级重点中专,同时也以超重点线40分的成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全国重点中学简阳中学。这一年是1994年,我刚满15岁。是选择读简中还是去重庆读中专,成为一个选择。考虑到中专生是包分配的,考大学在那个年代也不容易,而中专生一毕业就可以成为国家的人。我父亲帮我选择了一个令我终生懊悔,但也相信是当年无数农村家长会作出的选择--放弃读高中,选择读中专,早点端上铁饭碗。为此父亲在家里大摆宴席,庆祝我成为全生产队第一个考出去的秀才。
就这样,我带着无数同龄的人艳羡,懵懵懂懂的来到了重庆,一个灯红酒绿的城市,学习会计。而与我同行的大都是,各个地区农村中学的佼佼者,一群同样怀着跳出农门梦想的寒门学子。也就是这一年,我终于知道,全国最好的大学一所是北大另一所是清华,也是第一次清楚知道同样都是作为读书考出农村的,大学是高于中专的。很多年以后,当我看到 “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一个人的素质〞这句话,不胜感慨。
我们这个时代的中专生,不可谓不倒霉。试问94年初中考中专的,哪一个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而一到毕业的时候却因高校扩招,考大学门槛大大降低而凤凰变成乌鸦,试想如果大学生都不稀奇了,谁还稀罕你一个中专生。莫少聪曾演过一部电影叫?清朝的最后一个太监?,而我感觉自己就真的像戏中那个在清朝垮台前
一天才阉割进宫的小太监。毕业这一年,香港回归,我初中时一同考中专落榜的同学考上川大,而我中专毕业却面临失业的危险。
临近毕业前夕,父亲四处托人,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远房亲戚,通过关系找到了一家同意接收的国有企业,虽然这家单位已濒临破产。而因为中专生的关系,我毫无悬念地被当成工人分到了车间当一名化验工〔公司规定97年分配的学生,大专以上的学生都分到车间或机关办公室工作〕,我领到的第一份工资是149元,同期工作的大专生是198元,本科生是222元。从毕业报到的那一天起,我就明白了自己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只是一名中专生,一个最底层的工人,与那些大学生-真正的天之骄子是两个阶层。
这个认识是一个很令人不堪的过程,巨大的反差,导致我在最初的时间,无数次梦回校园,重拾课本读起了高中,而巧的是每每因为参加高考的那一天,要么忘了带笔,要么忘了带准考证而惊醒。怀着改变自身生活处境的目的,我继续开始中专期间未完的专科自考,继而取得成人教育本科学历。在此期间,有一年因为公司5月份新成立了一家子公司需要会计,而新分来的大学生8月份以后才会到〔公司规定只有大学生才能从事管理工作〕,我捡了一个漏,通过一次偶然的时机,以中专生的身份开始从事这个单位的会计工作。在从事会计工作以后,身边的财务人员大多都是大学毕业,因为学历的原因,一直感觉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哪怕你自考了专科甚至本科。
由于出身自认低人一等,要想获得相同的成功就注定,必须得比别人付出得更多,别人付出是为了成功,而我努力付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在会计队伍中站稳脚跟,不被单位退回车间,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工作是我与他们比拼的唯一法宝。我在取得本科学历以后,又先后通过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审计师、经济师、高级会计师的资格考试,成为公司300多个会计人员中,少数几个拥有数个专业资质的人员。由于工作努力,态度端正,踏实肯干,我连续数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个人和业务能手。无心插柳柳成茵,随着公司的高速开展,我逐渐在公司受到重用,先后任数个公司的财务科长,并于2007年升任事业部财务总监,成为集团最为年轻的中层管理干部之一。
在公司做海外私募及帮助下属公司到香港上市期间,我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多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一口流利的英语,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时的我,手下已有一帮大学生出身的会计,由于工作阅历的不断丰富和专业资质的不断取得,也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仅仅满足于在会计行当里站稳脚的年轻后生,我也希望能与这些优秀人才为伍,于是乎成为职业经理人成了我人生新的目标,去大学深造的想法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2021年9月份在通过了会计高级职称考试以后,我决定考研,因时间关系,我决定考性价比拟高的西南交大工商管理硕士。以中专生的老底子,去考研,这无疑是一个相当疯狂的决定,而更疯狂的是,这时离2021年1月的全国研究生统考时间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这个决定,也因此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对。10月中旬,我抱着试一试,为来年打根底的初衷,瞒着家里人,参加了在**大学的考研培训机构补习班。
我知道自己参加补习的时间太晚,按常规学习方法时间肯定不够用。于是我制定了严格的学习方案。按网校老师说的每一科学习所需时间,进行倒算,前期精力主要放在数学和英语上,英语主要是背单词,后期补逻辑和写作。通过倒算,我计算出每一天的学习时间需超过8个小时。每天早上我7点起床,背一小时单词,坚持走路上班,在路上再背半小时单词。每天下午5点下班以后,到晚上12点钟,除吃饭半小时以外,其余都是学习时间。由于没有读过高中,数学是我的短板,毕业14年以后,重拾数学课本,感觉特别费力。复习期间,我花在数学上的时间是最多的。背单词成为我学累数学后的唯一消遣。由于我住在郊区,每周末都需要开车去**大学上课,为了把缺乏的时间补回来,我在等红灯的时间背数学公式〔由于一心两用,注意力不集中,有两次差点和别的车发生擦挂,不建议效仿〕;3岁的儿子发高烧住院,我一只手搂着儿子输液,一只手还拿着星火的词汇手册背单词,引来老婆大人的强烈不满。我几乎把所有能用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就这样连续三个月不曾休息一天。我估记如果再多一个月这样的生活,自己多半会疯掉。
考研机构一共组织了四次模考,由于第一遍还没有复习完,我没有参加第一次和第二的模考,主要担忧对自己打击太大,因为我估记自己一、二次模考的成绩不会超过100分。第三次模考,我刚把第一遍的四科复习拉通,半生不熟地参加考试